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外資也有“不良資產”
http://whmsebhyy.com 1999年10月20日 14:20 經濟參考報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外資本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我國國民經濟的諸多領域,我國的三資企業數量也迅速增加。
目前,三資企業中不少外商是以提供設備抵頂投資,作為合資(獨資)企業的資本。吸收利用外商作價出資的設備是眼下比較
常見的一種合資、合營方式。但由于合資中方對國際市場行情缺乏了解,合資立項、進口設備簽約較為倉促,以及所訂立的合
同中質量條款欠嚴謹等原因,合資、合作項目中出現了一些不和協的“音符”:外商低價高報、以次充好、以舊充新、以推銷
劣質設備為目的的詐騙現象屢屢發生。
近幾年,西北內陸省份甘肅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外資企業數量迅速增長。截至1998年底,全省三資企業數量已超
過1000家,為甘肅的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同時問題也隨之而來。據統計,自1993年以來,甘肅省商檢局
受理的94批外商投資財產鑒定業務中,有68批存在不同程度的貶值問題,占到總鑒定批數的七成以上;外商所報資產總價
為2655.94萬美元,經鑒定核實為2108.68萬美元,平均貶值率達20.6%。
據商檢部門介紹,外商投資之所以會出現大幅的“縮水”現象,問題主要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報價與實際價相差太大。甘肅天水某企業和韓國某公司合資組建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30萬美元,中
方出資40%,外方承擔60%。根據合資章程規定,公司所需設備由外方從韓國購買。設備運達后,申請商檢評估,經審查
該設備實際價值僅為外方報價的55%,即10萬美元。
--以合資為名,推銷劣質設備。一蘭港合資企業,需購置一批設備,港方以熟悉設備性能、掌握國外市場行情、節
約資金為由,提出由他們負責在境外采購。設備運抵蘭州后,中方申請商檢鑒定,現場開箱檢驗,原來港商許諾的國外先進設
備,只不過是一批已使用多年、東拼西湊的舊設備,根本不能用于生產。
--盲目采購二手設備,引發問題較多。一家中美合資公司總投資額為400萬元人民幣,其中中方投資300萬元
,外方100萬元。外方用臺日產挖掘機抵頂投資,作價14萬美元,中方為此還付出了部分貨款。經商檢部門鑒定,該設備
為二手設備,只是表面重新噴過漆,存在漏油、出力不足、功能落后等諸多問題。后在市場上進行調查才知道,即使是同類型
的全新設備,價值也不過10.5萬美元。從實際出發,考慮折舊等因素,最后該設備評估價為6.5萬美元,貶值率達54
%。
--過分輕信依賴外方。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某合資企業,在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時,將價值120多萬美元的成套設
備調查購買權,拱手相讓給外方。結果買來的設備不僅價值偏高,而且問題頻頻。經外方派員三次調試,前后半年,花費10
多萬元的調試費,設備至今還躺在車間不能生產。后經調查,該設備的生產廠家,以前從未生產過此類成套設備,只不過是一
家提供配套設施的小廠而已。
--發現問題后采取措施不力。一家中港合資生產無紡布企業,港方以設備抵頂其投資。為此,雙方還簽署了一份“
無紡布生產設備委托購買合同”。隨后中方還派員赴港驗收設備,因工作人員對設備性能不太清楚,盡管發現了一些問題,但
未采取有力措施。設備運抵蘭州后,發現多數設備加工粗糙,部分設備表面還出現不同程度的銹蝕,個別機架則為再利用品。
據商檢部門分析,發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些企業的中方負責人缺乏國有投資的責任感,法律意識
淡薄。對開展外商資產評估工作有許多錯誤認識,認為這是給企業找麻煩,影響合作,不懂得如何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
益,甚至有些合資企業有意逃避商檢。其次,盲目相信外方,一些企業領導自己不懂技術,卻對外方的資產不做詳細調查或咨
詢,以為只要以誠相待就可以合資成功,往往上當受騙。三、合作心切,不熟悉相關業務,跨行業經營,結果常常是使企業身
負重重債務,步履難艱。四、一些中介機構無視有關規定,不按法律、法規辦理驗資手續,對未經鑒定的企業就辦理了驗資手
續。五、有些投資合作的中方雖然與外方簽定出資協議,但內容籠統,無產地、規格、生產商、技術參數、驗收標準、出現問
題如何處置等條款。更有甚者,有的連設備新舊都不作說明。幾百萬、上千萬的設備合同僅有簡單的幾頁說明,少數不法外商
正是利用這一點鉆營暴利。
為確保引進外資工作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近幾年來,甘肅省商檢局加強與經貿、海關、財政、稅務、銀行、保
險、會計師事務所等有關部門的聯系與協作,加大對外商投資財產管理和鑒定評估工作的的力度,維護合資項目投資雙方的正
當權益,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促進中外雙方順利合作。在規范外商投資行業的同時,也提高了外商投資的質量,取得了良好
的社會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