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傳媒研究 > 正文
 

期刊商業運作成熟 臺灣期刊業對大陸同業的啟示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7日 21:52 《傳媒》雜志

  文/隅人 利軍

  2005年12月11日至20日,筆者隨中國期刊協會代表團一行18人赴臺灣訪問,先后拜訪了臺灣出版業和其他媒體業的一些重要機構,與臺灣期刊業和出版業界的同仁進行了廣泛的接觸、座談和對話,走訪和考察了市、縣、鄉鎮和村各級書刊銷售渠道和文化服務設施,并與代表團中來自全國各地雜志社的老總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討,從而對臺灣期刊業的狀
況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

  期刊商業運作成熟、完備、高效

  臺灣,被當地出版業的同仁們認為是一個“活潑有勁的雜志社會”。臺灣每年出版新書43000種,萬人新書種數為18.9種,位居世界第二,而所有的圖書出版社都編雜志,所有的圖書編輯都是雜志、圖書兩棲編輯。臺灣地區在政府注冊的雜志共8100多種,人均種數和冊數均居世界前列。真正進入市場發行的6600種,民眾日常閱讀并有一定市場份額的約600至1000種。期刊年收益為60億港幣,其中1/3來自廣告,2/3來自發行。

  一、期刊業的發展方向明晰,市場機制明顯,戰略意圖明確,操作思路明白

  臺灣是一個充滿書香和雜志的社會。與大陸的13億人口9000種雜志(暢銷市場的約1000種)相比,臺灣有2300萬人口6600種雜志,的確是不可思議的熱鬧和蓬勃。這其中有數量眾多的非商業雜志,如機關、團體、企業、同仁所主持的雜志,表現出他們樂于以雜志作為學習和溝通的途徑。商業雜志的多元多面和精細服務,則反映出期刊業發展的市場目標。幾乎只要有一種社會興趣存在,就有一種與之相對應的雜志面世和擁有市場。臺灣業界人士自稱:“論及雜志種類、發行總量、廣告市場等方面,臺灣雜志的出版與應用,不但在華文圈中首屈一指,在品質與創意上,亞洲地區恐怕也僅次于日本。”

  數字化、國際化、企業化、集團化,是臺灣期刊業應對世界范圍內的出版物市場競爭的戰略思維。近年來,臺灣期刊業發展表現為三大趨勢。一是數字化(他們叫數位化)趨向明顯。電子雜志掀起新的閱讀熱潮,自2003年起,已有20余種雜志數字化,而且數字印刷(按需所取)、數字版權保護、數字廣告發行、數字銷售服務、數字書刊店等一條龍服務應運而生,蓬勃發展。二是國際化色彩加重。來自美國、歐洲、日本等雜志集團紛紛建立了臺灣的分公司,選擇臺灣作為他們進入華文市場的試金石。來自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的企業家也通過投資或收購參與了臺灣的雜志社群,世界各地的雜志則更多地通過授權經營和版權合作,把產品帶入臺灣地區,把商業運作機制、辦刊理念和資本帶入臺灣文化消費市場。這些變化既給臺灣期刊界帶來更寬廣的視野、更新鮮的經營方式、更豐富的展示內容、更雄厚的經營資本,也帶來了更激烈的競爭和挑戰,使閱讀市場和出版人才、經營管理人才,成為下一階段行業競爭的關鍵。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鋒、嫁接、融合,使細化服務、精化服務和優化服務成為重要的競爭內容,得益的當然是廣大受眾和消費者。三是企業集團化運作成為主導。有香港TOM背景的城邦出版集團成為臺灣書業、刊業中的大哥大,即是最明顯的例證。這種集團運作,不僅能夠發揮內容產品的多向互動,而且能夠增強集團并購和資本運作的能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規避投資風險、決策風險和市場風險,引領、整合眾多中小出版企業,在長期和多元投資中共同受益的母體孵化機。

  靠近大陸、走向大陸、落腳大陸,是臺灣期刊人的期盼。在具體的對大陸出版業挺進方面,臺灣業界的認識也是十分清楚明白的。一是要把大陸的內容資產變成他們自己的盈利機器,如對《狼圖騰》和《最后的貴族》版權引進。二是在大陸復制他們的業務,從版權輸出到產品進入。三是為兩岸建立一個溝通交流的流動平臺,為市場建立一家跨越兩岸三地的強大的公司,為自己建立一家在大陸市場上擁有資產和生意的出版公司。在出版業的市場運作上的捷足先登,美、日、歐對臺灣市場的進入和占有可見一斑,香港對臺灣出版業的控制和進入可見一斑,臺灣對大陸出版物市場的瞄準和計劃可見一斑。

