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青 沈易安
中行新聞發言人王兆文:目前四家外資股東均未發出可能減持的通知
市場對銀行股解禁日給予了炙熱的關注。或許是因為外資金融機構這一年看起來特別需要錢,2008年,中國的上市銀行一直籠罩在外資戰略投資者的減持壓力之下,即便是最后一天也不例外。
今日,中國銀行迎來其外資股東“理論可撤離”的第一天。12月31日,中行的戰略投資者蘇格蘭皇家銀行所持該行的209.43億H股限售期滿。而就在昨日,淡馬錫控股公司、瑞士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持有中行的143.56億H股也可公開上市交易。
中國銀行新聞發言人王兆文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到目前為止中行的四家外資股東均沒有發出可能減持的通知,而按照合同規定,這四家外資銀行如果減持應提前一個月知會中行。王兆文稱,目前中行董事會并未就此事專門召開會議討論,但他拒絕回答中行是否有回購的可能性。
這并不是第一家面臨此般困境的銀行。事實上,建設銀行也一直遭遇著可能遭其戰略投資者美國銀行減持的傳言。美國銀行目前是建行的第二大股東,共持有447.13億建行H股,占建行已發行總股份的19.13%。其中191.33億股是在建行上市前即發行新股時購入,該批股份已于今年10月27日迎來解禁期。此外,美國銀行分別于今年的5月及11月通過行使認購期權增持建行255.8億股。
中信建投證券銀行業分析師佘閔華認為,中行現在的H股股價相對較低,估值已經充分反映出市場的預期,包括對其持有外幣資產較多受到的影響、RBS可能有套現沖動的壓力等。他表示,四家外資銀行在所持中行股份上的絕對收益率雖然不低,但現在明顯中行股價處于低位,如果不是有特別大的現金流壓力,外資行的減持沖動不會太強烈。
對于減持的方式,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在二級市場直接拋售的可能性并不大。他表示,由于香港允許大宗交易,因此外資股東很可能會選擇一個合作方,以二級市場股價作為參考,指定一個協議價格對股權進行轉讓。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