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選:這是我一生的第九次選擇
http://whmsebhyy.com 1999年12月16日 13:20 中國經濟時報
記者寫這一期“采訪對象”時,破例沒有按對方的職務來確定身份。因為我認為用任何一種行政頭銜都無法描述王選
彌漫在整個北大方正乃至整個中關村的那種無形的精神力量,何況王選一直就不是北大方正集團的行政首腦。大家都稱呼王選
為“王老師”!巴趵蠋煛钡姆Q呼幾乎適用于每一個和王選打交道的人,王選的秘書這樣稱呼他,員工這樣稱呼他,記者們這
樣稱呼他……
不斷被報道淡出的王選,給記者的名片上透露出一種輝煌之后歸于教書先生的恬淡——“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
究所北大方正技術研究院教授”。王選給自己的定位很準確。他談起技術話題來可以說沒完沒了,記者很難插進別的問題,方
正員工告訴記者,王老師做技術報告能講好幾個小時一點看不出疲憊。
王選與生俱來的專注奠定了他“當代畢 ”的業績。
王選總結,北大方正靠技術引導市場,引發了中文報業和印刷業的四次技術革命和革新:第一次堪稱革命的便是著名
的“告別鉛與火”、直接進入激光照排時代。王選的創新技術和高性能書版排版軟件、交互式大屏幕報紙組版軟件等組合在一
起,使1987—1993年淘汰鉛字的革命中,99%的報社和95%以上的書刊印刷廠采用了國產系統。曾經企圖打入中
國的英國Monotype 、美國王安、HTS 、IPX、日本寫研、森澤、二毛等公司紛紛退出中國市場。這一時期是
北大方正利潤最高的階段;第二次技術革新是告別報紙傳真機。1992年,《人民日報》通過衛星用這種方式向全國22個
城市傳送版面,平均兩分鐘就能傳完一版。規模如此大的、基于頁面描述語言的遠程傳版在中文報業中是第一家,在西文報業
中也很少見;第三次技術革新是告別傳統電子分色機。1992年1月,《澳門日報》采用方正彩色報紙出版系統,文字與彩
色照片合一處理,輸出一頁彩版僅需20多分鐘,現已縮短為2分鐘。目前國產系統占彩報市場90%以上;第四次技術革新
是告別紙和筆。
王選是一個靈魂人物,無論他淡出到何種地步。
所以用“方正領袖王選”來定位本期采訪對象應該是最準確的。
記者年初就想采訪王選,但是今年以來,方正時不時爆出的高層之爭和冷門消息,讓記者不知何時“下手”是好。先
是透露出方正業務主體方正(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出現1億多元巨額虧損的驚人消息;4月份,方正緊急引入“空降部
隊”―原惠普(中國)公司銷售副總裁李漢生出任方正電子公司總裁;9月,香港方正第二大股東向王選逼宮,20日,方正
60多名中高層干部聯名寫信要求王選留任。接著,方正高層重組,新領導班子形成。記者12月3日采訪時,王選已正式確
定留任方正(香港)董事局主席一職。
王選對記者說,這是他一生中的第九次選擇。
王選老師的第九次選擇,適逢方正十多年來開創的以“開創性研究和商品化”為內容的“頂天立地模式”出現危機的
時候。
技術和管理誰應占先?一直是以聯想和方正為代表的中關村兩種創業模式,不自覺地私下較量的老話題。結果,走“
貿-工-技”的聯想苦于沒有核心技術,一路小心翼翼,靠微利經營穩步前進;走“頂天立地”模式的方正大開大闔,由所向
披靡直至“雪擁藍關”。
技術和管理掂來掂去,哪一頭都缺不得。
要透過王選老師傳奇性的經歷來辯證技術和管理的關系,記者就不能不介紹王選此前的其余八大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在大學二年級即1954年選擇北京大學計算數學專業。大二分專業,好多學生都報到數學專業去,
覺得跟計算機打交道很枯燥,沒有意義,計算數學不見得有多高深的東西。當年,周恩來總理在十二年科學規劃里講了幾個重
點發展領域,其中包括計算機技術,17歲的王選看了以后高興不已。
第二個選擇,是在1961年24歲的時候,王選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在有了幾年硬件的基礎上,投身到軟件
中去。做硬件和軟件相結合的研究,使王選豁然開朗,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創造的源泉,很多新思想就提出來了。
第三個重要選擇,是在二十多歲時,為了快速查閱外文資料,王選決定鍛煉聽力。從1962年開始聽英國BBC,
聽了整整四年,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被揭發收聽敵臺。
第四個抉擇是1975年,就是從事決定王選一生命運的照排項目,采用了與眾不同的技術途徑。那時的王選曾經很
可憐,一個月只有四十多塊錢勞保,為了省點錢,坐公交車到情報所就少坐一站,少坐一站就省五分錢;資料復印不好報銷,
就只好自己抄。
當時王選說要跳過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版系統,跳過美國流行的第三代照版系統,研究國外還沒有商品化的第四代激
光照排系統。別人和當時還寂寂無名的王選開玩笑“你想搞第四代,我還想搞第八代呢!”