  二、開發內容產業,平面媒體多種形態互動,多維媒體各種手段互用,成為臺灣期刊業乃至整個出版業的明顯特征

  所有的圖書出版社都可以辦雜志,所有的期刊編輯都同時編書籍和其他出版物,連東森集團也有平面出版業務。圖書、雜志、報紙在打市場的同一目標引導下,形成良性互動,同一個內容產品,用怎樣的形式出現于市場更有可能受到青睞,那么出版者就會選擇哪一種更為合適的形式。

  嫻熟運用出版資源。解除報禁之后,臺灣出版界將出版載體這一無限資源運用得淋漓盡致。大大小小林立于街頭巷尾的漫畫店品種數不盡、數不清——每一個小小的薄冊子就要占用一個書號,在所有的書報刊經營點上所看到的雜志書都有數百種之多,這種以刊代書或以書代刊的產品,既有期刊的靈活機動,又有圖書的相對穩定和厚重,體現出臺灣出版業同仁對于平面媒體各種形式和形態的開發和運用得心應手。

  因時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與香港地區,大陸的廣州、上海等沿海地區將廣告收入作為媒體(平面)的主要收入來源不同,臺灣期刊業的廣告始終占1/3的份額,它反映出媒體自身的價值、媒體以內容為主的獨特追求、媒體并不完全為商業利益所控制(當然也與島內廣告市場的促狹有關)。這一點和大陸以北京地區為核心的期刊出版業的經營略為相同。

  動漫產業登堂入室。自從動漫在臺灣地區登陸以后,以電視手段、書刊手段和網絡手段相互交融的動漫企業相繼問世。臺灣的痞子蔡之后,圖書業中的動漫,幾乎把所有的產品形式運用殆盡,雖然不抵日本動漫的進攻,但與韓漫的交手中明顯占有優勢,不像大陸的漫畫業,一旦韓流進來,立即形成一邊倒。動漫系列的專門期刊并不多見,但期刊的動漫風格與設計比比皆是。書刊與電視網絡媒體互動的動漫群體則各領風騷。尤其是網絡游戲的崛起,幾乎給動漫注入了強心劑。動漫產品類別的明顯界定,即分為十八歲以下閱讀類、十八歲以上閱讀類和成年人(已婚)閱讀類,不僅表現在所有書報刊經營點上的警示和區域設立,也表現出動漫產品對目標讀者群口味的刻意追求和一網打盡。

  比較有趣的一個細節。臺北雜志商業同業公會的理事長開玩笑說,臺灣的圖書和雜志太多了,應當向大陸學習實行書號刊號管理,不想竟滿座嘩然。

  三、行業協會組織完備,管理幅度廣闊,效果十分明顯

  臺灣期刊業協會有兩個民間組織,一是有政府背景的“中華民國期刊協會”,但不經常活動,沒有很大的向心力;一是邀請并接訪我們代表團的臺北市雜志商業同業公會,名曰臺北市,實際上管理范圍涵蓋整個臺灣地區,自認為是臺灣地區唯一的雜志公會,擁有會員300家,刊物400多種,約占進入市場銷售并占有相當市場份額的商業雜志八成左右。

  政府不直接管理出版單位。由于出版單位實行登記制,政府對于期刊業幾乎沒有直接的管理部門。報禁解除之前,有“新聞局”對一部分政治類期刊實行內容審查制,現在幾乎是什么事情都不再管,只對電視媒體的內容持審后批評權。行業協會幾乎把雜志社會管理的諸多事情包攬下來。

