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
2006年3月24日,韓巍在北京某小區租來的房子里一覺睡到下午。他爬起來,愣了許久,然后打開那臺很老的“賽揚”電腦,登上自己在“博客中國網”的主頁“24小時”,飛快地敲下了《1元片酬,尋找演員———草根博客拍網絡大片》的告示。其中宣稱,這部定名為《機會難得》的電影,劇組已經在北京成立,企業投資正在談判中,4月初在北京開機,拍
攝周期7天,“堅信網絡傳播力量巨大的我,呼叫廣大草根戰友火線增援。”
這一天,網友“hexiaofenglin”和自己上海交大的幾個師弟、師妹們籌劃的電影已經開拍好幾日了。在自己的博客上,“hexiaofenglin”回憶起開機第一天,開拍第一個鏡頭時的滑稽情形:“攝影師老大對第一次當導演的我說:你來喊開始和結束吧。我點頭。然后他又轉過頭問我:你是習慣喊中文還是喊英文?我暈倒。后來我都是這樣喊:預備———開始!……CUT!”
此前數月,“博客電影”作為一個事件已經在2005年末形成了一次高潮。著名博客王小峰等人標榜著“零誠意、零新意、零意義、零特技、零演技、零邏輯”,拍攝出一部名為《小強歷險記》的電影。此舉引發了熱議。更有媒體在評論中,將該片看作“博客人為2005年這一‘博客元年’畫上的完美句號”。
韓巍并非起得最早的人,然而他相當自信。在他看來,相比于此前由現實生活中熟悉的朋友們合作拍攝博客電影,自己的舉動開創了一個互聯網上沒有先例的模式———將所有對電影抱有熱情和理想但互不相識的網友召集起來,組成團隊,各展所長,“草根聚合的強大力量,將會打造出更高層次和質量的網絡電影。”
他宣稱,自己要拍攝的,是超過《無極》這類商業大片的網絡電影。“‘饅頭’都可以超過《無極》,我為什么不能?”《機會難得》對演員的要求簡單而“苛刻”:男女主角各1名,男女配角各3名,其他角色15名,必須“無表演經驗”。其他人員放寬了些:燈光2名,攝像2名,化妝1名,劇務10名,配音配樂及電腦剪接等,“有無經驗均可”。各色人等,片酬均為1元。拍攝期間的食宿問題,劇組將會保障。
那一天,韓巍公布出去的電話一直沒有響,他有些沮喪,甚至失去了查看電子郵件的勇氣。第二天一早,他忐忑不安地打開郵箱,報名信件已接近100封。
出乎他意料的是,第一個支持者那么快就出現了,距離他貼出告示僅20分鐘,那是北京科技大學的一個學生。此后的一個星期里,他收到近800封報名信。他的電話也開始忙碌起來,甚至在出租車上,他的小靈通也常常處于通話狀態。一次,他的小靈通在與網友的通話中電池耗盡,對方又把電話打到他的手機上,接著聊。
告示中明確提到,電影一旦贏利,所有收入將全部捐助希望工程。一名少年打來電話,向韓巍講起自己失學的經歷,表示僅僅是為了給希望工程作點貢獻,也要參加這次演出。
韓巍尤其記得:“四川成都的一位兄弟在QQ上告訴我,看到我的拍片計劃,激動不已,原來他也是為了電影理想辭掉工作,自己孤軍奮戰了很久。他說,4月來北京,專門來幫我做后期,條件就一條,管飯。我都無語了……不管影片成功與否,就算只為這一個火線增援的兄弟,我都會奮戰下去。”
4月3日,“hexiaofenglin”發現韓巍這個戰友,于是在其博客“24小時”內留言:你在跟我做同樣的事!我也在拍電影,而且已經不僅僅限于紙上階段,我們已經開拍了半個月,由于我的工作原因,只能在周末的時候拍攝,所以進度緩慢。本想在上海交大110周年校慶的時候拿出來,現在看來不可能了。得知你也在為了電影而忙碌,所以特地過來給你加油。我在上海,如真能夢想成真,可否與你相約,異地同“檔期”上映?
