大家都知道欠債還錢的道理,不過,還真有些人拿著銀行的借款不當回事,昨天,北京銀行業協會公布了一份京城房貸、車貸失信者統計資料,而這些資料將被京城16家中資銀行共享。
北京銀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兩三年,京城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汽車貸款不良率出現了攀升,去年10月,中行、建行、工行等16家中資銀行聯手建立了“信用信息共
享系統”,主要收集風險類和關注類兩種客戶資料。
風險類客戶包括提供虛假貸款申請資料的、按月還款時連續三個月未還的,無力或拒絕還貸的客戶;關注類客戶主要是指在三個月內申請兩次以上貸款的,有證據表明,借款人是代他人申請貸款的,在十二個月內發生四次以上延期還款的客戶。
此次北京市銀行業協會公布的資料顯示,在北京,風險類房貸有2277筆,涉及2167人,風險類車貸3404筆,涉及3301人。關注類房貸有747筆,涉及709人,關注類車貸738筆,涉及400人。
在這個系統中,60年代出生的人占的比例最大,占所有不良貸款筆數的39%。系統中的資料包括客戶姓名、身份證號碼、借款金額、所購房或車的型號、擔保人名稱等,已經在16家中資銀行共享,他們首先會受到“欠債不還,再借太難”的待遇,另外各家銀行還會出臺一些措施對他們進行處罰。
欠貸編后
據這個協會透露,很多人之所以欠錢不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和開發商出現了糾紛,因此以不還銀行貸款的方式向開發商施壓。北京銀行業協會表示,他們支持業主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但是采用不還錢的方式,既違反了《借款合同》的約定,也無助于問題的解決,最終的后果是給業主帶來長期的信用損失。
《第一時間》播出時間:
經濟頻道每周一至周五7:00---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