用激光束掃描,碰到一個很大的難題:激光掃描精度很高,不同的字有不同的點陣,大的一個字要由九百萬個點組成
,中文需要上千億字節的存儲量。對26個英文字母來說不存在這個問題,但對兩萬漢字是非常突出的問題。由于王選的數學
背景,很容易想到用一種信息壓縮的辦法、用一種輪廓的描述、一種特征的描述來減少巨大的信息量。當時的計算機,速度還
及不上286,如果用這種價格很昂貴的中型計算機把壓縮的信息恢復成點的話,要算幾萬個拍節,這幾萬個拍節運算量很大
,速度很慢,一個中型計算機只能一秒鐘產生一兩個字。由于王選軟硬件兼修的背景,很容易解決了這個難題:對這種關鍵性
的、特別費時間的操作設計一個硬件,把它提高一百倍以上的速度,對于非關鍵性的操作用廉價的軟件來實現。
但是王選用數學的描述方法來解決,大家難以理解,被批判為“玩弄騙人的數學游戲”,因此逼迫王選走上了自己動
手產業化的道路。王選說自己這一動手,就從1975年干到了1993年春節,做了差不多18年。期間沒有任何節假日,
每天從早晨一直干到晚上。
王選人生的第五個選擇,是在80年代初,堅持不懈地走商品化、產業化的道路。今天產業化已成為一種世界潮流,
大家都說北大方正有名有利,而在當時,把技術變成商品,看不到前景。
王選的第六個重要抉擇,是從1992年開始花大力氣來扶植年輕人,讓年輕一代出來逐步取代自己。對此王選感慨
良多。
第七個選擇,是進軍日本市場。日本印刷極端發達,但很可愛的是它的出版軟件并不先進,這是方正的可乘之機。王
選說,日本市場大得驚人,可以靠這個大市場,把年輕人推向市場最前沿。
第八個選擇,是從1995年開始,準備進軍廣電業。
我第九次選擇的價值和意義還無法說清
記者:您的具體身份在我看來本來就是很模糊的,您的這張名片能不能說傳遞給我這樣一個信息:作為技術領袖的王
選老師在刻意強調科學家的定位?
王選:我從來就不管資金運作和經營,后來連技術領袖也卸任了。1993年初我脫離技術第一線,技術方向和技術
管理還由我來做;1996年開始,我把技術管理也交給肖建國(現為方正研究院院長)承擔了。
記者:傳媒連續傳出王選老師淡出的消息,現在您具體淡出到什么程度了?
王選:現在可以說我這個董事局主席比以前更有權,說到這里就行了。這是我一生的第九次選擇。
我本來可以真正淡出了,但是9月20日,我們方正60名中高層干部聯名寫信要我留任,60人,占到我們中高層
隊伍的90%以上,這令我非常感動,我深感只要一個人做的事情完全按照集體的利益,他就必然會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支持。
所以我這個主席短時間內還不會退。
我為什么要接受呢?因為我還能起到我的特殊作用。我非常明白大家的意思,新領導班子要靠我的影響來領導,來排
除干擾。
記者:今后,您會怎樣運用您的權力呢?
