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軍 鄔紅艷
兩名臺灣人拿著“白卡”到浙江紹興的ATM機上取款,引起了當地警方高度關注。沿著線索,經過7個月苦心偵查,當地警方掀開了一起迄今為止紹興市公安破獲的涉案人員最多、涉案資金最多、影響最大的跨國跨境銀行卡詐騙案。
不久前,根據公安部部署,警方在8省市開展“銀行卡1號”專案收網行動。僅紹興警方便抓獲各類涉案人員146人,搗毀窩點24個,繳獲銀行卡1955張、電腦100多臺、汽車12輛、手機500余部、手槍1支,涉案的非法資金達10余億元人民幣。
ATM機里發現“白卡”,揭開詐騙案冰山一角
8月14日,在“銀行卡1號”專案指揮部,民警介紹,這么大的一樁案子,源于一個小小的細節。
去年11月22日,紹興市某銀行的工作人員在對市區的一處ATM機進行檢查時,發現機器里竟然卡著一張特殊的銀行卡。說它特殊,是因為普通的銀行卡正反面都噴有圖畫、銀行標識、VISA標志等信息,可是這張卡,除了一個數據條之外,正反兩面都是白色的。
這一情況立刻引起銀行和警方關注。11月26日,一名男子拿著一張“白卡”再次出現在市區解放路上的一處ATM機前。聞訊而至的銀行工作人員和民警立刻把該男子帶回派出所調查。
該男子交代,還有同伙住在紹興縣柯橋。民警隨即驅車趕往,成功將另外一人抓獲。在住房里,民警除找到了一沓白色空白銀行卡外,還繳獲了用于作案的讀卡器、電腦和手機SIM卡。
兩人交代,他們都來自臺灣地區,聽從一個叫“阿南”(化名)的臺灣人指揮到處取錢,然后存到指定賬戶里,他們幾乎每個星期換一座城市,目的是為了躲避警察的偵查。
民警說,就是這個案子,讓他們觸摸到冰山一角,開始了更大的偵查發現。然而,兩名取款人被抓后,平時都通過上網與底下取款的人聯系、具有高度反偵查能力的“阿南”,立刻銷聲匿跡。
民警認定,在巨大利益驅動下,“阿南”絕不會從此收手。果不其然,僅僅過了幾天時間,又發現了“阿南”的蹤影。
民警立即展開網絡偵查,同時調取銀行匯款、取款記錄,人員的出入境記錄等等。經過一個多月的偵查,民警基本查清了處在廣東中山市的“阿南”犯罪團伙和與“阿南”有往來的多個犯罪團伙的情況,還通過“阿南”發現了犯罪鏈的更高層——一個以吳某為首,專門提供詐騙技術的團伙。
查出257個犯罪團伙,面向韓國、泰國等國外民眾行騙
警方初步查明,這是一起由臺灣籍、韓國籍人員為主,吉林延邊籍朝鮮族人具體實施的,主要面向韓國民眾,同時涉及泰國的跨國、跨境銀行卡詐騙犯罪案件。涉案金額從剛開始偵查時的上千萬元、三四億元,發展到后來的10余億元。
由于案情復雜,2月14日,案件偵辦小組向浙江省公安廳作了專門匯報,并成立了“WK214”專案組。
當天,紹興市公安局抽調越城公安分局、經偵、刑偵等部門的骨干民警,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公安局長劉國富為組長,公安局副局長徐明法、越城公安分局局長章松青為副組長的專案組,指揮部設在越城公安分局內。
紹興市警方初步查明,詐騙犯罪團伙共257個,其中骨干人員358名,跨越吉林、遼寧、黑龍江、湖南、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10多個省區市,韓國、泰國、越南3個國家和臺灣地區。
案件層層上報后,引起了公安部經偵局的高度重視,4月16日,公安部將此案確定為“打擊銀行卡犯罪1號專案”。5月25日,公安部召集廣東、福建、山東、遼寧等8省市公安機關,在紹興舉行“銀行卡1號”專案集群戰役部署協調會。
3種方式實施詐騙,形成完整詐騙鏈條
“到目前為止,我們一共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146人。”越城公安分局副局長錢成根說,目前抓捕行動還沒有完全結束,同時對已抓獲的146名犯罪嫌疑人展開了調查詢問工作。從初步調查情況看,這些犯罪團伙有著明確分工,環環相扣,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銀行卡詐騙鏈條。
警方介紹,詐騙團伙會事先向掌握釣魚網站、網絡電話改號等技術的團伙購買這些騙人的工具。從初步調查情況看,詐騙方式主要有3種,這些詐騙方式國內都已經多次出現。
一種是犯罪分子用顯示韓國檢察院號碼的網絡電話,綁定語音群呼系統自動撥打給韓國民眾。當對方接聽后并按鍵轉入人工臺后,一些韓國籍騙子謊稱該賬戶涉及安全問題,為防止被盜,讓受害者到自動取款機或網上銀行,按照提示進行操作。
受害人一旦聽信騙子的話,就會將賬戶里的錢一步步轉到“冰箱”(指騙子在韓國的同伙預先開設的韓國銀行賬戶)里。
第二種是向韓國民眾群發詐騙短信,謊稱其身份信息遭到泄露,讓其立刻登陸假冒檢察院的釣魚網站進行驗證,輸入個人銀行卡信息、身份信息、電話號碼等。然后,騙子會撥打受害人電話,以其賬戶涉及安全問題為由實施詐騙。
第三種是以短信群發的形式給韓國民眾,稱銀行卡已過期,需要升級,登陸一個仿冒銀行的釣魚網站。當受害人輸入身份證、銀行卡、口令卡信息后,犯罪嫌疑人在后臺拿到登陸數據,立即到真的韓國銀行進行登陸,將賬戶中的資金轉走。
據警方調查,被抓獲的眾多詐騙團伙使用的釣魚網站、網絡電話大多來自一個臺灣人吳某。在6月11日的抓捕中,吳某在廣東珠海市被民警抓獲。據介紹,1981年出生的吳某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高材生,已從事網絡電話詐騙犯罪8年。他懂技術,專門設計和改良釣魚網站,提供給騙子團伙實施詐騙。一旦詐騙成功,他會從中抽取一定比率的分成。
為躲避警察調查,一個“釣魚”網站往往只會存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幾天過后就會被關閉,然后一個新的“釣魚”網站又會出現。吳某不斷更換“釣魚”網站,提供給詐騙團伙,從中牟取暴利。
不僅賣技術,吳某還通過韓國人“舅舅”(綽號),獲得了大量韓國銀行賬號和韓國受害人的個人信息,把這些信息和賬號提供給詐騙團伙。“吳某是這個案件中的最高層,他不僅掌握著詐騙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居民身份信息和技術,還有洗錢用的‘冰箱’。”民警介紹。據調查,由吳某掌握的其中一個賬戶,2—4月份的非法資金利潤就高達2000多萬元。
劉國富說,該案的出現和偵破有著多方面的警示意義。雖然上述犯罪嫌疑人的詐騙對象是韓國民眾,卻以中國境內為套取現金、洗錢的犯罪實施地,對中國社會綜合治理體系及銀行管控制度形成新的挑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