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國銀行卡與國際標準撞線 銀聯對戰國際巨頭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3日 14:20 經濟觀察報
文/劉兆瓊 中國巨大的信用卡市場,成為了國際信用卡組織瞄準之地——他們預期在未來的10年中國信用卡市場收入超過50億美金。 同時,在過去的5年,中國的本土品牌——中國銀聯也開始大舉擴張,不僅跟中國大部分的銀行都有深入合作,而且在海外,特別是港澳地區市場也開始壯大自己的力量。 伴隨著銀聯的壯大和外資信用卡組織深入中國腹地,二者之間的正面競爭已經開始,而信用卡的市場規則,也在中外資信用卡組織的競爭與合作中慢慢建立并趨向成熟。 信用卡市場占領 目前,中國銀聯正在全力推行自己的標準卡。到今年9月底,申請銀聯BIN號的銀行已經達到172家,其中已經發銀聯標準卡的機構達138家。 發展背后還有制約。今年上半年,銀聯希望限制一卡雙幣信用卡的規模,從而全面推行自己的銀聯標準卡。目前,一卡雙幣的規模限制已經獲得了央行的贊同。 最近, VISA”國際組織副總裁李勝表示,VISA”正在就明年對發卡行收費項目的調整制定具體方案,調價是為了配合VISA”全球重組與公開上市,為股東謀求更多的回報。據悉,VISA”已就具體調價項目及調價幅度提請董事會并獲通過,并初定于2007年4月正式實施。 去年VISA”在中國交易額是153億美金,1200億人民幣,收入是2600萬美金,大概2億人民幣。 國際銀行卡組織在中國獲得如此高的收入,也并非輕而易舉。 此前, VISA”投入1億美元購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品牌獨家使用權,其投入的廣告費將可能高達5億美元。VISA”去年在中國投入的廣告費用是2億元,而MASTER在中國的廣告費用也高達5000萬。 歸納起來國際銀行卡組織的中國營銷手段為三種:一是以承擔營銷費的方式給商業銀行反傭,目前,一張信用卡的營銷費用已經從5年前的幾十元,上升到現在的幾百元;二是,以提供商戶資源(例如國外的高爾夫、優惠商店等)、技術系統培訓,請商業銀行的高層出國考察等方式給商業銀行不同程度的“好處”;三是,借助各商業銀行卡中心的外籍高管的天然聯系來加強合作。 當然,對此銀聯方面也似乎毫不示弱。不僅利用自己與央行的關系,來取得高層政策有利地位,比如限制雙幣卡;在奧運贊助權問題上進行斡旋;積極爭取跨行查詢等,而且開始拓展自己的海外生存空間,爭取“在有中國人的地方都能刷銀聯卡”。 改變與建立 事實上,在2001年之前,中國的信用卡轉接業務一直都是由外資銀行卡組織把持。從1985年中行發行第一張萬事達,20年間,外資信用卡組織確實給中國銀行卡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新的理念、經驗,甚至包括雙幣卡的國際受理。 不過,在國內,這些國際信用卡組織也在無償使用銀聯的網絡。目前,銀聯控股的Pos機,具有產權的Pos機就有30萬臺。VISA、萬事達沒有Pos的,在這些POS機上進行的“4”“5”BIN號的交易,屬于無償用了銀聯的網絡。 而在中外資信用卡組織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市場架構中,中國的信用卡市場的受理環境卻在迅猛發展,特別是從2001年底銀聯成立之后。 從1985年開始中行發行第一張信用卡,到銀聯成立以前也就是2001年底, Pos機15萬臺左右,ATM也就4萬臺左右。到2006年3季度,全國有特約商戶48.2萬家,Pos是75.5萬臺,那就比銀聯成立之前的2001年底,這三個數字分別增長了218%; Pos增長了163%; ATM增長了143%。 “可以說今天的銀聯的很多技術都是從VISA那里引進的。是他們從觀念上締造了銀聯。他們把國際化的信用卡市場拓展帶到了中國,比如給商業銀行高額的營銷費用;不惜成本地拓展信用卡市場的規模; 數據轉接備份等。”一位業內資深人士稱。 隨著信用卡市場的擴大,銀聯的收入大幅度的上升。2002年銀聯成立之后收入為2億,2003年4億,2004年7個億,2005年9個億,2006年將可能達到12個億。 “但是這一數字相比VISA”全球一年50個億, 萬事達去年30幾個億來說,還是微不足道。”中國銀聯助理總裁衛國表示。 伴隨著銀行業的全面開放,外資銀行在中國銀行業的市場份額的加大,外資信用卡組織必然會加大對市場的滲透,信用卡組織之間面臨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也將最終形成一家到兩家壟斷占有的態勢。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