王選:我會把這個權用好的。現在我會怎么管呢?
在技術方向上,我決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堅持。本世紀初,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主席瑞利年輕時就發誓:60歲以
后,決不對任何新方向發表意見。我的新方向都是在61歲以前提出來的,以后我也會提意見,但決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堅持不
懈地去推動。
在管理上,資金運作我不會,銷售也不擅長。要我做的是支持新領導班子的改革,排除一切干擾,致力于建立一個團
結、奮斗、充滿活力的領導班子。不是我自己去管理,而是要發現和支持更多的人才,發動大家的意見。李漢生(現為北京方
正電子公司總裁)會起重要作用,但決不是他一個人。
我的座右銘就是:多做好事,少做錯事,不做壞事。牢記瑞利的話,避免我年齡偏大給方正帶來損失。
記者:您一生的前八次選擇基本都有定論,而且被方正的發展證明是正確的。那么第九次選擇會怎么樣呢?
王選:我九次選擇的價值和意義還無法說清,但是將來如果我寫回憶錄,這會是我一生非常精彩的一段。
方正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培養出有技術背景的管理專家
記者:您這一生很輝煌,有沒有遺憾的地方?
王選:我最大的遺憾是方正沒有培養出有技術背景的管理專家。
我們方正現在最缺的就是有技術背景的管理干部。我們中國不缺少技術專家,但缺少懂技術的管理人才,非常稀缺所
謂有技術背景的企業家。一個管理人才就可以使一批技術尖子發揮非常好的作用。學了數學、物理、計算機、無線電,再去學
MBA,將來會很有前途。
記者:您是不是很遺憾自己沒有成為這樣的稀缺人才?
王選:不遺憾。我不懂管理。我不喜歡要權、不喜歡控制別人的秉性,決定了我不宜發展為企業家。我更適合尋找一
個合適的人,讓我支持他來做管理。
記者:方正的矛盾為什么會在今年集中爆發?
王選:因為香港方正虧損了。李漢生上任的時候,庫存和應收賬款達到5億多元。其實1993年以后,與國內其他
出版系統廠商相比,方正的技術領先程度明顯加大,但人均利潤比1988—1993年嚴重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產品越
來越成熟,價格顯著下降;盜版嚴重;在報業以外的出版市場,國外商品大量進入,方正面臨激烈競爭;另外,管理跟不上,
也得不到本該得到的利潤。
記者:為何等到虧損了,方正才開始改革呢?
王選:創業期間技術領先的產品帶來的高效益,掩蓋了我們長期以來存在的管理弱點。以技術起家的企業,在成長初
期,技術的作用常常是第一位的,但進一步迅速發展時,管理會成為十分突出的問題。創業難,守業也難,國外大公司都是靠
出色的管理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實現真正的守業。守業階段,管理比技術更重要,更需要懂管理的人,而不是我王選這樣
的人。沒有良好的管理,產品會定位不準確,研發周期會得不到控制,有些技術很先進、有創新的產品會因為不貼近用戶而不
受市場歡迎。方正技術研究院集合了一批優秀的年輕人才,假如由于管理方面的缺陷,大家辛勤勞動的成果在市場上不見效的
話,積極性會受到嚴重打擊,方正的競爭優勢和利潤也會下降,最終員工的待遇也會受到影響。
記者:會不會因為您在技術方面的威望太突出了,從而忽視了公司的管理呢?
王選:1995年,讓我當香港方正董事局主席的時候,也沒指望我去搞經營。
記者:您怎樣評價方正目前進行的改革?
王選:下到我們公司跟中層干部們聊聊,你會深有感觸……7個月以來,變化太大了,方正不改革是絕對不行了。李
漢生在短期內裁員400人,以前方正觀念有問題,官本位思想太嚴重,覺得領導的人少了,權力就小了。我很贊同惠普公司
女老板的觀點:在最能顯示優勢的領域下賭注。李漢生砍掉了非主業,強化電子出版和數字媒體業務。研究院沒裁員,這部分
人員應占公司的1\4,現在還不夠,明年人數會增加。
第二大支柱技術至少會管方正8年的繁榮
記者:目前,中文出版技術上,外國公司的力量越來越強,方正的管理不足有沒有使技術受到影響?