  行業協會責任重大。臺北雜志公會自認為有六大使命。一是促進產業發展。推動雜志事業經營環境的改造工作,推動臺灣雜志出版產業調查研究、雜志廣告最佳應用案例研究、都市雜志書報亭的設立、新聞自由的維護與媒體自律的強化、雜志業的數字化網絡化等,并主動關切會員同業的權益事務。二是提升專業技能。提升雜志同仁的專業水平與國際視野,擴大雜志從業人員參與廣度,舉辦國際期刊研討會,邀請知名專家和成功人士來臺交流,褒獎從業人員中的優秀者,并且與大學、科研機構合作培養人才,包攬人才,強化業界體質。三是推廣國際事務。適應雜志業國際化集團化的趨勢,積極研究和把握未來世界雜志業的發展,參與各種國際合作與交流,并對版權交易、授權談判、合資模式、國際品牌運作及跨國經營進行研究和探討。四是加速兩岸交流與合作。與中國期刊協會隔年互訪,探討兩岸業界合作的路徑,尋求有利于雙方發展的合作模式,為大陸刊物入臺提供路徑和咨詢,帶動兩岸交流。五是參與數字化改造。為同業會員構建中文圖文資料管理平臺,即時雜志資料庫平臺、華文數字出版論壇,培育數字出版人才,保持技術領先。六是投注“社會公益”。服務于社會賑災、民眾利益、社會救濟等公益活動,并結合同業、報業、電視、廣播媒體業及企業的支持,統一行動,造福于社會民眾,以彰顯雜志媒體特性,促進社會良善風氣提升。

  雜志公會所有職務人員一律由會員單位民主選舉產生,每屆任期一年,不得重任。從交流情況看,協會有極強的向心力和對外公關能力,行業協會既有服務,也有約束,更有同業同仁同志同心的連結。

  四、服務社會見仁見智 企業員工敬崗敬業 創意建樹隨處可見

  期刊風格明朗健康。從業界的所有產品看,較少低俗之風,很少見香港和大陸上的期刊和準期刊及非正式出版期刊的炒作、惡意渲染、夸大其辭的欄目、標題、封面、內容等等。絕大部分期刊遠離政治,不靠揭露所謂政治內幕嘩眾取寵,沒有明顯的政治傾向。期刊產品風格的穩健、硬朗、健康,正說明了期刊人的文化底蘊、文化追求和文化意識。書店中各類出版物產品均是如此,只看到對目標市場、目標讀者群的一再細分,比如愛車族的雜志,可以細分到某一類車,某一個名牌,某一時段的品牌。所有的雜志陣式中沒有假冒偽劣產品,制作精良,創意別致,裝璜考究,是臺灣期刊產品非同一般的標志性特征。

  期刊服務精細化。細分市場如面向農業、農民的《豐年》創刊50年,以“農民之友、生產之道”為理念,面向農民朋友。《鄉間小路》則與《豐年》錯位,以農業與生活結合為特色,是充滿生活、知識、情趣的休閑讀物,也有40多年的歷史。《酒客》雜志則以“懂酒從酒客開始”,面向愛酒的小眾,但由于定位準確,售價129元臺幣的一本雜志單期平均發行量也在8000冊以上,創刊十幾年來,頗受歡迎。《商業周刊》則以商業為主體,滿足臺灣精英追求成就、實現自我、精致生活、關懷社會的需求,成為臺灣追求成就者的必選刊物,凡有期刊零售點,哪怕是seven eleven 7-11的連鎖小店中只有四五種雜志時,《商業周刊》必列其中。單期平均發行達15萬冊,是名副其實的大刊名刊。

  員工執業敬業愛業。月平均工資在4萬臺幣到5萬臺幣之間的城邦期刊人,自然也是既編書又編刊,城邦以經營書刊為主業,共有員工近3000多人,在一間間格子框里看到那些氣定神閑的年青人在苦苦用功,看看他們出手的稿件、審讀記錄、創意選擇以及工作失誤表格,讓人感到一種秩序的穩定和神情的安逸。非靜心不能做出版,非多才多藝不能應對當前的市場挑戰、技術挑戰,非別出心裁難以戰勝業界對手而勝出。

  專業提升渠道多多。員工們的專業基礎提升,不僅僅得助于公會和企業的各種各樣的培訓,更主要依賴于自己的業余進修。在這里工作的員工除大學本科或研究生學歷外,繼續的成人學歷教育是每個人上不到盡頭的學業。筆者和同業人士座談時感到,他們的社長確實在思考社長的問題——如何做贏我這樣一種期刊的定位和追求;他們的編輯確實在思考編輯的問題——如何獲取和選擇高質量的文稿和圖片,如何有創意地把各種信息元素優秀和漂亮地鏈接,在他們的作品——產品的細枝末節中,常常能看到作為匠人的細心和別出心裁,作為再創作主體的獨到見解,作為內容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極為重視人力資源。這些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的頭目,竟然是各雜志、各事業部最受歡迎的首長,尤其看出人力資源的金貴和重要。這些辦刊人本身就是執著的事業追求者,銳意進取,責任心極強,雖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但他們認為忠于職守、取信社會,首先是做人的第一本位,做事成功的關鍵所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根系在他們的職業操守和人文追求中顯得特別牢固,特別重要。

