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四大外資行的中國淵源 舊中國成就花旗帝國神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9日 17:34 《小康》雜志
花旗銀行:舊中國亂世成就“花旗帝國”神話 ★文 / 邵連華 花旗集團在2002年舉辦亞洲百年慶;顒訒r宣稱,花旗銀行始終保持對中國長久的承諾:與中國的成長和發展并肩前進!被ㄆ煦y行已成為今天“中國國內最具全球性的外資銀行”。 但翻開花旗銀行1949年前在舊中國47年的歷史,花旗銀行扮演了一個并不光彩甚至是巧取豪奪的角色。 經管“庚子賠款”入華 花旗銀行總部坐落于美國紐約派克大道399號。今天它已經是美國的第一大銀行。但在1812年初建時還只是一個注冊資本僅有300萬美元的州立小銀行。當年7月16日,華盛頓政府的第一任財政總監奧斯古德上校與紐約的一些商人合伙創辦了紐約城市銀行,即今日花旗銀行和花旗集團的前身。 1865年7月17日,按照美國國民銀行法,紐約城市銀行取得了國民銀行的營業執照,更名為紐約國民城市銀行。 1900年,中國的北方義和團運動引致八國聯軍武力干涉,1901年迫使清政府簽下《辛丑條約》。其中第六款議定,清政府賠償14國軍費、損失費等款項本息合計982238150兩白銀。其中美國獲得3200多萬兩,折合當時美金2500多萬元。 美國以收取該賠款為借口,要求在中國設立一個機構來管理這筆款項,以圖插足中國。1902年5月,作為美國經辦清政府賠款的機構,紐約國民城市銀行在中國人的一片反對聲中強行登陸中國,在上海成立遠東區首家分行,注冊資本50萬美元。 隨后,相繼在哈爾濱、大連、天津、北京、漢口、廈門、廣州、香港、長春和青島等地設立10家分行。但這些分行沒有證據證明有任何注冊資本,基本上都是“皮包銀行”。 由于銀行門上每天都懸掛著一面美國星條旗,所以中國人戲稱之為“花旗銀行”。1927年以后,紐約國民城市銀行順勢將中文行名改為花旗銀行!斑\用夸大欺騙的廣告術,把它的國旗用來作為分行行名,稱為花旗銀行”,“資金說是由美國總行調撥,實際所見只是屋頂上的一面花旗和幾枚印鑒,幾箱票本及電報密碼。”“花旗銀行”乃至后來的“花旗集團”的中文名字從此沿用至今。 中國財富救活花旗 有資料顯示,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花旗銀行在美國國內遭受三次重大損失,尤其是美國大蕭條期間,在美國本土的貸款虧損8600萬美元,早已資不抵債,然而它不但沒有倒閉,股東們還照拿紅利,業務還在迅速發展,反而一躍成為國際大銀行。 就連1998年曾參與中國追訴花旗銀行歷史遺留存款案的一位美國大律師也納悶:“花旗銀行原本只是州立小銀行,不知哪來那么多錢,變成國際大銀行,我們這一代人到現在都還沒研究明白!”而美國哈佛大學出版的《花旗銀行》一書和“美國之音”在2001年7月的報道指出:“花旗銀行業務神奇般地發展,是得益于中國業務的迅速開展”。 《美國花旗銀行在華史料》中提到,“花旗銀行在華存款業務,1919年底占其國內外分支機構存款總額的一半,其中華北3084.6萬元,華南1085.7萬元。”《花旗銀行檔案》中提到,“上海分行:1939年8月本月顧客總計64370人,每天2799人”。 中國近代史料記載,“從花旗銀行成立的1902年起,到北洋軍閥統治的1927年止,由花旗銀行單獨承擔的各種貸款總計不超過500萬銀元!钡幸馑嫉氖,《沃爾特-瑞斯頓與花旗》一書中提到,“1921年上海分行匯回700萬美元給總部,救了花旗銀行! 研究顯示,花旗銀行當年超過50%的收益來自中國,可以說,正是這些中國人的財富鑄造了“花旗帝國”的神話。 (作者為遼寧省中美資產歷史遺留問題研究會副會長、《花旗銀行在華掠奪紀實》執行主編) 匯豐銀行:為中國而生因中國而活 ★文 / 姚忠福 匯豐銀行雖然為外資銀行,但從其歷史來看,可以說是生在中國,長在中國;為中國而生,為中國而活。 匯豐銀行的英文全稱為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即“香港上海匯豐銀行”。 