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涂艷
在回顧外資銀行的問題結構性產品時,口誅筆伐甚至對簿公堂的案例似乎從來就沒有終止過。到底是海外環境之過、產品設計不周還是銷售行為欺詐之罪,至今仍是各說各理。雖然星展銀行起訴客戶的事件才浮出水面,但事實是,從普通投資者到私人銀行的高端客戶,均沒有逃脫理財資產縮水的尷尬。
2008年底至今,國內銀行似乎逐漸認清海外市場巨大的不確定因素,中外資銀行特別是結構性產品的主要發行方——外資銀行在結構性產品的發行風格上發生了劇變,異常保守成為主流。
據普益財富對2月份結構性產品的發行情況的統計,上月包括6家外資銀行和2家中資銀行在內的8家銀行發行了掛鉤利率和指數為主的共計34款結構性產品,其中,外資行仍占據絕對數量,達到29款。但是從產品的收益和風險來看,穩健甚至保守的風格很明顯。
例如,這34款產品全部為保證收益或者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也就是說,即使行情不佳或者掛鉤標的最終不能落在產品的預期之中,投資者也不會面臨本金虧損。普益財富的這份月報中還披露,連花旗銀行在2月份發行的2款QDII產品都屬于此類。另外,在這些理財產品設計中,觀察期也明顯增多,部分理財產品采取逐日觀察,有效地提升了盈利機會。這和以往外資行結構性產品從頭至尾只設立2個觀察日相比,可謂煥然一新。
但是,保守歸保守,保守的產品是否有投資價值仍需另當別論。記者觀察了某行在近期發行的一款股票掛鉤部分保本型理財產品后發現,該產品將5只H股的股價作為掛鉤目標,投資期限為1年,保證90%的本金安全。而其本質上是在謀取5只股票在每個觀察日落在原先股價的100%-105%之間的概率,同漲的天數越多的,獲得的收益越大。所以,雖然它共設定了360個觀察日,但是5只股票的表現卻很難判斷,是否具有投資價值也需要投資者自己考慮。
另外,由于我國的私人銀行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很多私人銀行的人員配備、產品自主研發能力和管理能力還較低下。而受到政策環境及法律保障的制約,即使是具備悠久私人銀行歷史的外資銀行也未必能保證每一款產品的高收益和穩定性。所以,投資者更需要擦亮眼睛,所謂“兼聽則明”,保持對理財專業機構和人員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的態度,或許您的資產將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