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財經縱橫
新浪網
| 財經首頁 | 宏觀 | 市場 | 經營 | 股票 | 新聞 | 專題 |
經營
特別報道
經濟觀察
經營之道


>> 經營 / 特別報道 / 內容



摩托羅拉:結盟國企 壓倒對手

http://whmsebhyy.com 1999年12月09日 14:39 中國經濟時報

  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曾吐露心酸:做電腦也不過就是一把大蔥的利潤。中國所有家電企業你拼我搶也不過就是賺取3 %— 4%的微薄利潤。往深里究,中國電子制造企業的同仁們誰沒有一把辛酸淚——因為不掌握核心軟硬件技術,我們就只 能在下游掙打工的錢。軟件還有希望,硬件光景慘淡。

  記者曾不止一次地向企業界人士討教:為什么沒有中國企業來扛這桿民族大旗?結論是搞半導體芯片的巨額投資和長 年的磨煉不是任何一家中國企業所能做到的,這似乎更應該是產業政策方面的事。

  雖說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片面強調民族工業顯得有些老土,但是基礎電子工業不比轎車更有扶持價值嗎?轎車 是最終消費類產品,老百姓用別人的比用自己的更加物美價廉,全世界不也就用那么幾家大公司的轎車嗎?可是基礎電子不一 樣,它卡住了我們所有電子制造業的脖子,號稱未來新增長點的3C產業賺在了它的手心里。

  本土化幾乎是所有外企的口號,中國的開放策略是以技術、資金換市場,可是我們在捧出巨大市場的同時,換來了多 少了有起的技術?誰會把半導體這樣的最基礎的、也是最核心的技術帶到中國來本土化呢?我們能指望依靠半導體技術領袖世 界的日本公司嗎?依照日本公司的風格,這似乎是強人所難的。在國家尚未有明顯的政策鼓勵的情況下,這種希望簡直渺茫。

  可是記者從摩托羅拉及其中國公司總裁賴炳榮身上看到了一線希望。盡管中國要在半導體產品上立起來艱難得無法預 測時間表,但總要有一個突破口。

  在摩托羅拉1987年進入中國以來的發展柱狀圖上,記者可以看到,1994、1995年公司進入發展高峰,接 下來幾年持續平穩發展。賴先生說,從2000年到2005年的發展曲線可以是朝上的,也可以是持平的,也可能是朝下的 。為了使曲線朝上走,他正在制定進一步計劃。這項計劃將使摩托羅拉在中國的本土化從終端產品過渡到核心技術。

  無線通信產品、半導體器件、電子設備及服務是摩托羅拉的三大看家主業。無線通信產品已在中國家喻戶曉。

  摩托羅拉正在做的就是把半導體引入中國。

  這項工程的規模有多大?賴先生只是說:沒有百億元的規模是成不了氣候的。 百億元?別說是投資,即便是銷售額 ,國內也沒有幾家競爭性企業能達到這個數字。

  這樣,摩托羅拉從研發到芯片供應、到生產都在中國完成。賴炳榮非常自信,他給“本土化”下了一個定義:摩托羅 拉的產品就是本土化的標志。

  本土化有利當地,當然企業的出發點要有利于企業,賴炳榮說“帶進半導體是上策”。

  賴炳榮與其他跨國公司中國事務負責人突出的執行者形象很不一樣。

  1999年5月8日,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賴炳榮未經請示總部,當即站出來表示憤怒:此事是不能原 諒的。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達成協議,賴炳榮承諾,摩托羅拉對中國的投資只會增加不會減 少。

  前不久,賴炳榮先生在北大演講,明確宣布:摩托羅拉要結盟國企打敗其他對手。臺下掌聲嘩然。

  華人出身的賴先生態度慈祥、標準國語極富親和力。

  但是如果說他所做的一切完全出于中華兒女的民族情的話,那又未免顯得太虛偽了。不考慮公司股東利益,賴先生如 何能身居總部要職?

  賴炳榮把這叫做“雙贏”。他做的事情就是立足長遠,實實在在地拿資金和技術來換市場。這是一個很明白的道理: 對中國有利的結果是對企業有利,然而要對企業有利就必須以有利于中國為前提。

  在“雙贏”方針的指導下,在賴炳榮主政的5年里,摩托羅拉將所有利潤重新投回中國,連續兩年成為中國最大的外 資出口生產企業,并連續兩年在外經貿部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00家最大外商投資企業中名列榜首。但要在獲利之前敢于付 出,企業領導者需要遠見和胸懷。

  在中國開放政策還不夠完善的今天,在不這么付出也能在中國市場大賺其錢的情況下,賴炳榮帶領的摩托羅拉無疑獲 得了人心,有了“人氣”也就有了未來。

  不久以后,我們必將看到,外企在中國的“人氣”并不是不得已時捐點款、露露臉那么簡單就能夠獲得的。怎么可能 長期地讓你單純來做買賣呢?