匯豐銀行的中文名字“匯豐”,按照英文念作“Wayfoong”。匯豐銀行是一家典型的英國銀行,主要創辦人為蘇格蘭人托馬斯-蘇澤蘭(Thomas Sutherland)。但有趣的是,它的第一任經理克雷梭(Victor Kresser)卻是一名法國人,總行初建時也并非在英國本土,而是在其當時的租借地香港。 匯豐銀行當初是專門為了向從事對華貿易的公司提供融資和結算服務而于1864年在香港建立的。1865年開始營業,同年在上海設立第一家分行,而后在天津、北京、漢口、重慶等地設立分支機構。1865~1942年,匯豐銀行在舊中國的業務主要有國際匯兌、發行紙幣、存貸款業務、經辦和舉放對中國政府的外債、經理中國的關稅、鹽稅業務等。 著名經濟史學家汪敬虞在其《19世紀外國在華金融活動中的銀行與洋行》提到,19世紀外國在華金融活動的形勢,可以用兩句話加以概括,一是在整個外國的金融活動中,英國居于主導的地位;一是在英國的金融活動中,匯豐銀行居于主導的地位。外國資本在近代中國的金融活動中,匯豐銀行可以說是一個后來居上的主角。 1890年代以前的外國在華銀行,總行都在本國,銀行資本一般都以金本位的本國貨幣為單位。只有匯豐銀行是惟一的一個總行設在中國、資本也以在中國通行的銀元為單位的外國銀行。從1870年代開始,世界銀價在一段較長的時期中,相對金價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老一輩銀行多數處境艱難。但匯豐的經營不降反升,逐漸擠身當時處于中國金融和資本市場龍頭的五大英國銀行之首。 1881~1890年這十年中,匯豐銀行曾經兩度增加資本。第一次在1882年底,由500萬元增加到750萬元。另一次在1890年6月,由750萬元再增加到1000萬元。在匯豐銀行成立之初,它的額定資本就是500萬元。從1864年成立到1882年,18年中,匯豐銀行沒有增加資本。它的資本由1000萬元再增加到1500萬元,是在1907年6月。從1890年到1907年17年中,匯豐銀行也沒有增加資本。只有在這10年當中,它連續兩次增資,8年之間,把資本擴充一倍。 銀行利潤的大幅度增長,是匯豐一再增加資本的惟一動力和主要來源。這10年中,匯豐銀行的盈利情況,無論是其中支付出去的股息,或在盈利以外保留下來的準備,它的增長速度,都是非常驚人的。拿兩次增資的1882年和1890年來說,這兩年的盈利,分別達到資本的25%和27%。這樣高的利潤,就是“匯豐銀行的創始人也從來沒有料到”。正如董事會主席在1890年的股東大會上所說:“在它的發起人當中,對銀行前途最抱樂觀的有錢人,也不曾料到它會擴張到這樣大的范圍! 在香港,根據匯豐銀行的估計,“1880年香港的銀行生意,有一半握在匯豐手中,麥加利占1/4,麗如、有利共占1/4,到了1886年,麥加利銀行被已經公認為和匯豐銀行差不多一樣的強大! 但是從外國在華銀行總的局面看,1880年代是匯豐銀行壓倒所有其他外國銀行的時期,它“已無可爭辯地成為在中國沿海地區活動的最大銀行”。當1882年匯豐銀行第一次增資的時候,上海的一家英商報紙說道:“在倫敦以外的世界任何地方,是不是有任何公司能夠提供像匯豐銀行那樣有成就的憑據,那是值得懷疑的!比绻f,這時倫敦的銀行還不在其內,那么,八年以后,當匯豐舉行第二次增資時,這家報紙就進一步把倫敦的銀行也包括進來了。此時它說道:“匯豐銀行的這一成就,就我們所知,沒有一家倫敦大股份公司能趕得上。”這家報紙還說:1880年代的匯豐銀行“標志著銀行歷史的新時期”。這個新時期的特點就是,總行在中國、主要以中國為對象的匯豐型銀行開始形成了顯然優勢的地位。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博士后) 東亞銀行:從來就是“中國人的銀行” ★文 /《小康》見習記者 蔣衛武 在首批獲得內地法人資格的四大銀行中,在資產上東亞并無優勢,而它能夠濟身于英美銀行大鱷之間拔得頭籌,可以說得益于它與內地之間的“親情牌”。 東亞銀行于1918年成立于香港,1920年即在上海外灘成立分行。