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傳媒研究 > 正文
 

報業集團呼喚改革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8日 15:29 《傳媒》雜志

  文/戴玉慶

  1996年1月15日,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立。這不僅是廣州日報發展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筆,也是中國報業邁向新世紀的一個重要飛躍,是中國報業改革的大事。十年探索,一路走過,結下一串串碩果。目前,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已由集團成立之初的1家主報、6家系列報,發展成為1家主報、14家系列報、4家雜志、1個大型網站、1家出版社。截至2005年12月,
集團總資產達61億元,凈資產45億元,確保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縱觀全國報業形勢,我國報業集團以外延擴展為特征的初級發展階段基本結束了。應該說我國報業集團在這十年的外延擴展進程中成就很大,但是當前面臨的問題、矛盾和挑戰也日益突出。因此,報業集團的改革仍是今后的主旋律。

  一、形勢呼喚改革

  已高速發展10年的我國報業集團正處于十字路口,舊的以“外延擴張”為特征的“初級發展階段”基本結束,一場“深度改革”正在醞釀中。在這場改革中,模式關乎成敗、戰略決定生死、管理至為關鍵。

  從1996年1月15日中央批準成立廣州日報報業集團起,我國報業集團經歷了快速的發展歷程,到目前,國家共批準建立39家報業集團,此后未再批準建立新的報業集團。至此,我國報業集團以外延擴張為特征的初級發展階段基本結束。

  應該說,我國報業集團這10年的外延擴張成就很大,但當前面臨的矛盾、問題與挑戰也日益突出,主要有:

  1.建立報業集團以擴大黨報影響力的初衷,與黨報報業集團靠系列報刊擴大市場份額,從而弱化了黨報社會影響力的矛盾。

  這個矛盾反映了報業集團的發展模式問題:一種是選擇以黨報占領市場的發展模式,另一種是選擇系列報的模式,如何協調好二者的關系?

  2.共享經營平臺、促進“化學變化”,實現規模效益與報業集團大而不強、“集”而不“團”、重“物理變化”而導致資源嚴重浪費的矛盾。

  3.創新型的高水準報業人才的短缺、傳媒市場的日趨復雜多變與多數報業集團人才激勵機制、決策機制以及執行機制運轉不靈,人才成長緩慢、創新動力不足以及決策執行不力的矛盾。

  以上矛盾,反映了報業集團的管理問題,是維持明顯帶有傳統事業單位色彩為特征的機關管理體制,還是建立以企業集團為特征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4.報業集團跨地域、跨媒體擴張的內在要求與當前體制與政策諸多限制的矛盾。

  5.新媒體對報紙的沖擊與挑戰。

  6.國際傳媒集團對我國傳媒市場的沖擊與挑戰。

  以上矛盾反映的是報業集團的發展戰略問題。

  如何解決我國報業集團發展中的種種矛盾與問題、如何應對新媒體與國際傳媒集團的挑戰,正尖銳地擺在我國報業集團的面前。為此,我們需要對報業集團模式、管理及戰略這個三大問題做出解答,抓住這三個關鍵性問題,就可能成長為具有國際

競爭力的報業集團,在第二個10年中成為勝利者。

  二、模式關乎成敗

  以黨報為報業集團的依托,以提升黨報影響力為目標的報業集團發展模式,是我國報業集團改革與發展的一個趨勢。

  黨報要成為報業集團的發展依托,就要求黨報實現和新聞市場的完美結合,使之成為具有強大市場競爭力的主流傳媒。事實上,各級黨報擁有很多面向市場的獨特優勢,如,權威性高、新聞資源多、人才素質好……。

  廣州日報始終相信,黨報通過改革可以增強市場競爭力,黨報不應把自己置身于市場競爭之外,相反,我們將黨報作為參與報業競爭的一張王牌,認為:報業集團要有競爭力,作為集團基礎的黨報就必須有競爭力。否則,政治上,黨報會邊緣化,影響黨報的話語權和對輿論的控制力,經濟上,會出現作為“老子”的黨報要靠“兒子”來養,進而影響到黨報對集團內部各子報刊的控制力。