王選:如果不是方正有那么高的市場占有率,在幾次大潮流中都站在了前面,就不可能保持今天的地位。方正在什么
地方受到沖擊了呢?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彩色廣告、高檔畫刊制作,我們連50%市場都沒有,雖然外國對手很強,但我們還
是可以進大印刷廠,這是李漢生上任以后的重點。第二個沖擊是作者寫稿方面,作者用Word寫稿,再用方正系統轉,這樣
Word搶走了一部分前端市場,但是我們也沒被擠垮,在印刷廠和出版社的書刊專業排版領域,方正系統仍占大部分市場。
尤其是凡書刊參加評獎的,還是要用我們的系統排。
記者:方正曾經是很突出的技術驅動型企業,現在還是嗎?
王選:毫無疑問,方正的技術領先是不容懷疑的。我們最近強調管理,是為了讓技術發揮得更好。方正的出版系統這
一塊業務每年都賺錢,即便是在去年出現巨額虧損的情況下,出版系統也是賺錢的,只不過被別的業務吃掉了。
我們在報業出版系統市場上為何固若金湯?因為方正和華光占據了國內報社出版系統99%的市場,海外中文報紙8
0%的市場,一項技術一般是獨領風騷幾年,我們維持了11年,是很可以的了。方正在報業市場的占有率現已上升為90%
,我主觀上不想壟斷,但這是客觀上造成的。
記者:您在技術一線的時期,方正占了技術獨家壟斷的先機,固若金湯,現在在國外競爭對手大舉入侵中文出版系統
的時候,您還能放心地淡出嗎?
王選:依靠已有的四次技術革命和革新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方正正在發動第五次“告別軟片”的技術革新,它給方正
帶來的效益將是不可估量的。這是我1976年研制照排系統時就有的夢想,我一直被這個理想極大地激勵著,兩年前才成熟
。今年,《羊城晚報》采用方正直接制版系統,從電腦系統直接輸出感光版,免除了輸出底片、顯影、定影和曬PS版的過程
,進一步提高了效率。預計7年以后激光照排機將停產,電腦直接制版將成為主要的輸出手段。
北大方正今后在出版領域的技術發展重點將是給報社、出版社、雜志社提供高度集成度、一體化的全面解決方案;推
動出版業全數字化流程的發展;加大網上出版技術的研發力度,迎接互聯網時代。
對于方正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必須考慮三年內的技術發展趨勢,并及時策劃,否則五年后就要萎縮。
記者:第五次技術革新能保證方正多長時間的繁榮?
王選:7年。
記者:7年以后呢?
王選:方正在廣電領域明年將盈利,3年以后將成為方正的第二大支柱,將來收入會達到甚至超過報業出版系統。而
且在這個領域肯定能涌現出一批將才、帥才。方正選第二大支柱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用戶要有錢;一個是技術方向一定要
有足夠挑戰性,方正就是適合聚集一批年輕人鍥而不舍,一直做,一直做,直到有一天,發現競爭對手全部趴下,充分體現方
正的技術優勢,而不是靠公共關系、廣告優勢。中國有3000家電視臺,而且電視臺比報紙有錢,正具備方正第二大支柱的
條件。
廣電領域是方正一直處心積慮要進入的,1995年終于抓到機會。1995年9月4日,李嵐清同志找到楊偉光臺
長,因為看到中國的動畫不夠發達,希望中央電視臺跟北大方正合作,做動畫制作。他們9月4日談話,我9月8日聽到這個
消息,當時馬上產生兩個想法:第一,方正可望進入廣電行業,以中央電視臺動畫為切入點;第二,由此帶來的無限的需求刺
激,會使我們成長一批將才和帥才。從1995年起,方正就開始著手為電視臺提供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目前技術逐步成熟。
再有日本方正,以它現在的名氣,也該變錢了。
記者:這第二大支柱技術會管方正多少年繁榮?
王選:至少8年!
○本報記者 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