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陽
“中國對影子銀行的規范對外資銀行是有利的。”14日,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服務業主管合伙人容顯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外資銀行在理財產品等方面有很多風險管理經驗,外資銀行可以利用國外經驗和優勢在非銀行領域和產品推廣等方面有所作為,這些都是正面影響。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一份旨在厘清影子銀行概念、明確影子銀行監管責任分工,以及完善監管制度的文件已正式下發。業內認為,規范影子銀行的政策細則將陸續釋放。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機構服務部合伙人馬穎旎指出:“外資銀行的理財產品與中資銀行的理財產品有所不同,外資銀行內部風控非常謹慎,中資銀行和外資銀行在規范的平臺上進行競爭,對外資銀行來說是利好。”
當日,普華永道發布的《2013外資銀行在中國報告》(下稱《報告》)指出,除了擴張銀行業務,一些在華外資銀行還制定了戰略,打算進軍非銀行金融機構領域,在這些領域進行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目前受到的監管較少,這使得外資銀行更多地考慮在這方面進行創新和產品多樣化;在那些從事非銀行金融機構業務的外資銀行當中,大部分是通過投資來進行的,且主要是為了配合其核心業務和競爭力、以及分享專業技術與流程;有些外資銀行分行正在考慮投資,以及與小型國內銀行合作;“少數股權”問題,對于很多銀行來說,都是一個擔憂的問題。
《報告》顯示,在華外資銀行不具備其主要國內競爭對手的規模,但它們積極探索在中國拓展新的業務,如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服務。它們感興趣的其他領域還包括,為國有企業的重組和國際化提供服務、提供農村金融服務、跟隨制造業的增長步伐向內地推進,推出電子銀行以及其他創新的數字化或基于互聯網的服務。
容顯文表示:“我們已經注意到,外資銀行之間的競爭日漸加劇,尤其是在爭奪大型民營企業以及行業領先的企業客戶的時候。中資銀行也已關注這一領域,他們必須采用基于風險的定價方式。由于外資銀行擁有相關的技術和能力,在這一領域他們將會有競爭優勢。與此同時,一些外資銀行正在重新審視區域和省級國有企業。這些企業的重組將可能會給外資銀行帶來新的業務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