  社會風氣濡染出版業。筆者搭乘地鐵時,在自動售票機前按鈕投幣,可是票就是不出來,反復幾次不見效,問身邊一個行色匆匆的過路女士,她不僅停下來幫助查找原因,而且當發現是一枚硬幣變形導致售票機不能確認時,立即拿出自己的硬幣換起那枚變形的,幫我們買好票。還有一次,我們在鬧市區迷了路,被問到的路人竟幫我們繞過兩個街口,直至我們辨清方向之后才離去。筆者猜想,城邦期刊人一定是這其中的類似的人,臺灣雜志同業的員工可能都是這樣的人,他們不浮躁、不虛妄、不空泛,既有踏實的目標追求,又有豐富的生活情調,這種人情、人性、人味的綜合,是臺灣社會的基調,也是臺灣期刊業的基調。

  做事業和專業的多面手。作為一個現代期刊人,臺灣業界人士知道,僅懂得編輯出版是不夠的,還要懂得市場營銷、閱讀和購買人的心理,引導需求,滿足需求。只懂得和掌握平面媒體運作的十八般武藝不行,還要通曉和熟練運用立體媒體、多維媒體,學會運用網絡和計算機,學會多種服務本領,與其說這是市場壓力的結果,不如說這是從業人員企求在更廣闊領域中暢通無阻獲得更大自由的追求。成為多面手,成為通才,成為精專業、會經營、有創新、通技術的多元人才。

  五、“政府”扶持政策的持續穩定,“政府”不直接管理,但其直接倡導并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是產業發展的前提

  直接的支持:稅費優惠政策。在產業扶持上,首先體現出的是稅費優惠政策,圖書經營、雜志經營所得稅一律25%,增值稅圖書為5%,雜志免增值稅。其間“政府”還斥資對文化創意、數字出版實行補助,方式采取個別申請、一般社刊或雜志上網都能獲取一些政府資助,每個(次)約在百萬臺幣額度內。

  最重要的支持:消滅盜版。“政府”對內容產業、文化產業最巨大的支持,莫過于創造一個走遍天下無盜版的良好市場環境。無論地下商場邊上的小攤小販,無論街頭音像店、租書屋、減價書店(出版物折扣最少為79折,沒有見到更低的),沒有發現一本書一只光盤是盜版。這是訪臺十天中讓人最為稱奇的事情。在縣、鄉、鎮上的店鋪中也從未見到過盜版出版物。問為何原因,回答是,凡盜版行為者所受的處罰極重,哪怕是盜版一本書,一個光盤,最低也要坐幾年牢獄。

  對行業的鼓勵和倡導。“政府”當局應對世界文化業的發展趨勢,大力推動“六年發展重點計劃”,其中的創意產業,范疇涵蓋文化創意產業和數字內容產業,預期年產值將達到200億港幣的雜志出版業是其中發展較優且最具實力和潛力的三大產業之一。這三大產業為:流行音樂、網上游戲、雜志出版。在“政府”主持重點推動的數字內容產業中,與雜志出版息息相關的有內容軟件和“出版典藏”。