無論是現實里,還是他所混跡的網絡世界中,韓巍都算不上一個大人物。在博客上,他這樣介紹自己:“男,28歲,內蒙古人,中學時期就開始迷上電影和電影制作,時至今日愈發狂熱,總在自學。6年前為了電影夢想來到北京,但我發現在傳統的電影工業面前,我只會離自己的電影理想越來越遠。”
韓巍來北京的目標很清晰———成為一名電影制作人。為此,他不停地換著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是為了更接近他夢寐以求的那個“圈子”。如今,他已經記不起自己換過多少個工作了。“30多個?”他略有些不確定地自問。
他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某小報社會新聞記者。在他的理解里,記者與演藝界名人接觸的機會很多。實際上,他被安排“跑口”———跑居委會,每天頻繁出入北京郊區的幾個居委會大門。報社一個同事跳槽去了電視臺,這讓他仿佛看見了一根救命稻草。他千方百計甚至有些失態地與這位同事保持聯系,因為這讓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與“影視”有了點關系。
他轉行到影視廣告公司,發現只能做一些“二道販子”之類的工作,從一家公司手里承包電影,再聯系別的公司操作。他攛掇自己的老板投資電影,但遭到斷然拒絕。
無奈之余,他對自己說,干脆從演員開始做起,于是去應聘群眾演員。“結果,要么是開口就跟你要錢,要么開始說得挺好,最后繞著圈子還是要錢。”最終做演員的愿望也沒能實現。他感覺一扇一扇門都關上了,此路不通。
韓巍逐漸發現,自己的遭遇并非孤例。他結識了很多“同道中人”,其中一位仁兄,為了能夠結識導演,每天在北京電影制片廠的大門口蹲點,堅持了半年多。“我們不是北影畢業,不是科班出身。中國電影產業遠談不上發達,因此沒有那么多機會留給我這樣懷揣著夢想的新人。”他總結說。
就在這個電影青年面對“傳統的電影工業”處處碰壁的同時,一股新的力量正在生長。韓巍做著電影夢在北京渾渾噩噩工作著的2001年,一個名叫雪村的人憑著一首《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迅速躥紅互聯網。雪村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變得天下皆知,首次讓國人見識了網絡的強大造星能量。
不久,一部名為《清華夜話》的DV作品,也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并直接引發了波及全國的DV創作熱潮。再往后,《老鼠愛大米》等歌曲以及《大史記》等“惡搞”影片隨著網絡傳播為眾人所知曉。
這一切在韓巍面前展現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他意識到,電子拍攝設備低端化、電腦編輯軟件大眾化,讓個人創作影像成為可能,而寬帶普及,讓這些影像的廣泛傳播成為可能。到2005年底,他已經確定,通過博客組織一次完全反傳統的民間拍攝,是他必定要去實現的舉動。不久,胡戈創作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開始在網上流傳,為他的決心做了注腳。“其實,在我看來,《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并不是一部十分出色的作品,它的成就甚至遠不及它的前輩《大史記》系列。”韓巍這樣認為。然而這個“饅頭”獲得的巨大成功,卻足以證明通過網絡生產和傳播影像的時機已經成熟。
在博客上,韓巍對“傳統電影”冷嘲熱諷:“幾部巨資投入的國產大片大家都看了吧?不好看,很差勁兒。《英雄》、《十面埋伏》、《無極》,觀后國人失望,有人痛罵,有人惡搞。可這些影片卻堂而皇之地代表著中國電影的水平和形象,唉。”
網絡給了他極大的自信:“難道我泱泱華夏真的無人才,任人宰割?這樣說,估計很多人都不服,我就不服!誰說中國電影不行?!要是在十年以前,我們還只能是干著急,因為我們沒有掌握話語權,沒有掌握拍攝資源,所以根本沒條件去創造,去挑戰,去證明。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互聯網能量巨大,草根一樣可以顛覆傳統,挑戰權威!”
正是出于“顛覆傳統”的考慮,他特別標注,《機會難得》征集的所有演職員,拒絕專業人士。
有資深媒體人士表示:“像《無極》這樣動輒號稱投資3個億的商業大片,真的絕了很多普通人的電影夢。不夸張地說,這就是一種電影霸權。”韓巍們的反抗,并非無的放矢。
韓巍的野心并不限于胡戈式的“惡搞”。在他看來,惡搞,畢竟不是真正創作影視作品,只能算是再加工,意義有限。“就算大家都來惡搞,冒出千萬個胡戈,也仍然還只是停留在‘惡搞’的層面。要真正進步,還得拿出有創意的原創電影才行。”
博客電影作為一個全新的產物,在很多評論家那里,被賦予了“刺激傳統電影產業”的意義。《小強歷險記》的發起人之一王小峰對這種意義有些無奈。“這完全是一次瞎胡鬧。”他說,“起初的設想里,這只是一個在小圈子里進行,不準備對外傳播的行為。”甚至連“博客電影”這個頗為“顯赫”的命名,王小峰看得也很隨意,“只是因為我們這些參加的人都寫博客,僅此而已。”
在王小峰看來,博客電影,乃至博客本身,都被賦予了一些過于沉重的意義。不過,對于《小強歷險記》被無意中放大為“顛覆傳統”的一個符號,他也承認,這是因為很多人對于中國電影的現實的確充滿了失望。
事實上,很多看過《小強歷險記》的人,回過頭來也對王小峰表示,很失望。然而這并不妨礙博客的擁躉們宣稱:對眾多擁有才華或起碼懷揣夢想,而在現實社會和傳統規則下只可能兢兢業業埋頭苦干的小角色而言,在博客這個既可以自立門戶、又可以左顧右盼的世界里實現自我表達,是一件快樂的事。
2005年的一項統計顯示,中國的博客已突破1600萬人。
有網友打來電話問韓巍:“我沒有表演經驗,長得也不好看,能有機會報名嗎?”韓巍鄭重地回答:“我們這兒并不是選美,只要你有熱情,機會都是平等的。”這樣的電話越來越多,讓韓巍堅信,有著被壓抑了的電影夢想的人,并不只是他一個。而如今,這些普通人平日不太敢做的電影夢,因為博客的存在而變得有可能實現。
有媒體專門采訪了國家廣電總局,得到的結論是:韓巍籌拍的電影應被視為商業電影,而“個人是不允許拍攝商業電影的”。同時,如果拍攝的影片放到網站播放,須提交廣電總局審查。
韓巍表示,這不在他考慮之列,起碼,“到現在還沒有人來通知我違反了什么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