創始人分別為李冠春、簡東浦、馮平山等人。 李冠春,廣東鶴山人。少時與父一同經商,白手起家,曾做過跑差、記賬、廚工、經紀。據他自己回憶,在13歲至18歲成長過程間,平均每天卻只能睡4個小時。盡管后來事業越做越大,并成為東亞銀行的創始人之一,但他還是恪守勤儉節約的習慣。照顧他起居的下人曾跟朋友說起,自己的東家竟然還會常穿補丁襪子。 簡東浦,廣東順德人。曾留學日本,就職于日本正金、萬國兩家銀行12年,深諳金融之道;貒,簡東浦先與李冠春、馮平山等人一起開設了一家財務公司,專營銀行資金拆借,后重組財務公司,經過發展擴大,于1918年正式成立東亞銀行。簡東浦出任經理。他將目標定為華僑商人,打出的口號是“做華人的銀行”。 東亞銀行成立后的第一年就吸存資金400萬元港幣,扎下資金根基。當時的香港商業交往發達,華僑匯款取款數額巨大,簡東浦全力推進外匯存貸業務。當年的東亞銀行在九龍、廣州、越南河內等地設立分支機構,并于1920年在上海外灘成立東亞分行。 因東亞銀行有懂得經營的簡東蒲坐陣,運營得法,1934年民國財政統計表中,東亞銀行在全國27家重要銀行中排第10位,與華僑、中興、廣東三家銀行合起來的總資產占全國銀行總額的6.2%,純利潤占5.8%。 馮平山,廣東新會人。他為東亞銀行提供了巨額的資金和廣泛的人力資源。其子與簡東浦的女兒結婚,構成緊密關系,推動東亞銀行發展。 現任東亞銀行董事會主席李寶國為李冠春之孫,1919年出生,畢業于英國劍橋大學,主攻經濟及法律,后又專門習修計算機,為主持東亞銀行作了充分準備。1960年代,李寶國進入東亞銀行,熟悉管理業務,并于1981年接管大權。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的李寶國盡管在骨子里有割不斷的中國血脈,但在思維上極具開放性。他上任之后,揮刀劈開東亞銀行家族經營的枷鎖,從李宅的圍墻外招兵買馬。 東亞銀行自創始之日就定下自己的市場目標,即做中國人的銀行,內地更是其重要市場,他們一直伺機而動。他們于1979年與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香港牛奶公司以及Jamestown 投資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隨后東亞銀行成為內地第一家引進信用卡業務的銀行,首家獲準在內地經營電子網絡銀行業務的外資銀行。 李寶國曾說,從規模上講,我們盡管不如那些跨國銀行,但我們東亞銀行擁有80多年的歷史,稱得上是老字號了。我們比較熟悉內地市場,熟悉中國人的一些傳統習慣,對中國國情的了解比外國大銀行更具有優勢。我知道應該怎樣為中國人服務,提供他們急需的金融產品。對于其他競爭對手,我們會努力發揮我們的特色——做中國人的銀行。 高舉“親情牌”,是東亞銀行創辦時的既定方針,也正是親情牌使得成立于香港的東亞銀行在其8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一直與內地保持互動。 東亞銀行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早在1993年就欲在政治中心北京開設分行,因資產未能達到要求而暫時擱淺。為促成這一目標,東亞銀行收購第一太平銀行,使總資產超過200億美元后分別在西安、北京開設分行。 中國經濟已穩步邁向世界舞臺,起家于香港的東亞銀行于內地為根,將未來的發展重點移位大陸,以華人文化為敲門磚,積極拓展內地業務,使得這家資產在全球排位并不突出的銀行擁有外資行在“中國網點之冠”的頭銜。 渣打銀行:持續150年的中國緣 ★文 /《小康》《小康》見習記者 陶衛華 第一次聽到渣打銀行這個名稱,很多人都會好奇“渣打”是什么意思,其實它來自其英文名“standardchartered”的音譯,也被稱為“標準渣打銀行”。 1853年,這一歷史悠久的世界老牌銀行,在維多利亞女王特許(即“渣打”英文原義)下建立。5年后,在中國上海成立第一間分行。