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瑩
《華爾街日報》的采編室里,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獲獎報道和個人的榮譽獎章,彰顯著這個集體作為專業財經報紙在各個行業和突發事件的報道中的成績。誠如《商業周刊》的佛蘭克所說,“報紙和雜志的運營之道很不同,而《華爾街日報》是他覺得受廣告影響最小的媒體,獨立性一直堅持得非常好。”
在線收費收入已經占到總收入25%~27%
與《商業周刊》不同,《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一樣,已經開始了部分內容的網絡收費制度,《華爾街日報》執行主編保羅·斯替哲(Paul ·Steiger)告訴記者,他們的在線收費收入已經占到總收入的25%~27%,這在傳統媒體的網絡版收益中,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數字了。“我也不否認像雅虎、美國在線和Google是一個很不錯的內容提供者,但就新聞的深度挖掘來說,他們比不過傳統紙媒。他們是一個不錯的新聞信息集群體,打包供閱覽一個新聞事件的相關報道,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搜索引擎,檢索跟新聞事件的相關內容。”但是這些新聞的提供商呢?還是我們,美聯社和其他各類媒體。他們的觀點是,未來的媒體平臺,即使全都歸于網絡平臺,傳統媒體的競爭力一直會存在,“只有我們可以明白如何采訪到突發事件,做新聞的親歷者和挖掘者,當然我不否認雅虎等對受眾而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兩者的定位很明顯地有區隔。“我們也在爭取網絡廣告方面的增長,雖然現在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在線閱讀。另外針對Web2.0的趨勢,像Blog之類的產品,也會是我們今后的重點方向。”
瘦身降低高度,只因讀者已改變
《華爾街日報》為了迎合受眾的需求,歐洲版和亞洲版已經采取了“瘦身降低高度”的策略,《華爾街日報》全球設計總監麥芮爾·格萊斯亞(Mario·Garcia)說,“現在的亞洲英文版日報會壓縮近40 %的大小,歐洲版也將采取把寬度、長度從十五英尺縮減到十二英尺的策略,美洲版在明年的1月3日開始將縮小10%的寬度、長度。”《華爾街日報》“瘦身”后會讀起來更方便,即使是在移動的交通工具上。原因來自三個方面,“我們的讀者變了,他們更加年輕,更喜歡在地鐵、巴士上看報紙,所以他們需要更加易于閱讀和攜帶的報紙。”
第二是需要縮減成本開支,大家都知道紙價在一路攀升。我們會在鳳凰城和邁阿密做縮小型版面的測試,現在從亞洲和歐洲的經驗來看,這是個雙贏的策略。
“另外,我們的在線閱讀量和新聞量將會成倍增加,這樣一來,很多的財經股市內容等等,甚至交易詳情,都可以參閱網絡消息了,紙媒體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容量和體積來負載這些信息。”
保羅·斯替哲一直都強調,“報紙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他們所寫的故事,是那些在公關稿子背后的故事,整體的、真實發生并有影響商業世界能力的故事,在寫作的過程中,有趣的故事是可讀性所在。”這樣的故事寫作和采訪能力是網絡媒體并不具有的,所以傳統媒體作為核心和重要媒體的地位依然沒有被動搖。
要培養具有這樣能力的新聞記者和編輯,需要他具備良好的基本素質,更需要在現實性思維報道方面給予良好的訓練,需要長久的歷練,也需要媒體本身具備一個好的空間和流程。《華爾街日報》的流程除了一般的大同小異之外,更加注重稿子本身的可讀性,這樣一來,一篇文章經記者采寫以后,需要經過三個編輯的改稿才能最終上版。
頭版的要求就更加嚴格,這樣一來,堅持了文章本身的品質,幫助他們無論在紙媒,還是在網絡媒體上都堅持了很好的新聞品質,這才是網絡版依靠點擊收費贏利的基礎和根本。
閱讀《華爾街日報》將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新聞不是一個熱狗快餐,它是一塊精心制作的‘蛋糕’,我們需要制作出最好的商業新聞,這是我們的使命和根本,也是我們每天辛勤工作的動力,還有,也是最重要的,我們的讀者關心和在意的是這塊新聞蛋糕的美味程度。”保羅·斯替哲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卻意味深長。
“我們希望未來的《華爾街日報》是一份橫跨和涵蓋從時尚信息到吃喝玩樂的報紙,這不是說我們會變成《紐約時報》,而是指我們的內容橫跨面將更加廣闊和延展。”保羅·斯替哲說道。在這樣的背景下,閱讀《華爾街日報》將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而非只是商業人士關注的媒體。“而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寫出吸引人的故事,語言將不成為一種障礙,我們會出版多種語言的報紙。”《華爾街日報》電子版1996年推出以來,付費訂戶達到646000人,成為最大的付費網站。該網站采用年費制,一年收費79美元/戶,半年收費39美元/戶。會員年費占了該網收入的一半以上。
實際上,《華爾街日報》中文版的網站已經在國內擁有了很好的閱讀基礎。“道瓊斯”于2002年1月推出了《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絡版,主要內容為《華爾街日報》當日首要財經新聞和優秀欄目。后來,《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絡版一直有風傳收費計劃的消息,但是鑒于當時的定價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講過高,市場不是特別成熟,因而一再推出計劃的執行。
“未來,從網絡版到紙媒,我們在乎的是讀者閱讀量,故事的性質和可讀性,讀者的調查滿意度反饋,以及女性讀者的增長率將是比較關鍵的因素。”保羅·斯替哲看來自信滿滿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