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追求
新華網貴陽3月22日專電 (記者 周之江) 單看現在已經公諸于世的角色造型和概念圖,張藝謀山雨未來、風已滿樓的新作《滿城盡帶黃金甲》風格如何,似乎不難猜測。
如果再聯想到張藝謀歷來作品那種色彩飽滿的味道,基本上可以肯定,他這部2006年
的作品,應該是華彩紛呈之作。
如今所謂的“中國大片”,在經過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徐克的《七劍》乃至成龍的《神話》等嘗試后,似乎只剩下一種模式:“古裝+武戲+明星=中國式大片”。
《滿城盡帶黃金甲》也脫不了這個俗套:周潤發、鞏俐、周杰倫、劉燁組成了一個“明星”陣容,再加上張藝謀這塊招牌,可說已具有了相當的號召力。
10來年前,陳凱歌在一篇題為《秦人》的文章中如是解讀張藝謀這個名字:“為藝謀,不為稻粱謀。”
然而,時過境遷,不很貼切了。
張藝謀利與罵兼收的電影《英雄》總票房據說超過4億元人民幣,《十面埋伏》收獲的同樣是“十面風光”。有這兩部作品的優異票房打底,《滿城盡帶黃金甲》應該不會讓上述兩片專美于前。
難怪有人調侃說,憑著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這幾年來在市場上的表現,盡管仍有六成以上的國產電影虧損或僅能保本,盡管中國人平均五年才進一次電影院,中國電影蒼白的面孔上畢竟因此而漸漸泛起了紅暈。
虧本經營不能振興中國電影,在經歷了進口大片長達10余年的沖擊后,那些關于通俗高雅、商業藝術的爭論可以拋諸腦后了,一心一意追求投資回報,起碼比純粹的“自娛自樂”更能引導中國電影走上正確的方向。電影,應該回歸它的娛樂本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