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民間傳說的路線與底線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7日 15:25 新京報 | |||||||||
民間傳說的改編也需要一個“底線”,除了尊重大眾的“認知定位與心理定位”以外,還有必要尊重各位主人公的既定形象,以及觀眾的審美鑒賞能力。 取材于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央視版《白蛇傳》剛剛落下帷幕,在媒體與網絡上對此劇的爭議依舊不絕于耳,其中爭議的核心問題就是“三角戀、多角戀”的情節設計問題,
足可證明觀眾對許仙與白娘子純潔悲劇愛情的懷念。 改編民間傳說不應任意摻雜愛情戲份 綜觀近兩年熒屏上的改編劇,無論是改編于“紅色紅典”的《林海雪原》,抑或是改編于現代經典長篇小說的《京華煙云》,還是如今取材于中國民間傳說的《白蛇傳》,它們所引發的爭議,都不約而同地集中于“愛情戲”的設計這個問題上,那么這就形成了一個值得關注的共性話題:為什么改編劇的爭議總是與“愛情”有關? 對于“歷史劇”、“紅色經典”的改編,如今有了相關規定可以作為參考,對于文學名著的改編在業界已經有了很多的探討可以作為參照。而對于民間傳說的改編,既沒有具體規定,業界也少有探討,應該說改編的空間與探索的自由度相對大了許多。況且,民間傳說本身就是民間胡說與野史的結晶,那么是不是就意味著對于民間傳說的改編就可任意摻雜愛情戲份了呢? 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的一個主要特征,即都是愛情悲劇。無論是白蛇被壓在雷峰塔下,牛郎織女守望于銀河兩邊,還是孟姜女哭長城,梁祝為情化蝶而獲新生,總之有情人都不能終成眷屬,寄托著民間萬眾對美好而純潔的愛情的向往。也正如相關通知中對“紅色經典”所下的結論一樣,對于民間傳說中“人民群眾已經形成固定的認知定位和心理期待”,任何顛覆性的推翻與再造都可能面臨著被大眾指責而陷入爭議的危險。《白蛇傳》就是一個例證。 《白蛇傳》“俗氣”太重 對于《白蛇傳》會在網絡的口水和熱鬧的爭議中落幕,也許制片方根本就沒想到,最后惹得制片人不得不出來一一作出解釋。其實,對于一部大戲,細枝末節的瑕疵難免會有,《漢武大帝》、《喬家大院》也難逃此嫌。筆者對《白蛇傳》感覺不佳最根本的有兩點:一是劇中多處人物臺詞與口型對不上。在技術如此完備的今天,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可能有為了趕戲,演員臺詞背得不到位,也可能是在配音時編劇臨時改詞,結果屏幕上多處出現“聲畫兩張皮”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作為一部神話大戲,《白蛇傳》在情節上、在風格上缺乏藝術的靈動之氣,或者說“仙氣”,而表現了太多現世的俗氣,或者說“人氣”。如果我們從一個神話大戲中看到的是與老百姓日常生活別無二致的愛情糾葛,那還不如看都市言情劇、青春偶像劇來得更腳踏實地,何必舍近求遠、舍人求仙呢? 央視版《白蛇傳》走了一條“世俗化”改編路線。情節設計參照了大量都市言情劇的敘事手段,盡量多地設計愛情線索,造成一種“情不得已”的敘事假象。除了許仙與白蛇相愛不可能改變外,法海愛上白蛇(雖然最終是個懸念)、連翹愛上許仙、小青也有心上人,三角戀、四角戀十分熱鬧。尤其以法海愛上白蛇這條線索最具有顛覆性效果,首先和尚動凡心就有違佛家大義,其次法海由封建的衛道士轉變成為因一己之私而阻撓純真愛情,這個設計更是推翻了千百年來大眾的“認知定位與心理期待”,這樣就把一個原本的愛情悲劇改編成了一個“亂愛鬧劇”。 對于這個結果,編劇的解釋是電視劇篇幅長的要求。但比《白蛇傳》長了很多的《新白娘子傳奇》并沒有胡編亂造出這么多的愛情游戲,照樣把故事講得有滋有味。《新白娘子傳奇》的成功之處在于它的“溫情敘事”,就是把白素貞與許仙的愛情轉化為一種溫情,把她與法海的斗爭轉變為“寧愿做一個有情的人,而不愿做一個美麗的妖”,從而博得了觀眾的同情。《白蛇傳》選擇了走愛情路線,一條愛情線索還顯不夠,還多做了幾條,而且這種愛情是通過敵我雙方你死我活的斗爭來實現,“斗爭敘事”占據了情節的主要篇幅,至于在“做人”還是“做妖”、“成佛”還是“成仙”等能夠挖掘人性、妖性的幾個方面卻做了簡單處理。 通俗化無需顛覆 《白蛇傳》在形象塑造、演員選擇上追求年輕化、偶像化,劉濤、潘粵明的明星效應自不用說,連法海這個封建衛道士也變得如此年輕英俊,還是少見。而在風格節奏上,《白蛇傳》沒有很好地把握“一張一弛”之道,在敘事中過分強調情節的快速推進,而少有心理、性格、動作上的細節刻畫。尤其是大結局的三四集中,主要角色性格的大起大落顯然有違性格塑造的必然律。 總之,《白蛇傳》“世俗化”改編的目標是追求“通俗”,而“通俗”的目的就是讓年輕觀眾也要來看。其實年輕觀眾看不看,與“通俗”沒有太大的關系。但要借著“通俗”之名,行“低俗”、“庸俗”之實,借機貶損已有形象、顛覆故事原型,不但老年觀眾有意見,年輕觀眾更會有意見,這顯然都是不足取的。 與歷史劇、紅色經典、文學名著的改編一樣,民間傳說的改編顯然也不可以胡編亂造、任意注水。如果說,民間傳說的改編也需要一個“底線”的話,那么除了尊重大眾的“認知定位與心理定位”以外,是不是還有必要“尊重”一下傳說中各位主人公的既定形象,以及觀眾的審美鑒賞能力呢?而且,這幾個“尊重”是不是也“一個不能少”呢?(張國濤/北京劇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