  為此,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始終堅持以辦好廣州日報為集團工作的重心,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廣州日報以“開放型、多功能”與“ 兩頭滿意”為辦報方針,以“追求最出色的新聞”為信念,在頭版和要聞版,做深做好指導性的新聞,在其他版面上,做好格調健康、體現“三貼近”的可讀性新聞,并且不斷根據市場需求開辟新版面,結合重大新聞事件不時推出有重大影響力的特刊專輯。這些措施,既體現了市委機關報的政治高度,又滿足了不同讀者的要求,使黨報為新聞市場所接受和歡迎,進而吸引了大量廣告,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廣州日報成功走進千家萬戶,牢牢占領了讀者市場。到2005年,日均發行量達165萬份,其中自費閱讀比例占80%以上。

  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到,黨報的影響力必須通過讀者的有效閱讀得以實現,黨報如果沒有讀者,輿論導向再正確,也發揮不了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的作用;讀者的認同也能為黨報帶來經濟效益,廣州日報廣告收入突飛猛進,2005年達17.08億人民幣,連續十二年在全國報紙中排名第一。

  在報業發展的探索中,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也不斷遇到挑戰。尤其是2005年,全國報業遭遇困難,報紙正進行新一輪的洗牌,與以往報刊治散治濫不同,這次洗牌的推動力主要是市場的力量。面對新形勢,我們正發動集團員工研究如何確立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新的發展戰略,力圖在資源整合、內部管理、外部開拓等方面與時俱進。

  我們深切感到:報業集團的發展創新與其說是一個理論問題,不如說是一個實踐問題。我們更多地需要與時俱進,提高

執行力、操作力,而不是創造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而應更加關注從理論到實踐,從概念到操作,從分析市場到實質性地拓展市場。

  三、戰略決定生死

  面對報業同行的激烈競爭、新媒體的來勢洶洶以及國際傳媒集團的虎視眈眈,報業集團亟待回答未來數年“做什么”與“怎么做” 這兩個事關生死的戰略問題。

  戰略是抓總的,是決定報業集團生死存亡的“總開關”,如果一個企業不是在做“正確的事情”,那么即使是“正確地做事情”或者說是有效率地做事情,也不能挽救它的失敗命運。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的建立與壯大即是一個成功的戰略謀劃。早在1992年,廣州日報領導層即認為廣州日報應做的“正確的事情”,是全力爭取建立社會主義報業集團。為此,廣州日報謀劃報業集團的大戰略,從思想理論、人力資源、黨報核心功能等多個方面進行準備,極大地推動了廣州日報的發展。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有其階段性,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立的前五年是高速擴張的成長階段,最近幾年,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克服了以前高速增長中遇到的種種困難,經過穩步治理,集團的發展態勢良好。目前,我們正集中精力制訂下一輪集團發展戰略規劃:即如何把報業集團這10年積累的品牌優勢和資金優勢,迅速轉變為市場競爭中的人才競爭力、制度競爭力、經營競爭力?

  當前,報業集團面對新媒體的挑戰。幾年來,網絡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帶走了高素質的讀者群,分流了一定廣告份額。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統計報告,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國上網用戶總數達1.03億人,僅次于美國。經過10余年發展,網絡在2005年達到了即將進入春天的“拐點”。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報紙在2005年出現了進入寒冬的“拐點”。

  鑒于國外分類網站大量分流報紙的分類廣告的趨勢,國內一些求職網站也有分流報紙求職廣告的苗頭,為了應對挑戰,最近,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建立了自己的求職網站。

  同時,我們也滿懷信心。報業在我國仍有強大的生命力,報紙仍然具有廣泛的讀者群。中心城市的主流報紙有許多獨特的市場優勢,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保持強大的社會影響力。我們要以報業為基礎,以內容為紐帶,以相關產業為發展平臺,不斷探索報業同新媒體有機結合,通過原創內容和數字化傳播方式相結合,快速占領新媒介市場。換句話說,我們在很長時間里,將向傳統媒體要存量,向新媒體要增量,兩手抓,兩手硬!

