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已出爐。
9月22日,央行網站發布消息,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開展了2023年度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認定20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其中國有商業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9家,城市商業銀行5家。
藍鯨財經記者整理發現,與前一次名單相比,新一期名單的銀行數量從19家增至20家,南京銀行首次入圍。
同時,部分銀行在組內排名亦有變化。其中,光大銀行、江蘇銀行和浦發銀行各上升1位,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北京銀行以及郵儲銀行排名則各下降了1位。
南京銀行首次上榜,4家銀行排名下滑
此次認定的20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按系統重要性得分從低到高分為五組。
根據最新名單,第一組10家,包括中國光大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廣發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第二組3家,包括中信銀行、浦發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第三組3家,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第四組4家,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第五組暫無銀行進入。
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與前一次名單相比,本次名單最大的變化即銀行數量從19家增至20家,南京銀行首次入圍并進入第一組行列。
其余銀行分組未有變動,不過,部分銀行在組內排名發生輕微變化。其中,光大銀行、江蘇銀行和浦發銀行各上升1位,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北京銀行以及郵儲銀行排名則各下降了1位。
實際上,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評估每年開展一次,今年是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連續第三次發布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
首批名單于2021年10月公布。具體而言,第一組8家,包括平安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第二組4家,包括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第三組3家,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第四組4家,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第五組暫無銀行進入。
2022年9月,第二批名單更新。其中,第一組9家,包括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寧波銀行、廣發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北京銀行;第二組3家,包括中信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浦發銀行;第三組3家,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第四組4家,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第五組暫無銀行進入。
評估維度包括規模、關聯度等
系統重要性銀行規模較大、復雜性高、與其他金融機構關聯性強,在金融體系中提供關鍵服務,一旦發生重大風險事件而無法持續經營,將不可避免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2020年12月,央行、原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下稱《評估辦法》)。評估維度涵蓋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和復雜性四項一級指標以及金融機構間資產、金融機構間負債等13個二級指標。
對于參評銀行范圍,《評估辦法》進行了劃分。若銀行以杠桿率分母衡量的調整后表內外資產余額在所有銀行中排名前30,或曾于上一年度被評為系統重要性銀行,則可以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范圍。
值得一提的是,系統重要性銀行作為銀行業內的“優等生”,也將面臨新的挑戰。
首批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公布當日,《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亦同時發布。
不同組別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附加監管要求如何規定?彼時,兩部門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系統重要性銀行分為五組,分別適用0.25%、0.5%、0.75%、1%和1.5%的附加資本要求,附加杠桿率為附加資本的50%,分別為0.125%、0.25%、0.375%、0.5%和0.75%。
在公布2023年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同日,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將按照《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的要求,共同做好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工作,督促系統重要性銀行按規定滿足附加資本和附加杠桿率要求,增強抗風險能力和損失吸收能力,發揮好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監管合力,促進系統重要性銀行穩健經營和健康發展,不斷夯實金融體系穩定的基礎,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