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卡奴其實最具契約和信用意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 03:55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周年洋 學術編輯 專欄作者 現居北京照例,信用卡在春節會提高信用額度,節日一過,很多信用卡用戶的債務往往大增。按那種流行的說法是,“卡奴”把自己奴役得更深了。把信用卡用戶貶稱為“卡奴”,其背后的含義當然是說這些人拋棄了傳統的節儉美德在超前消費。這個貶稱流行一兩年了,似乎還沒有見到誰出來辯解,可見被默認了。 此種說法的流行有現實事實的基礎,更有中國傳統理財觀的背景。現實中確實有不少信用卡用戶超前消費,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中國人向來具有量入為出的傳統節儉美德,從來就把債務視為洪水猛獸。但是,如果認真去探究,信用卡消費其實并不違節儉美德,反而是以現代方式保持了節儉精神,且增進了勤勞,促進了國家經濟的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將其稱之為“卡奴”有悖厚道。 信用卡問世于20世紀50年代,它是消費信貸的一部分,是消費信貸最重要的象征。消費信貸的歷史遠比信用卡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但是現代消費信貸制度的基礎出現在1915年之后的20年間。 對信用卡用戶的貶稱,從消費信貸的發展歷史來看其實很正常。在消費信貸很發達,歷史也很早的美國早就有過這樣的經歷。1880年左右美國開始興起分期付款賒銷,眾多收入低下的普通百姓為了獲得比自己生活水平高一些檔次的產品,從開展賒銷的銷售商那里購買產品,讓自己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在那個階段,分期付款方式被上流社會指摘為貧困和不節儉的標志。但到了20世紀20年代以后,分期付款方式一洗社會地位上的恥辱,變成購買昂貴家庭用品的標準方式,甚至富豪也采取此種方式購買商品。不過,對消費信貸的接受有過反復。美國1929年經濟大蕭條后,信貸融資方式受到非難,分期付款被認為嚴重威脅了公共道德,是經濟災難的預兆,分期付款提供者是國家經濟的叛徒。 雖然遭到如此的批判和謾罵,但是消費信貸卻最終變成了美國普通大眾購買昂貴的耐用消費品的途徑,并使負債成為一種生活方式。1988年,美國消費債務總量6660億美元,平均每個家庭因為消費購物大約負債7400美元。僅僅過了10年,1998年7月美國消費債務攀升至1.266萬億美元。如果我們認同把信用卡用戶叫做“卡奴”的說法,那么美國如此多家庭為何心甘情愿長期成為“卡奴”呢?而且是一代接一代,前赴后繼。 同樣重要的是,消費信貸方式讓美國公眾能夠購買昂貴的耐用消費品,使汽車、收音機、電冰箱、吸塵器、金銀首飾等當時的各種耐用消費品很快進入了普通家庭。這種方式為其強大的制造能力、豐富的工業品造就了大眾消費者,促進了美國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消費信貸培養了美國人近乎宗教般的信用意識,以至于在今日的美國,一個人的信用卡被注銷的后果就像中世紀的人被教會開除了教籍一樣。 中國人為何要步美國人的后塵呢?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中國內需不足幾乎成為一個痼疾,讓政府、產業界、商界傷透了腦筋。以至于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只得依賴外貿和外資來推動,到今天對外貿和外資依存度達到了危險的水平。中國現在是全球大多數工業品的制造者,如果更多中國百姓借助消費信貸方式消費了更多的商品,無疑是提高內需的很好方式。 中國現在假冒偽劣產品禁而不止,原因在于,大多數百姓雖然有高檔的消費欲求,但因缺乏相應的消費信貸手段,只得貪圖便宜,買入假冒偽劣產品滿足即時之需。如果在廣大百姓中推廣信用卡,他們就會精打細算,以分期付款方式買入自己向往已久的耐用消費品、高檔商品,從而使廉價的假冒偽劣市場萎縮。同時那些獲得了眾多消費者支持的廠商繼續增加研發資金,開發出更多更好的新產品。如此的良性循環使中國產業的升級換代變得更加容易。 同樣重要的還在于,合同契約意識和信用意識是一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基礎,但在國有經濟占據主體地位時期,很難培育這種意識,而信用卡消費則對此大有助益。 在現實中,我們會看到不少信用卡用戶因為一時的沖動而大量舉債消費,累累債務之下心情沉重,但是為了不被現代消費方式拋棄,他們會為了自己的信用記錄而勤奮工作以還清貸款,從而在下一輪消費中讓收入超過消費。故而在現代的信貸制度下,信用卡用戶不僅不會養成奢侈的消費習慣,相反會以另一種形式保留傳統的節儉、勤奮美德。 從信用卡可以培養國人契約意識、信用意識和節儉精神的角度來說,對信用卡用戶最好慎用“卡奴”一詞。同時,我還希望,中國在短期內產生更多的信用卡用戶。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