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后再變
期盼中國傳媒“航母”的出現
在中國傳媒之聲一浪高于一浪的濤聲中,30年一晃就過去了,而今世界傳媒格局已發生了新的變化,所以在回望30年而備感欣慰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為下一步的發展重新尋找歷史方位。“下一個30年如何變?”這既是傳媒發展歷史的延續,也是傳媒發展現實的要求。站在過去30年搭建的平臺上重新思考傳媒的變革之路,也許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得到一些啟示。
一是發展方位上從謀求傳媒大國到傳媒強國的轉變。憑借30年來中國傳媒數量的增長和傳媒受眾的人數總量,稱中國為傳媒大國是毫不為過的。但傳媒大而不強也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現實。30年前,當中國的傳媒改革剛剛起步時,美國便已擁有了167個傳媒集團。如今,盡管中國的傳媒業有了超越歷史的進步,但就發展的質量而言,仍以媒體的增量發展為主要特征,媒體的整體實力還不夠強大。放眼世界傳媒格局,仍然處于“西強我弱”的境地,西方傳媒掌握了90%以上的新聞信息發布。要打破西方主導話語世界的局面,必須進一步增強中國傳媒的實力。所以,組建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傳媒集團,形成有競爭力和話語權的傳媒“航母”,是中國由傳媒大國成長為傳媒強國的必由之路。“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只有增強中國媒體的傳播能力,由集團化發展走向集成發展,才能在更大范圍內發言和發聲。
二是資源整合上謀求從各自為政到共生共融的轉變。從現實來看,中國的各種傳播形態都具備了,但這些不同的傳播形態如何才能實現資源上的整合?隨著新媒體的躍身而起,許多傳統媒體感到了自身的危機,感到了有被邊緣化甚至消亡的危險,實際上,危機往往是拐點的開始,關鍵是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充分融合到大傳媒時代中來。以報紙為例,部分平面媒體出現了讀者流失、發行減少、影響力下降的跡象,但這并不意味著報紙這種媒體形態就沒有了生命力和后續發展的空間。電視媒體出現時也有人斷言報紙會消亡,但數十年過去了,電視對報紙并沒有產生很大的沖擊,反而在共同繁榮和發展著。正如有了網絡購物、電視購物等商業形態而大商場不會消失一樣,有了新媒體,傳統媒體也并不會消失。傳統媒體如果充分利用支撐新媒體背后的技術,反而會如虎添翼。因此新媒體既不是傳統媒體的掘墓人,傳統媒也不是新媒體的對抗者,完全可以通過充分整合各方資源,改變各自為政的局面,達到共生共融的效果。
三是運營模式上謀求從傳統模式到現代模式的轉變。發展模式的轉變是做大媒體經濟的內在要求。隨著電子媒介的發展、新媒體的異軍突起、傳播形式的多樣化,媒體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競爭的態勢也會加劇。原有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也將隨之轉變,尤其是傳統媒體應在數字化時代打造新的運作體制、運作架構,通過開展多元經營,尋找和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才有望突破重圍。重點要實現三個轉換:一是實現看媒體到用媒體的轉換,不但在內容上提供更豐富的信息,還應為受眾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服務功能;二是實現傳媒受眾到傳媒客戶的轉換,要把媒體受眾轉化成多方面開發的客戶資源,實現媒體資源的深度開發,達到集約發展的目的;三是實現專家辦媒體到開放辦媒體的轉變。基于媒體具有的產業屬性,現代媒體必須有更開放和更開闊的視野。要逐步改變專家辦媒體的格局,要有成本意識、商品意識,要不斷尋找媒體的商業功能,內外整合并舉,延伸文化產業鏈。積極整合媒體的信息、人才、客戶、渠道、品牌等資源,在牢牢把握輿論導向的前提下,準確地把握市場脈搏,以內容和資本為紐帶,通過內外整合,在更大范圍尋找、鏈接有利于媒體發展的各種資源,形成最佳資源組合。通過媒體營銷和延伸產品的增值開發,形成新的盈利模式和經濟增長點。
總的來說,改革開放30年是中國傳媒發展最快、最好的30年,傳媒改革的自身力量和諸多外在因素將中國傳媒業推向了歷史最好水平。在全球媒體發展的大格局中,中國媒體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適合中國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媒體價值觀和媒體發展觀。但在話語權競爭日趨激烈的世界傳媒格局中,中國傳媒依然擔負著讓中國發出更強音的歷史重任,今后的任務依然不會輕松。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傳媒路徑的探索,依然會面臨許多問題,摸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傳媒發展之路,這是歷史交付給現代傳媒人一項任重道遠而又至關重要的使命。新傳媒產業的代表人物馬云談到媒體競爭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但后天很美好。”走過殘酷的今天和明天,中國傳媒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后天。
作者系媒體資深人士
現借調在中宣部新聞局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