  市場份額有限 外資進入競爭加劇

  與臺灣期刊的蓬勃發展相對應的是市場余地狹小,外資進入引起競爭加劇,發展的風險加大,發展的幅度和空間受到壓抑,發展的潛力和勢頭要打折扣。

  一、期刊廣告市場的空間

  倍受壓抑

  歐美期刊大戶,包括香港地區、日本的期刊經營,廣告出版人要挑大梁,但對于臺灣期刊來說,廣告收益不占絕對主體,廣告收益增幅空間有限。期刊廣告經營壓力明顯加重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多媒體的競爭,新興媒體網絡的進入,壓縮了期刊廣告增加的空間,雖然最基本的收益還在增加,但上漲的空間已相當狹小。廣播、電視、報業等傳統媒體已經吃掉了大部分廣告市場,互聯網的出現,更使這種狀態雪上加霜,雖然在以后的期刊電子化數字化過程中,這種局面會有一定的改善,但需要多少時間,其中還有什么變數,都是無法測評的。從大陸期刊廣告收益下跌來看,擠壓期刊廣告空間似乎也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如何借助網絡期刊拓展期刊廣告的空間,將是期刊生存和發展不容回避的問題。二是外來資本介入業界,首先沖擊和控制的是廣告市場,使廣大市場份額弱小的期刊,在廣告運作上更是一籌莫展。

  二、地域限制、市場狹小,受眾絕對數小,無法托起馳名世界的品牌大刊

  期刊的地域性較強,即便是世界上的品牌名牌刊物,由于受閱讀本土化傾向的限制和語言媒介的限制,基地多是在本土,真正的國際化品牌和市場并不多見。2300萬人口,支撐進入市場的6600種期刊,即使都以月刊計,臺灣同胞每年要面對14億5200萬份刊物,以每份刊物單冊印5000冊計,印行總數將達到7億3000萬冊,每人每年要購買32冊雜志;以每本定價150元臺幣計,每人每年付出的購買金量為4800元臺幣;期刊經營運作總定價為1095億元臺幣,合人民幣250億元,人均人民幣1000元還多一點,這在大陸是不可想象的。即使是在臺灣地區,這種購買力的飽和,市場消費的飽和,一定會影響到產業的正常發展,影響到產業發展的速度和質量。

  三、傳統文化受外來文化的沖擊和影響

  臺灣期刊保留了相當厚重的中國傳統文化氛圍,無論是編輯的選擇還是刊物的風格,能夠明顯看出中國文化的功底和源遠流長的影響。但隨著地區之外的資本進入,尤其是歐、美、日本、韓國期刊業的直接落地,影響到了臺灣期刊的文化固守。首先是原本就是英文日文類的期刊,幾乎同一時期被同化;其次是繁體字中文版的期刊也因為市場運作、管理模式的改變和技術變革的要求,不得不對外來文化敞開大門。在這種競爭面前,能否長久地保持傳統文化的底蘊,將是臺灣期刊最不能回避的課題。既要開放競爭,又要固守傳統,臺灣業界人士做得遠比大陸業界困難和艱苦。

  四、“去中國化”的政治影響依然存在

  應當承認,臺灣民眾對于社會政治的關心程度遠不如大陸和香港。市場上政治類圖書屈指可數,用大陸的眼光看,正面的反面的側面的內容都有。在一個縣城書店里不足兩萬種書的陳列銷售柜臺上,有幾部臺灣出版的贊揚胡錦濤與溫家寶的圖書,內容客觀、語氣平和、褒獎肯定遠大于批評。還有一些專門研究大陸發展前景的圖書,其談吐真誠,推心置腑,令人感動。但是,同時也能夠看到鼓吹臺獨的書刊盡管少,畢竟存在,包括李登輝的《臺灣是屬于中國嗎》等臭名昭著的圖書也赫然入架,極個別期刊擺出一副臺獨面孔還是有的。臺灣與大陸畢竟是分隔五十余年,又由于彼此的政治制度不同,所造成的偏見和隔閡還是客觀存在的,這些差異并不是有限的、短暫的交流溝通可以完全彌補的。期刊業、出版業行當中這種聲音雖然薄弱,但畢竟存在,一有合適氣候還會有擴大之勢。

  五、期刊業繁榮的理論和社會根基仍須扎牢

  臺灣期刊業繁榮發達之后,對于中國文化傳統的固守是顯而易見的。據上海出版人士介紹在臺北辦書刊展銷的體會時說,越是上檔次的精品、學術著作,在臺灣越有市場銷路。

  臺灣期刊業發展的后勁還取決于新新一代的文化指向。接觸不少更年青的一代人,13歲到19歲之間、游走于中學大學之際的孩子們,不讀書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選擇。不上學就業難,上學就業更難,好像成為他們逃避學習和閱讀的堂皇理由。臺灣的教育和文化業的取向,是否更有利于期刊業、出版業、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得而知。