  四、管理至為關鍵

  我國報業集團迫切需要擺脫傳統事業單位的管理體制與管理文化,借鑒國際傳媒集團的管理經驗與管理體制,盡快形成真正現代化的集團管理模式。

  我國報業集團能否進一步發展,乃至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傳媒集團,最大的困難是管理。

  由于我國報業集團脫胎于事業單位,多數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雖然是企業化管理,但并沒有真正企業化,保留了濃厚的機關化管理色彩,造成人才、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問題。下面分別從報業集團的人才資源管理、子報刊子公司管理、組織管理方面進行探討:

  1.人力資源管理:應由“官本位”轉變為“人盡其才”

  行政級別和機關管理模式制約了報業集團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近年來,報業集團進行了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但由于“官本位”的色彩濃厚,人盡其才難以落實。為此,必須從激勵機制的設計上由“官本位”轉變到公平選才用才、突出專業價值,盡量為員工打造能有自我成就感的崗位平臺。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前10年儲備了大批優秀人才,但集團系列報的發展,仍然遇到人才不足的“瓶頸”與困難。現在,我們正積極籌劃從社會上吸引優秀人才,同時,創造更好的環境,讓集團內部的年輕人迅速脫穎而出。我們在全集團范圍內公開征集參與制定集團五年規劃的建議,大批平時默默無聞的員工提出很多真知灼見,令人備受鼓舞。

  2.子報子刊管理:應由“集而不團” 轉變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前幾年報業治散治濫的時候,各報業集團通過行政手段圈進子報子刊。但多數情況下,集團對子報子刊“圈而未管”,陷入“多子多愁”的苦惱。集團組建止于“物理變化”,有量的變化,但還沒有“化學變化”,管理方式上沒有質的改變。報業集團組建后增加了一個管理層級,但所屬各個報刊的采編、發行、廣告仍然是“三位一體”、“各自為政”,幾乎與社會上的單家報刊沒有什么區別。

  這個問題,在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中也是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我們要積極學習國際傳媒集團的經驗,在管理上實現“規模效益,資源共享,統一管理,優勢互補”。我們要利用報業集團的強大資源,擴大管理成效,降低經營成本。

  3.組織機構管理:應使組織架構由“機關化”轉變為“企業化”

  要警惕“集團化”成為“機關化”。事業機關存在的機構重疊、辦事效率不高的問題,在報業集團中也是存在的。決策和經營環節增多,成本上升,而對經營上的業績考核與激勵缺乏企業化的手段,甚至出現新的“大鍋飯”現象。

  我們要致力于“組織再造,機制創新”。目前,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的管理架構已運行多年,在集團成立之初發揮了很大作用,但隨著新情況新問題的不斷出現,目前這個架構的運轉不夠靈活,在新聞采編部門缺少組織深度報道、提高稿件質量的獎懲機制,在經營系統缺少明確的激勵機制。

  在即將開始的文化體制改革中,我們必須完善報業集團運行架構,改進報業集團經營管理。這方面,將更多地借鑒國際傳媒集團的管理經驗與管理體制,盡快形成真正企業化的集團管理模式。管理“技術”與科學技術一樣,國外的好經驗,可以拿來為我所用。

  搞好報業集團的管理,是一個苦練內功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戰勝自我的過程。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需要進一步擴大國際視野、進一步提高戰略制定與執行能力、進一步強化精細化管理,這是“三位一體”的任務,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在下一個10年中,愿為中國報業發展再立新功!

  (作者為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社長)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