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要收費,可以,但要有充分的理由,不過銀監會給出的建議銀行對網上信用卡支付業務進行收費的理由說得通嗎?
文 本刊記者/邢 力
銀監會給出的對信用卡網上支付收費的理由是可以有效防范各種風險,包括第三方支付機構信用風險、網絡黑客盜用資金風險、信用卡非法套現風險、發生洗錢等犯罪行為風險以及法律風險。
然而作為新經濟的代表,互聯網是最講究市場意識,競爭最激烈的行業,已脫穎而出的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信用完全是通過市場競爭獲得認可的,今天“支付寶”已擁有1.5億用戶,比國內一些銀行的用戶還多,可以說“支付寶”對自身信譽的珍視程度遠比一些習慣朝南坐的國有商業銀行更甚。用對信用卡收費的方式去控制“支付寶”自身的風險豈不可笑?
而所謂的黑客盜用資金和洗錢等犯罪行為也存在于各種其它經營活動中。且不說證券公司網上交易都會被黑客攻擊,就算是銀行的U盾也并非固若金湯,今年“3·15”晚會上,央視層曝光有黑客可以繞過U盾竊取用戶資金。難道收費后黑客就不來盜用資金了嗎?難道收費后想洗錢的人就不能換地方洗了嗎?
至于法律風險就更不是靠收費能解決的,我們要做的完善法律,讓立法的速度趕上時代發展的速度。
說來說去,似乎能站得住腳的觀點只有降低信用卡非法套現風險這一條,因為按照銀監會的邏輯:只要對信用卡支付收費,套現的成本上升了,非法套現的沖動自然就小了。而且收費越高,非法套現的風險就越低。
什么是套現
銀監會的邏輯對嗎?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解決到底什么是套現的問題。
人們一般使用信用卡只有兩種方式,不是刷卡消費換回商品,就是去ATM機取現。而套現則是用刷卡消費的方式換來了一疊同等金額的現金。而它與取現的區別是,套現不需要馬上支付萬分之五的日利息,而可以獲得20~56天不等的免息期。也就是“自說自話”向銀行借了一筆20-56天不等的短期免息貸款。
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套現方法有兩種,一是通過POSE機套現。就是通過朋友或者中介公司商戶的POSE機刷卡,而實際上不存在真實的交易,然后付給POSE機商戶一定比例的費用后(一般在1.5%-3.5%之間),就可以拿到現金了。完全沒有什么神秘可言。對中介商戶來說,只要套現者付給自己的手續費超過它需要向銀行支付的傭金比例,他就有得賺,而對于急需要現金的套現者來說,只要他付給中介商戶的手續費低于信用卡取現后支付給銀行的利息,他就可以獲得更便宜的貸款。
還有一種方式的成本更低,就是網店虛假交易套現。主要是通過支付寶、財付通等支付工具,借助C2C交易平臺,制造交易假象,然后通過信用卡的支付完成“信用額度到現金”這樣一個過程。舉個例子,小張和小李是朋友,小李在網上發布了一個價格為5000元的商品,小張點擊購買并用信用卡付費,小李雖然沒有寄出商品卻依然表示已發貨,而小張沒有收到商品也還是表示已收到貨并確認付款,一個空買,一個空賣,結果小張信用卡里的5000元信用額度就變成了小張口袋里的現金了。
“套現是信用卡本身的問題”
也就是說,早在電子商務尚未興起的時候,信用卡套現就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只不過由于網上信用卡支付連商鋪的傭金都免了,成了零成本套現,才成了一些不法分子追捧的香餑餑。
然而問題是,并不是對網上信用卡支付收費就可以馬上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套現者會很快做出理性決策:如果網上信用卡支付的收費標準低于他們通過POSE機套現而需要向中介商戶支付的手續費的話,他們就會繼續利用“支付寶”套現;如果前者的費用高于后者,他們則會轉向后者進行套現。因此從理論上說,只要把網上信用卡支付收費提高到POSE機套現手續費之上,自然就沒人會再用“支付寶”套現了,但更多的人會選擇利用POSE機套現。結果信用卡非法套現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畢竟套現者有向銀行借錢的客觀需求,其目的不是要詐騙銀行資金,而是想以更低的成本使用銀行資金。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套現是信用卡本身的問題,與第三方支付并沒有直接關系。它的深層原因不在網上,而在網下,在于實體空間的信用環境不完善,信用社會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解決問題不能光治標,也需要治本。”
“支付寶”套現很難監管嗎
有人可能會說,既然套現這么容易,那就算不能收費根治信用卡套現問題,也能夠凈化網絡環境,降低銀行的信貸風險,即使出于這個目的也應該收費。然而事實上,信用卡套現絕不是理論上說的那么容易的,我們能想到的問題,銀行和“支付寶”會想不到嗎?
首先,銀行會對信用卡網上支付額度和頻率進行嚴格限制,從而對風險進行嚴格掌控,而且銀行信用卡發卡后,每一筆消費都會由系統監督,尤其是大額的消費,或者是數額不大但是頻繁進行的交易,都會引起貸后管理部門的重視。比如一個理發館的商戶,他的老板小李利用信用卡套現,為防止銀行注意,小李每天分幾次刷卡,每次刷幾百元不等,結果還是被銀行注意到了。通過確認,發現是他在自己的商店套現,那么小李的交易就會被風險管理部門評估,如情節嚴重,會降低其信用卡消費額度,或限制在該理發館刷本銀行信用卡。
同樣的道理,如果同一賬戶多次出現支付異常情況,從技術上來講也很容易被“支付寶”等第三方平臺發現,因為在這一平臺上每一筆資金的進出,都能夠與唯一的標示號相互對應,資金的流向很容易鎖定。有過淘寶開店經歷的朋友都知道,“支付寶”會對任何它認為的套現行為進行規范,包括限制賬戶的收款功能甚至凍結帳戶。現在類似這樣的審核愈演愈烈,經常能聽到有些“支付寶”用戶本來不是套現也不幸上了黑名單,因此想通過“支付寶”套現而不被發現,其實要比通過POSE機套現難上百倍。
也就是說,即使不收費,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有很多手段對信用卡非法套現進行有效監控。
完善立法才能治本
當然,技術是人發明的,再完善的技術也難以保證把每一個套利者都揪出來,所以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要給違法者以足夠的懲罰以對其進行威懾。這就需要我國在這方面的立法工作加速完善。
此前,銀行業內人士就指出,由于法律上的空白,從嚴格意義上講,許多套現中介算不上違法。最高法院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胡云曾表示:最高法院正在起草相關信用卡違規套現的司法解釋,信用卡違規套現的“灰色地帶”有望在法律上得到更清晰的界定。可見,立法滯后營造了信用卡套現的“灰色地帶”, 導致套現者的違法成本太低,這才是網上支付風險加劇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