從此,渣打銀行與這個東方文明國度共同經歷了風風雨雨,近150年來從未間斷營業歷史,成為和中國最早建立業務關系、合作時間最長的外資銀行。 殖民時期的“麥加利”記憶 1858年7月31日上海的《字林西報》上,出現了這樣一條啟事,“蒙董事會之許可,渣打銀行本日在上海設立分行,行址在北門街(今河南南路的延安東路至人民路一段),首任經理為麥加利”——于是,上海行則以這位首任經理的名字命名。以后,渣打銀行大陸的分行一律被叫作“麥加利銀行”。 外灘18號,位于外灘南京路口,現在是體驗上海歷史風情的經典建筑。少有人知道,它原來的名字叫“麥加利大樓”,也就是英國渣打銀行駐中國的總部。這座由英國建筑事務所1923年建造的大樓,與著名的外灘12號浦東發展銀行以及和平飯店一起,成為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舊上海繁榮一時的永恒記憶。 當時的渣打銀行和花旗、匯豐等洋銀行一樣,代表了西方殖民地時期的金融印記。19世紀末,渣打銀行積極對清政府借款,比如他們提供清政府的克薩借款為100萬鎊。通過借款,操縱和控制了清政府的某些權項,并成為在華的最主要外資金融機構之一。 建國后成為“指定銀行”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渣打銀行得到允許繼續留在上海營業,并成為中國人民銀行“指定銀行”經營外匯業務,是中國改革開放前僅存的兩家英資銀行之一。渣打銀行上海分行當時應政府要求協助打開新中國的金融局面,其對中國的貸款業務著重放在化學及鋼鐵工業之上;1980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讓渣打銀行率先重建在中國的服務網絡,并以上海分行為基礎,成為在中國網絡最廣的外資銀行。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各大銀行紛紛調整了策略。許多大牌銀行開始重新將大部分資源轉入歐洲和北美市場。此時,渣打集團卻在集團主席祈澤林的帶領下獨辟蹊徑,加速渣打成為亞洲重要國際銀行的計劃。 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發鈔銀行 上海分行設立后的第二年,渣打開始在香港經營業務, 并于1862年首次發行香港銀行紙幣, 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發鈔銀行。 渣打銀行是香港銀行公會的輪值主席行,在香港金融界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香港和內地的經貿往來不斷加深,兩地金融界的合作更加緊密。為了能在 CEPA 政策下加快渣打在內地的發展步伐,香港渣打銀行于 2004 年在當地注冊。目前,香港渣打銀行已獲批準成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進入內地 A 股市場,并成為在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銀行之一。 與其他銀行不同,渣打銀行超過90%的利潤來自于亞洲、非洲及中東市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渣打獲得了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其在華業務不斷擴大,分行網絡繼續延伸。截至2006年底,渣打在中國的分行總數已達12家。當年英國渣打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總收入86.2億美元,其中有3億美元來自中國內地的貢獻。 “百余年來,我們從未離開過中國,并目睹和見證了這里的經濟發展和變遷!痹蜚y行董事及大中華區行政總裁王冬勝這樣說?缭饺齻世紀的中國經歷,使渣打堪稱“龍的傳人”。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