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傳媒 > 正文
 

封殺黃金書不過是舍本逐末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30日 14:36 新浪財經

  作者:郭立場

  飽受爭議的“黃金書”將不允許再出版和銷售了。新聞出版總署規定,自5月1日起,禁止圖書出版單位出版或與他人合作出版以黃金、白銀、珠寶、名貴木材等高檔材質為載體或進行豪華包裝的奢華類圖書;禁止出版物發行單位發行銷售此類圖書;禁止報紙、期刊等出版物為此類圖書做廣告。凡違反規定,一經發現,嚴肅處理。(《北京娛樂信報》4月28日
)

  新聞出版總署的一紙禁令,封死了“黃金書”生存的空間。即便“黃金書”都是限量發行的,帶有濃厚的收藏色彩,但因其帶來了太多的消極影響,并且有著巨大的潛在危害,禁令最終還是在眾所期盼中出臺了。這里,暫且不問規定出臺的背景,但有人將“黃金書”視為國民讀書率下降的罪魁禍首加以討伐,將“黃金書”看作行賄受賄的腐敗源加以抵制,未免過于感情用事,實在是有失偏頗。

  閱讀率持續走低,確實值得我們反思。但將矛頭指向限量發行的“黃金書”,則有無的放矢之嫌。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組織進行的第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盡管我國國民上網閱讀率年均增長107%,2005年達到27.8%,但總體閱讀率在下降,2005年降到了50%以下。國民閱讀率下降,最直接的原因不是書價太高,而是由于國人主觀上的不愛讀書。即便有一二熱愛讀書者,卻也因夾雜有太多功利因素,使讀書脫離了常態。而求快閱讀泛濫,現在已越來越多地受到年輕人青睞,更是顛覆了優良的讀書傳統。退一步講,即便要追究書價太高的責任,也不應單方面指責“黃金書”的不是,而應是普通的紙質書。也就是說,不是“黃金書”拒普通國民于千里之外,并不是除了黃金書我們就無書可讀了,是“現在的紙質書籍普遍價格偏高”影響了讀書率。

  不可否認,書籍的主要功能是傳播文化,繼承文明,可“書籍本身就是一種商品”,不排除其“物化”的可能。“黃金書”銷售的社會效果如何,誰會買這么貴的“書”呢?或許,事實更能說明問題。某報紙有一篇文章披露,“某

開發商已購置黃金書15部,擬作給相關部門官員拜年禮品”。“送禮”二字一語中的,道出了“黃金書”的去處。甚至有書商在“黃金書”廣告中直言,這些書是“送給政界人士的佳品”。人們形象地稱之為“買的人不看,看的人不買”。毫無疑問,“黃金書”已不再是單純的書籍了,在這里,書的本質屬性發生了異化,成了禮尚往來的橋梁與紐帶。最令人擔憂的,或許不是“黃金書”本身的資源浪費,也不是其作為普通禮品的流通性,而是由其帶來的變相行賄。

  “黃金書”也腐敗?“黃金書”成為一種實質上的腐敗道具,給行賄受賄披上了合理的外衣,使腐敗問題得以猖獗橫行,并逐漸走向公開,加劇了腐敗。事實上,“黃金書”僅僅只是“黃金書”,事物本身無關是非,不應也不能承載太多的口實、意義,更不應該將其視作嚴重的社會問題。遺憾在于,其被一些居心叵測之徒濫加開發利用的事實,使其成為腐敗的資源和工具,即便本身無錯卻引發了社會問題,最終未能逃脫慘遭口誅筆伐的命運。勿庸置疑,每一方責任主體決不能對腐敗坐視不管、聽之任之,如果任由“黃金書”所向披靡,無疑是對公平公正的極大扼殺。于是,新聞出版總署站出來了,于五一勞動節之際,發出了禁令,堅決抵制各種各樣的“黃金書”,其積極作為可圈可點。但需要指出的是,反腐敗的關鍵是人而不是物,關鍵在于建立制度化、法治化的長效監管機制,而將矛頭過多地指向“黃金書”,顯然偏離了反腐敗斗爭的正確方向。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