  55歲的賴先生解釋:5年前從英特兒公司到摩托羅拉來,并非跳槽,只是想來中國做些事情。如今賴先生深感夙愿 已償,該物色一個事業接班人了。選人的基本條件有兩個:一定要是亞洲人;一定要把業已深入的本土化事業繼續下去。

  你看看哪個企業會投十幾億美元把半導體帶進中國來呢?把最新科技帶進中國來呢?尤其是要加入WTO了,零稅率 了,可以做買賣了,芯片運過來不是更好嗎?成本更低,何必要投一個百億元工程?下面的人問過我一千次,我對他們說“千 萬不要用這種眼光來看待問題,摩托羅拉和其他競爭對手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記者:幾乎所有的外企都在大談本土化,摩托羅拉是在華的最大外資企業,你們與其他外企有什么不一樣?

  賴炳榮:你看看哪個企業會投十幾億美元把半導體帶進中國來呢?把最新科技帶進中國來呢?你可以去問、可以去采 訪。尤其是要加入WTO了,零稅率了,可以做買賣了,芯片運過來不更好嗎?成本更低,何必要投一個百億元(人民幣)工 程?我們要派100多個中國工程師去美國培訓,這得多少錢哪!我們的總裁要親自到國會去游說反對技術輸出的議員,做這 些政府公關要花很多錢的,哪個公司愿意去做呢?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把政府工作做通了,別的公司還不愿意來呢。

  摩托羅拉在中國賺了錢,全部轉投資,這樣消化還不夠,還要再把資金帶進來。我們天津廠的產品50%出口亞洲, 國內市場100%是國產的,除了設計,其他都在中國。我們給天津上繳了2億多美元的稅收,誰會這么做呢?你再看看我們 的競爭對手是怎么做的,銷售十幾個億,利潤按10%算,四五年來五六個億總該是有的吧,可是你看看他們在中國的投資總 額有多少?國產化率是多少?國產的手機夠不夠賣?不足的部分是怎么來的?有的企業說“我們還在學習”,中國的政策是什 么?是拿技術、資金換市場,占著中國十幾億的市場說“我在學習怎么國產化”,這怎么能容許呢?

  記者:既然這么不劃算,摩托羅拉為什么還要執著地把芯片技術和生產引入中國呢?對中國來說,薄弱的基礎電子工 業的確是件令人心焦的事,但是我不能相信一家外國大公司的決策會容許中國利益大大高過企業的利益?

  賴炳榮:中國要加入WTO了,我們還要把半導體引進來嗎?這個問題,下面的人問過我一千次,我們為此去了無數 次的美國。我對他們說“千萬不要用這種眼光來看待問題,摩托羅拉和其他競爭對手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摩托羅拉從自己的 利益出發,考慮的是雙贏:假如都來中國投資,使中國的就業問題得以解決、經濟上升加快、消費能力增強,每個小女生都能 買我的手機。你從宏觀的眼光看問題,氣魄大一點,會輸嗎?應該會贏的。諾基亞手機世界第一,而摩托羅拉在中國是最大的 。不幸的是,今天的許多企業都是近視的,國家政策應該對沒有遠視的企業進行引導。

  我們不能放掉服務、技術和廣告,除了這些之外還要有一顆中國心。加上我們的研發中心在這里,元器件在這里,生 產在這里,再在市場上下些功夫,對手怎么能競爭得過我們呢?

  記者:來中國投資半導體工業是一項開天辟地的事業,做成這項事業得需要哪些方面的配合呢?

  賴炳榮:首先開發處女地要付很多錢;中國的工業政策還在萌芽階段,沒有鼓勵政策,如果在新加坡會有很大補貼。 我現在最擔心的是電力供應問題,搞微電子工業是不能切電源的,如果用電緊張時,是保證我的工廠照走呢還是保證人民生活 用電?

  如果10年以后,微電子工業還不起飛的話,國家高新技術發展將會遇到很大的問題

  記者:您認為中國同行的危機在哪里?

