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關于境外戰略投資者減持中資銀行股份的消息引起市場高度關注。為何要減持中資行股份?是否引來減持大潮?會給中資銀行帶來哪些影響?新華社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權威部門以及中外金融機構的專家、學者。他們普遍認為,境外戰略投資者減持股份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對市場影響有限且可控。我國銀行業正處歷史最好時期,有基礎也有能力滿足經濟平穩發展的需求。
市場未現“減持大潮”
記者從國家權威部門獲悉,目前境外戰略投資者所持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已全部解禁;境外戰略投資者所持工行股份尚未解禁;匯豐銀行所持交行股份已全部解禁。
記者了解到,在我國銀行業股份制改革進程中,工、中、建、交四家銀行分別引入戰略投資者,投資者共計持有這幾家銀行約1000億股股份。除工行的投資者持股將于今年4月和10月到鎖定期外,其他銀行戰略投資者所持股份已全部解禁。根據記者掌握的情況來看,就目前而言,無論是從機構數量還是股份數量來看,市場并未像一些人所說呈現一邊倒的“減持大潮”。
據了解,目前只有中行和建行的幾位海外投資者有減持行為。
也有一些機構表示在解禁期后一段時間內不打算減持。例如淡馬錫明確表示,解禁后6個月內不會出售其持有的中行股份,亞洲開發銀行表示將在今年6月左右再考慮是否減持。美國銀行已減持部分建行股份,但其承諾在未來120天內不再出售其所持建行股份。
還有一些機構在持股解禁后,仍表示出愿與中資銀行長期合作的意向。
減持根源在于“后院起火”
為什么一些境外戰略投資者會在持股解禁后,沒有扮演戰略投資者角色,而是急匆匆就對中資銀行股份進行減持呢?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其減持原因屬于“后院起火”,是自身財務出現了狀況,并非真的看空中國銀行業。
“戰略投資者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獲取商業利益,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不斷加劇的情況下,部分境外戰略投資者因流動性短缺不得不采取減持的方式來套現資金。這是很正常的市場行為,并非是中國銀行業出現了問題。”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曹紅輝說。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讓此前全球一直過剩的流動性變得驟然緊張起來,先是導致了歐美諸多知名金融機構的破產倒閉,繼而又讓那些具有一定實力的銀行蒙受嚴重損失,在資金上變得捉襟見肘。受危機影響,瑞銀集團出現較大的財務虧損。蘇格蘭皇家銀行受本次金融危機影響發生嚴重財務困難被國有化,迫切需要改善資產負債狀況。而美國銀行在去年第三季度盈利便銳減68%的情況下,在新年伊始還完成了對美林證券330億美元的收購,財務狀況明顯惡化。
市場分析人士還指出,機構減持中資行股份的目的還在于改善財務報表方面的考慮。
減持中資銀行股影響有限
市場人士指出,無論是對中資行還是對資本市場,境外戰略投資者減持的影響都是有限的,既不會影響中資銀行的日常經營管理,同時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也是可控的。
“目前市場估值處于低位、下行幅度有限,減持數量不大,愿意承接機構較多,且多采用場外合約出售的交易方式,對二級市場沖擊有限。”中國建設銀行董事會秘書陳彩虹說。
“相比于發達國家,其實目前我國的銀行機構特別是上市銀行更為健康。可以預測今年的中國經濟將是全球經濟中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人們沒有理由對我國銀行業喪失信心。”莊健說。
這樣的說法被相關的市場行為所佐證。就在一些外資機構減持中資行股份的同時,也有不少承接機構因為看好中資行股票愿意接盤,更有一些資本實力雄厚、資金充裕的戰略投資者明確表示不減持。
事實上,改革開放特別是引入境外戰略機構投資者以來,我國銀行機構著力健全公司治理、強化風險管理、轉換經營機制、提高服務水平、提升國際競爭力,目前流動性充足,各項資產風險可控,資產質量、資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和風險撥備都處于歷史最好水平。
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11月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61.1萬億元,這一數字是改革開放之初的323倍;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實現“雙下降”。
(據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