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 郭爽) “饅頭”走紅后,其創意來源《大史記》系列也成為關注焦點。記者昨日獲悉,“饅頭”糾紛平息后,胡戈將繼續“惡搞”。《大史記》的作者盧小寶將和他一起,制作真正的《大史記2》。
“玩電影”早已有之
“饅頭”走紅后,凡是“惡搞”的視頻短片幾乎都成了網友的新寵。而讓胡戈得到靈感的“惡搞”前輩《大史記》系列更是成了搶手貨。在某著名網絡共享資源網站上,點擊下載《大史記》系列的記錄竟然刷新到50000萬次。那么,《大史記》系列到底是些什么片子呢?《大史記》這部短片,是作為2002年賀歲片出籠的,其內容是將《荊軻刺秦王》、《霸王別姬》、《刮痧》、《有話好好說》等當代電影以及《董存瑞》、《苦菜花》、《智取威虎山》等名片的片斷巧妙地組接在一起,反映了那一年度國內外的社會現實,其戲謔和反諷的意圖十分明顯。
許多人都認為,《大史記》系列3部是一脈相承的,但實際上,《大史記1》和后面兩部完全沒有關系,它出自北京演藝人協會成員,現供職北京電視臺的盧小寶之手,它體現的完全是“玩電影”的特點。不過,因為“大史記”的名字比較好記,而2001年影片出來后,又風靡一時,所以,就有好事者將《分家在十月》和后來也傳到網絡上的《糧食》并到了一起,統稱為《大史記》系列。
“惡搞”前輩無阻力
從《大史記》系列開始在網絡上出現的時候,許多人就在猜測,這可能是央視內部工作人員發泄情緒的憤怒之作,特別是《分家在十月》主要就是描述當年《東方時空》的改版內幕。不過,這部制作精良,幽默搞笑的短片在網絡上流傳了好幾年,央視卻都一直置若罔聞。
2001年,根據兩部前蘇聯經典影片《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1918年》改編的《分家在十月》,被認為是經典之作,到現在仍被人津津樂道。據說,該片制作出來后,央視每名工作人員還都發了一張光盤。本來光盤僅是留作紀念,但后來不知道是誰將片子傳到網上。
至于《大史記1》的制作經過,大體差不多,不過,盧小寶制作出來后并沒有遇到任何阻力,至多也是在片尾處加上了一行字幕“晚輩戲說電影,如有不敬之處,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以表示對片中被“惡搞”一把的扮演者、老藝術家們的尊敬。
胡戈“惡搞”因禍得福
作為“惡搞”的前輩,《大史記1》的作者盧小寶及《分家在十月》的作者在《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出爐后,都第一時間看過了。不過,相對于網友好評如潮不同的是,兩位前輩的評價更理性也更中肯。《分家在十月》的作者認為,“饅頭”的故事側面反映了作者寫作能力并不強,專業技術不精良,制作比較粗糙。“比如說,真田廣之變成了城管,但是這個包袱用得很直接,反而讓人覺得不是很好笑”。
《分家在十月》的作者對“饅頭”的前景非常擔憂,他也很擔心胡戈被打壓之后,“中國人連這點幽默感都沒有了”。而盧小寶則透露,他已經和胡戈聯系上了,現在兩人已相約好關注陳凱歌的反應和“饅頭”反響,做一個真正的《大史記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