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路透社全球總編輯:現在是全球新聞業一個好時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8日 01:59  第一財經日報

  阮真

  作為局外人,我認為經濟平衡與環境問題是中國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我當年在北京工作的時候,空氣很好。上個月我造訪北京,情況有大變化

  所以中國需要積極處理環境問題,不能忽略因為經濟發展而隨之產生的環境問題

  這不僅是為人們創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那么簡單

  大衛·施萊辛格(David Schlesinger),現任路透社全球總編輯。從中國香港進入路透社,擔任編輯工作20年,曾任路透北京和臺北分社社長。

  如今,在全球傳媒發生劇烈變化之時,施萊辛格擔任路透社總編輯的職務。當問及是否擔心傳統新聞行業,會由于新媒介的出現等問題而受到挑戰時,他說道:“變化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自然的周期現象。”

  “世界經濟論壇首屆新領軍者年會”在大連召開期間,就傳媒業發展等相關問題,騰訊網總編陳菊紅及《第一財經日報》編委王長春與大衛·施萊辛格進行了交流。

  不能忽略因經濟發展而產生的環境問題

  記者:有否考慮在大連設置路透社的分支機構?

  施萊辛格:到目前為止還未考慮過。大連是座不錯的城市,發展很快。應該是個很適合商業發展的城市。但是至于具體會發展什么樣的商業,我的確無法預測未來。

  記者:你對這次論壇定義的“新領軍者”怎么看?你認為誰是新領軍者?

  施萊辛格:我對于誰是世界經濟的新領軍人物并沒有什么看法,但是我認為這個年會本身的意義并不在于誰是領軍人物,論壇的意義在于把許多有趣的人聚集在一起,正式或非正式地進行交流,探討一些有意義的主題。

  記者:你認為什么是中國面臨的最關鍵的挑戰?

  施萊辛格:我認為最關鍵的挑戰,中國自己應該清楚。但是作為局外人,我認為經濟平衡與環境問題是中國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我當年在北京工作的時候,空氣很好。上個月我造訪北京,情況有大變化。所以中國需要積極處理環境問題,不能忽略因為經濟發展而隨之產生的環境問題。這不僅是為人們創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那么簡單。

  記者:目前有許多國家正在不斷增強他們在全球的競爭力。你認真考慮過中國和印度之間潛在的競爭嗎?

  施萊辛格:我也經常去印度,也經常訪問中國。兩個國家都對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兩個國家很不同,大家有各自的優缺點。

  記者:在科技創新領域,你認為中國和印度哪個國家做得更好?

  施萊辛格:談不上誰更好些。中國和印度有各自不同的發展模式。中國在科技產品方面多數是加工出口。印度則側重于信息技術的開發。

  如果一定要預測將來,那么我認為兩國應該相互學習對方的優勢,取長補短。但我不會預測在未來誰會領軍市場。

  傳統報業如何走出困境

  記者:我們應當如何理解現在全球報紙產業所面臨的變化? 我們知道,美國許多報業集團現在都面臨著困境。

  施萊辛格:現在對于報紙行業也許不是一個好時代,但是同時對于新聞業來說卻是一個好時代。每個行業都會改變,這是很自然的。

  傳媒行業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同樣和剛才的問題一樣,這種變化很難說是積極還是消極的,可以把這種變化看作是一個自然的生命周期。人們在通過不同的方式來獲得信息。這也是幾代人之間的變化。像我這個年紀的人——我今年47歲,是看報紙長大的,所以我們這代人喜歡報紙這類媒介,而我們的后代,以及再下一代,獲得信息的方式可能完全不同。我們必須照顧他們的習慣。

  記者:所以你仍然認為新聞業本身很“酷”?不過,更多人認為用iPhone或者iPod這種新的形式看新聞更“酷”。

  施萊辛格:我并不擔心獲得信息的渠道。我關注的是新聞或信息本身,即便是用iPhone也很好,我關注的是他們所獲得的內容。至于怎樣獲得信息,都是可以的。

  記者:下一個問題是關于全球媒體行業的整合。我們知道,美國財經報業巨頭道瓊斯集團不久前被新聞集團收購了。而新聞集團還可能考慮收購亞洲地區的一些財經新聞媒體。我們報紙也報道了一些在中國顯現的并購端倪。那么,對于一些小的靈活的財經媒體是否仍有它的市場位置?

  施萊辛格:我認為應該分兩個層面看。在一個更高的層面,是大的傳媒集團的競爭。并且我認為,在大的“玩家”之間合并有時是自然,甚至是必要的。但是對于小的、剛起步的媒體來說,總是可以根據市場的具體需要提供更具體的信息。競爭者眾多,也是非常健康的現象。在具體的環境中各自做著具體的工作。

  記者:你是說小的報紙應當聚焦于更具體的某個領域,做得更專業化?

