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到底是一個控股權重要,還是現實的生產力重要?
http://whmsebhyy.com 1999年10月18日 10:51 經濟參考報
年過七旬的中國植物蛋白研究專家李超教授,近來為他兩年前發明的一項高新技術遲遲得不到產業化開發而心急如焚
。
是技術無價值而少人問津么?不是。李教授發明的“花生低溫制油同步利用其蛋白”技術,解決了花生的榨油和蛋白
利用無法同步的世界性難題,具有十分誘人的產業化開發前景。國內外眾多眼急手快的商家爭相登門請求合作。
致使商家紛紛告退、這一技術被束之高閣的是,李教授向企業亮出的是這樣的一張底牌:“要技術可以,但我必須控
股51%以上”。
李教授堅持控股51%,有他的道理。
首先這是領先于世界水平的技術,他為之付出了畢生的心血。更讓李教授固執地堅持這一點的是,他認為只有他自己
控股,才能確保這一技術的產業化進程健康發展。1980年,李超的大豆蛋白肉開發成功,在長春投產,后來仿冒者紛紛仿
效,劣質產品很快破壞了這一成果的聲譽。1986年,李超主持研究的大豆、花生開發利用等八項成果得到國家科委的推廣
。在此后的10多年中,這些技術推廣到除西藏外全國所有的省市,卻沒有一項成為真正的大產業。
面對51%的控股要求,有合作愿望的企業表現各異。
有的企業覺得老教授利欲熏心,想拿大頭。對此,多次拒絕海外高薪聘請的李教授覺得冤枉,如果僅僅是為了錢,他
只要將技術簡單地出賣,就可以穩穩地坐當百萬富翁。
有的企業覺得自己要投入資金、設備和廠房,而教授僅僅就憑一項技術就占大頭有些不劃算。浙江大學經濟學研究生
康楠認為,盡管知識經濟在中國已初露端倪,對高新技術的重視也漸成共識,但企業的這種普遍存在的心態,表明了時下產業
界仍然存在對知識含金量認識不足的問題,總覺得存在紙上的技術、工藝和看得見摸得著的機器設備、廠房樓宇相比,有點輕
飄飄,知識到底值多少錢?
以李教授的技術為例。花生是全世界人民普遍喜愛的一種天然食品,它含有十分豐富的營養素。在人體所需的42種
營養素中,花生中就含有37種,因此,花生被人們稱為“長生果”。但是,花生仁是高脂肪食物,專家指出,花生不宜大量
直接食用,只有在脫脂后它才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長期以來,國內外對花生都采取傳統的高溫榨油。榨油過后的花生,其天然營養素都遭到破壞,花生中豐富的營養全
都被浪費,失去了再加工的可能,只能被用來作飼料。我國花生種植遍及各地,目前年產達800萬噸,基本上都用在榨油上
,造成了大量寶貴的花生蛋白質等營養素資源的浪費。浙江省醫科大學的專家評估后認為,脫脂后的花生是一種高蛋白、低脂
肪、低熱量、富含礦物質的健康食品,長期食用能防止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病癥。
李超說:“傳統花生榨油后的花生餅每噸價格在1600元左右,而使用我這個榨油方式之后的花生餅,每噸價格最
低也在14000元以上,我國年產花生800萬噸,如果有1/3采用我的技術,花生粉再作為食品原料使用,僅此增加值
就有400多億元,如果再開發食品,那價值就無法估算了。”
雖然我國科技部門規定,高新技術的入股率最高為35%,但李教授認為這要看技術在企業中的地位而有所變動。他
的這項技術是決定企業豐厚效益的決定性因素,理應有控股權。
一些大型的國有企業提出的要求是,李超的技術必須由有關部門來進行評估,估定其價值后,再根據所估的價值和企
業的投入來確定其股份。但是,李教授在兩年前就開始了申報和評估專利工作,至今尚未解決。在漫長等待中,他那份無奈與
日俱增。他說:“誰都知道這一技術的非凡價值,但誰都要想盡辦法讓技術處在從屬地位。我已經74歲高齡,實在等不起。
到底是一個控股權重要,還是現實的生產力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