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境內人民幣業務全面開放換來互利共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 02:10 金融時報
寫在我國向外資銀行全面開放境內人民幣業務一周年之際 記者 李倩 對于中國的銀行業來說,12月11日具有特殊的意義。從一年前的這一天起,外資銀行從期待到欣喜,中資銀行從忐忑到平靜。中國政府兌現了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我國向外資銀行全面開放了中國境內公民的人民幣業務,在承諾基礎上對外資銀行實行國民待遇。中國的金融市場由此進入中外資銀行同臺競技的時代,中國的金融業也由此進入了新紀元。 一年后的今天,隨著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發生的這一歷史性變化,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機構數量和業務規模迅速增加,與中資金融機構廣泛開展了業務合作和股權合作,已成為我國銀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面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承諾 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日起,中國銀行業向外資銀行開放了對所有客戶的外匯業務;逐步將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從加入時的上海、深圳、天津、大連四個城市擴大到全國所有地區,部分城市的開放還比承諾的時間表提前了一年;逐步將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客戶對象從外資企業和外國人擴大到中國企業和中國居民。同時,逐步放松對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的限制,取消外資銀行人民幣負債不得超過外匯負債50%的比例;放寬對外資銀行在境內吸收外匯存款的比例限制;取消對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的非審慎性限制,在承諾基礎上逐步給予外資銀行國民待遇。 在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同時,中國銀行業還根據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需要,在承諾之外積極實施了一系列自主開放措施:積極支持和鼓勵外資銀行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提前向外資銀行開放了西安、沈陽、哈爾濱、長春、蘭州、西寧等城市的人民幣業務,放寬其在這些地區經營人民幣業務的盈利資格條件,為外資銀行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設立機構和開辦業務開辟了“綠色通道”,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審批其設立機構和開辦業務的申請;適時調整外資銀行營運資金政策,逐步減少經營本外幣業務的營運資金檔次,降低營運資金要求;允許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同步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 5年多時間,中國銀行業認真履行承諾,逐步取消對外資金融機構在華經營的各種行政性限制,平穩度過了加入世貿組織5年過渡期。 去年的今天,我國修訂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和實施細則,實施法人銀行導向的外資銀行監管政策。這在法律上既保證了國民待遇及時給予、維護了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又保護了中資銀行的發展、維護了審慎原則和金融安全,開創了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新時代。 在華外資銀行加速發展 穩定的開放預期和適時的政策調整推動了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的加速發展。來華設立機構、開展業務和投資參股的外資金融機構不斷增加。截至2007年7月末,在中國注冊的外資獨資和合資法人銀行業機構共23家,下設95家分支行及附屬機構;22個國家和地區的71家銀行在華設立了132家分行;44個國家和地區的188家銀行在華24個城市開設了239家代表處。 而最新消息顯示,首家外資農村金融機構———匯豐村鎮銀行將于近日在湖北省隨州開業,花旗、渣打等外資銀行也紛紛表示有意開拓中國農村金融市場。匯豐銀行有關負責人更表示,2008年還將在內地農村設6至10家支行,未來兩三年內大約設立30家支行。 另外,外資銀行經營的業務品種超過100種;有65家外國銀行分行、21家外資法人銀行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50家外資銀行機構獲準從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在華外資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為1371.61億美元,約占中國銀行業總資產的2%。33家境外機構投資入股24家中資銀行,入股金額達204.82億美元。 外資銀行的進入豐富了中國銀行業市場的產品,強化了中國銀行業服務功能,改善了包括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在內的投資環境和市場環境,促進了中國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的發展。 外資銀行進入利大于弊 在國外金融資本加大進入中國市場力度的同時,外資銀行進入中國金融領域是否會對中國金融業產生重大沖擊,則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實踐證明,推進金融業改革開放是中國“富國強民”的正確道路;黨的十七大報告也指出要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改革開放。2001年,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已經簽署協議,作出了開放國內金融業的相關承諾。我們認為,這是一種“互利共贏”的發展方向,也是十七大報告所強調的觀點。 事實上,有一些外資銀行以設立分行或參股入股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但與國際上比較,外資銀行在中國銀行業整體所起到的作用還是相對比較小。因此,周小川指出,在現階段,我們不認為外資銀行會對中國銀行業產生過大的副作用;與此相反,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通過相互競爭,為客戶提供服務,創造不同的金融產品。