  施萊辛格:對,我認為做專業化的報道擁有更多的機會。

  平民新聞VS職業新聞

  記者:2005年倫敦地鐵爆炸事件后,BBC接到了海量的信息,很多人通過移動電話發來訊息。編輯們面對這些信息很振奮,但是同時覺得要證實這些信息的真實性很困難。

  施萊辛格:路透社也需要證實所有信息的真實性。這也是剛才所提到的必須堅持新聞道德。真實性也是新聞最基本的一條準則。必須保證我們沒有發出任何虛假的消息。

  記者:但是現代社會,也許不是在中國,但是在其他一些地區,很多人可以自行發布新聞,并獲得反饋,他們似乎并不需要我們這些傳統的媒介傳播信息,你對此怎么看?

  施萊辛格:不會,其實如果每條新聞能很清楚地標明出處,人們自然就會有自己的判斷。

  記者:倫敦地鐵爆炸案時,我當時恰好在倫敦。我一遍遍地看BBC的頭條新聞。我發現最初爆炸案的照片是由一個游客通過手機傳出,雖然不是非常清晰,但是新聞影響力非常大。所以我要說的是,隨著全球公民新聞主義(Citizen Journalism)的興起,也許將來每個人都能成為新聞記者?

  施萊辛格:這是可能的,但這并不是問題。因為我相信,最好的新聞會自然地浮到頂端,而最好的新聞可能來源于平民新聞,也可能出自職業新聞人之手。但是人們會閱讀他們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信息,對他們有用的信息。畢竟,并不是所有的新聞現場都會有專業的新聞記者。這是亙古不變的事實。我們總是依靠目擊證人、秘密的線人為我們提供有用的信息。這不是什么新鮮事。

  記者:你對ohmynews.com這類的網站熟悉嗎? 你對平民新聞的看法是怎樣的?

  施萊辛格:哦,這是一個很好的形式。我很高興地見到更多的人在表達他們的觀點,更多的人在關注新聞,思考新聞,并且“制造”新聞。我認為這種現象很好。這正是信息的公眾化。

  記者:但是就算這些平民新聞網站,也應該有記者和編輯在進行核實工作,至少對其中的某些新聞進行核實。

  施萊辛格:對,沒錯。就像我剛才提到的,只要做好標識工作,清楚標明新聞的出處,就沒有問題。比如一條并不真實的新聞,大家都了解它的不真實性,又有何不妥?

  記者:我們知道已經有六名路透社記者在伊拉克遇害。我知道你將此寫成了非常感人的人物故事。可以看出你是非常有激情的一位編輯。我們知道作為管理者,需要保持理性,而因此可能會喪失一些激情。你是如何保持激情,如何去深刻地了解你的下屬?

  施萊辛格:這仍然回到了我們關于新聞這個職業的討論。一方面,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記者,像剛才提到的平民新聞、博客等。但是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當真正的記者。最好的記者永遠只是少數的一群人。這是一群知道如何看待世界,知道如何提問,知道如何分析事物的少數人。他們知道怎樣敘述,怎樣制作電視節目,知道如何以一名記者的身份面對威脅。而當你擁有這樣一群人和你共事,你一定會珍惜他們。這非常重要。這也是將我們路透,或者其他一些優秀的媒體機構,和普通人區分開來的東西。

  將職業新聞和一般的平民新聞區分開來的,是你所擁有的專業新聞人,以及他們工作的方式,他們擁有的新聞職業道德以及他們看待新聞道德的方式。

  記者博客必須保持準確性和專業性

  記者:你從事傳媒業多年,做過許多和新聞相關的工作,新聞工作中的哪一部分是你最喜歡的?

  施萊辛格:我想我最喜歡的就是能夠走出倫敦,見到外面不同的人,親自采訪他們,了解更多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

  但目前我的工作更多的側重于管理。一共要管理上千名記者和數百家記者站,控制經費和進行戰略管理,為路透尋求一些發展空間。還有大量時間要花費在會議上。

  記者:你是什么時候開始要求你的同事們在路透社的網站上寫博客?

  施萊辛格:大概一年前吧。我認為這很重要。因為整個新聞產業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我們和讀者之間有了更親密的關系。

  傳統的新聞業是高高在上的,記者決定讀者看什么。現在傳媒更多地體現了交流。讀者有話要說,有時比記者知道得更多。因此與讀者間非正式的對話很重要。

  記者:所以你指的是通過博客與讀者有了更多的交流,還是說通過博客你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來源?

  施萊辛格:博客只是增加了一種同讀者交流信息的手段。現在傳媒的目的就在于交流,無論是通過網絡、文章還是博客。如果你能夠利用它們進行對話,互相從中獲得信息,促進理解,那么它們都是很好的交流形式。

  記者:我知道,你很堅持新聞標準和價值。那么你認為這些標準和價值,或者所謂的新聞道德規范是否會因新的傳媒形式的出現而作出一些改變?

  施萊辛格:我認為新聞從業者必須遵守最基本的行業規范和道德規范。但是,必須承認類似博客這種對話的交流形式,的確存在某種危險,令人們忘記他們肩負有傳播準確、客觀言論的責任。但是記者必須對他們的言論負責,否則就不是新聞了。所以,我認為記者的博客,和普通人的博客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必須保持其言論的準確性和他的專業性。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響或涉及到的板塊個股:
查看該分類所有股票行情行業個股行情一覽
【 新浪財經吧 】

我要評論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國有我一份力!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