  六、期刊業的均衡發展和持續發展問題

  考察臺灣出版業、期刊業的結構和布局,出版環節畢竟以臺北為中心,繁榮在臺北,發展在臺北,銷售環節則分布于城鄉各個角落。郵局之外,鄉鎮的便利店和書店是期刊銷售的重要渠道。臺北商會商場中的期刊專營店中有近600種刊物,有的刊物可退貨,有的刊物不退貨,但這種完全的私營運作,是否能夠全部涵蓋有著社會人群活動的所有場所,很難想像。對于偏僻山野、鄉間的受眾服務如何保證不受經濟利益的完全驅動,如何維護所有人期刊閱讀的基本文化權益,由于時間條件所限不能窮究根底。

  臺灣期刊業發展對大陸同業的啟示

  作為先期開發、較早進入市場經濟的文化產業之一的期刊業,臺灣同業的成熟運作顯示出市場機制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微觀層面的促動和激勵,作用十分強大和持續。市場調配資本資源、文化資源、人才資源和服務資源,已經形成一個有序的、永續的推進機制,省略了政府在很多方面管不了和管不好的弊端,大大降低了社會管理的成本。事實證明,市場機制與中國傳統文化所倡導的道德風尚、文明禮儀并不矛盾,二者可以有機地結合,相得益彰。綜觀臺灣同業的發展歷史和現狀,有幾點啟示就教于方家。

  一、轉變政府職能,進行宏觀指導,超脫于微觀管理

  在成熟的法律框架下和有序的社會程序環境中,政府管理應當越來越超脫于微觀管理的層面。譬如,對于產品型號和標號的數量控制,對于資本進入的風險控制,對于產品形式和營銷方式的具體操作的控制,這些微觀層面的管理往往使經營者縮手縮腳,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可能專心致志地去考察為消費者服務,為市場和社會需求服務。管到最后,越管越亂,政府反而要承擔無限責任。在宏觀政策框架建立之后,政府應當放開微觀,才有可能刺激業界的蓬勃發展。

  二、最有保障的文化安全是把文化產業做大做強

  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可以大到無可匹敵,形成相對領域中的相對壟斷;強到可以風雨無撼,根基牢固,守勢攻勢運作自如。強大的文化根基加上成熟的市場運作方式,才有可能保證文化產業的穩健發展。弘揚一種文化傳統,維持一個文化命脈,延伸一種文化根系,最重要的是使它的受眾擴大化,受眾接受行為牢固化,受眾親和力和向心力、凝聚力穩定化。出版是聯系這一切目的重要途徑,它是產業本身,也是產業目標實現的手段,脫離開文化產業的繁榮和強大,維護文化安全的一切都無從談起。

  三、充分利用市場經濟的內動力

  最優質的民眾服務,是生產、經營、銷售等環節的完全市場化和商業化。市場份額的提升和保持是與服務質量的提高和保證息息相關的。企業的發展,要取決于多種元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社會誠信,是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任何品牌名牌,之所以立得住,首先取決于牢固的市場誠信,才有可能出現市場份額,出現經濟效益,才有利潤、投資收益及其他。毫無忌諱,在臺灣期刊、圖書和整個出版物市場上,看不到亂七八糟、粗俗、低俗、媚俗的讀物,就是一個明證。臺灣的文化產業發展相對發達和成熟,面對美、日、韓、歐的多重夾擊和打壓下,臺灣的出版人的確堅守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陣地,并取得經濟效益之外的更大的社會效益,保證了文化的多樣性,保證了本土文化的強盛發展,保證了對民眾的服務貼切、周到、自然、到位。臺灣同業走過的路徑彌足珍貴。即使是公益文化事業的發展,臺灣同業也較為嫻熟地運用了市場經濟的杠桿,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四、重視期刊在社會倫理教化中的重要作用

  這一作用的形成,不僅僅在于政府的倡導,更重要的在于從業人員的敬業,在于行業管理的約束,在與整個社會風氣的相互作用。如何在期刊的商業目標中鍥入社會政治責任,這不僅影響期刊運作的長遠利益,而且直接影響期刊經營的現實利益,而這種鍥入卻不是政府管理所能完全做得到的。這需要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期固守和濡染,任何文化斷裂的縫隙都要重新焊接,任何文化延續的障礙都要克服,任何文化事業傳承都要有強大的基礎支持,如果把這些問題一一解決,期刊社會職責的體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