通過競爭機制改進了金融服務,降低了金融運行的成本,減少了金融系統的壞賬,從這些方面看,其所產生的正面效果要明顯地大于可能產生的負面沖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沒有負面沖擊的可能,對此,我們不要事先下結論,而是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同時做出一些有效的設計,使當前這種互利共贏的開放格局保持“利大于弊”。 積極調整自我迎接挑戰 經過幾年來的改革發展,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穩步發展,資產總規模由十六大前的12.5萬億元增加到目前的27.0萬億元,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已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境(海)內外上市,在公司治理和經營理念上發生了深刻變化,銀行綜合實力、資產質量、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工行、中行、建行、交行還成功實現了境(海)內外上市,并刷了新資本市場上多項紀錄。 通過股份制改革、強化監管,國有商業銀行已從幾年前的問題銀行,轉變為具有一定國際認知度的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四家銀行三大類七項改革監測指標已全面達到了《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及相關監管指引》提出的目標,其財務可持續能力、股東回報能力和風險抵御能力明顯增強,經營績效指標與國際平均水平的差距大大縮小。2007年上半年四家銀行平均總資產回報率和股本回報率分別達到1.10%和16.82%,基本達到了國際先進銀行的平均水平;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2.91%,不良貸款比率為3.23%,并不斷穩步下降;平均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達123.90%。 我國中小商業銀行也以國際先進銀行為標桿,以管理模式和流程再造為主線,以自主創新為動力,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07年6月30日,中小商業銀行總資產94863.92億元,占全部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19.33%;不良貸款率3.06%,比全部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低3.39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9.34%,比全部銀行業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高1.67個百分點。 中小商業銀行也積極推進銀行業引進境外機構投資者,截至目前,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120家城市商業銀行中分別有9家和10家按照自愿和市場化的原則引進了境外機構投資者,持有股份分別占全部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總股本的4.59%和4.17%。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進入,給有關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積極變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24家中資商業銀行引進33家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總額達205億美元。 銀行業國際聲譽不斷提高 我國銀行業通過改革、開放、加強監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國際聲譽不斷提高。 首先,資產質量明顯提高。銀監會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07年9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本外幣資產總額為50.6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3%。與此同時,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與比例繼續保持了“雙下降”的穩健態勢:我國境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2517.8億元,不良貸款率為6.2%。 其次,資本實力和充足水平顯著增強。2003年末,我國只有8家銀行資本充足率在8%以上,2007年6月末已上升到125家。資本充足率達標銀行的資產占全部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的比重,從2003年末的0.6%上升到了2007年6月末的78.3%。 同時,撥備水平逐年上升。2003年銀監會成立時,銀行業撥備缺口高達1.34萬億元,到2006年末已縮小到了4547億元。其中,2007年6月底,四家股改國有商業銀行平均撥備充足率已高達123.9%。 此外,盈利能力明顯增強。主要商業銀行稅前利潤從2002年底的364億元,增加到2006年底的2409億元。2007年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實現稅后利潤2544.3億元,相當于2006年全年利潤的84%。 當然,中資銀行的服務理念也在不斷更新,服務更具人性化,新產品、新業務層出不窮。 我國銀行業的對外形象和市場信心已今非昔比。一些國際媒體和機構對我國銀行業的看法,已從2002年的普遍不被看好轉變為積極、正面,今年7月份,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了全球1000家大銀行最新排名,31家主要的中資商業銀行全部入選,工行、中行分列第七和第九,這是中國的銀行首次進入前十名。截至9月末,在全球上市銀行市值前十大排名中,工行、建行、中行已穩穩占據三席,分別列第一、第五和第六位。交通銀行列第二十三位。與此同時,國際權威評級機構近年來也多次調高了對我國銀行業的評級,對我國銀行業監管環境的改善給予了積極的評價。這些看法和評級的變化,正是我國銀行業通過改革、開放和強化監管獲得大發展的真實寫照。 在對外開放中加強審慎監管 在逐步對外開放的同時,銀監會參照國際良好監管經驗與做法,不斷建立健全外資銀行科學審慎的監管體系和監管框架,加強非現場監管分析,有計劃地實施現場檢查,不斷提高外資銀行監管水平,促進外資銀行在華穩健經營。截至2007年7月底,在華外資銀行 在“引進來”的同時,我國商業銀行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截至2007年上半年,我國主要商業銀行在近3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110多家,海外總資產將近2萬億元人民幣。專家指出,在跨境監管協調方面,以及其他金融協調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可能多一些,但總的原理是一樣的。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