  賴炳榮:核心技術在別人手里,這是最大的問題。我跟聯想柳傳志很熟,我曾跟他講,如果在核心技術上沒有突破的 話,是很難有前途的。

  說到這個問題,我就要提到摩托羅拉已與凱思集團的“女媧計劃”合作。核心技術一個是元器件,一個是軟件,元器 件國產化需要我們來推動,信息家電時,還要讓軟件這塊棋嗎?

  記者:摩托羅拉把半導體帶進來會對中國解決自已的核心技術產業有多大作用呢?

  賴炳榮:光靠摩托羅拉這樣的一兩家企業是不行的,形成自己的元器件產業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有更多的企業來 投入,但是政策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把核心技術引進來。如果10年以后,微電子工業還不起飛的話,國家高新技術發展將會 遇到很大的問題。我在中國5年,有傷心,有興奮,這應該算是傷心事。

  記者:您似乎對中國的軟件業趕上來更有信心?

  賴炳榮:是的,以中國的人力資源,軟件工業是可以上來的。摩托羅拉現有600位軟件工程師,很快我們就會增加 到1000人。

  記者:摩托羅拉在中國設立研究院,網羅了上千名尖端技術人才,又在高校大舉設立獎教金,令中國同行很緊張,您 認為您如此迅速的人才本土化進程會不會對中國企業造成巨大威脅?

  賴炳榮:中國人才資源極為豐富,有些沒有很好地利用。我們應該從更廣和更高的角度來看整個中國人才的提升。摩 托羅拉對中國員工進行大規模的培訓,其中包括派100名半導體工程師去美國培訓,全都是免費的,這要花很多錢的。我們 培訓的這些人才不都是中國的資源嗎?物以稀為貴,將來培訓的人才多了,摩托羅拉培訓過的人才會走出去,為整個社會服務 ,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才帶著在摩托羅拉工作的經驗到國企里去發揮重要作用,這不是有益于整個社會的嗎?

  三五年內中國一定會打出自己的手機品牌,大勢所趨,這是不能改變的事實。摩托羅拉的策略是結盟國企,壓倒對手

  記者:摩托羅拉21世紀的戰略是號稱要與國企結成牢不可破的伙伴關系,您打算怎么結呢?

  賴炳榮:現在國企困難是國家最大的負擔,國企不能起飛,人民采購能力也受到限制,對摩托羅拉也是不利的,因此 ,摩托羅拉把幫助振興國企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在中國的外企中還是首創。在國家計委的支持下,摩托羅拉投巨資與 計委聯合建立了企業優化中心。到1999年6月,該中心已為15個省市75家企業提供了5000人次、約4萬個學時的 培訓。今后,摩托羅拉還將在5年內對1000家國企提供一流的培訓,并參與為部分國企提供低息貸款和組織融資,到一些 企業親臨指導,幫助它們實現資產的戰略重組和優化配置,并進一步加大技術引進和轉讓的深度。現在,摩托羅拉與國企的合 作已經初見成效,已把200多家企業發展成供應商,去年共幫助它們出口了價值2億美元的產品。

  記者:接受摩托羅拉培訓有條件嗎?會不會培訓作為競爭對手的國企?賴炳榮:摩托羅拉不是搞慈善事業,明知是對 手都要扶持它長大。一定是與我們結盟的對手才可以培訓它。

  記者:現在國內已有好幾家大公司上了手機,并且信心十足,如果中國企業里面出了能與你們摩托羅拉、諾基亞、愛 立信三大國外品牌抗衡的公司,您是什么態度,會采取什么措施?

  賴炳榮:中國市場這么大,誰都不可能壟斷。21世紀中國一定會打出自己的手機品牌,大勢所趨,這是不能改變的 事實。摩托羅拉的策略是結盟國企,壓倒對手。摩托羅拉不僅生產移動通迅產品,同時也生產半導體產品,我們和國企可以取 長補短,相互配合。

  記者:據您估計,中國手機什么時候能成氣候?國企和摩托羅拉結盟會有什么好處?

  賴炳榮:(伸出指頭)三五年之內,中國肯定能打出自己的手機品牌。手機要成功,有個非常艱辛的過程,主要是元 器件在中國還未生根,你的需求量小,我的需求量很大,我們拿到的價格就不一樣,但是你可以與我結盟。這是一個雙贏的舉 措。

  記者:如果國企買摩托羅拉的元器件,是不是需求量小也可能得到價格優惠呢?

  賴炳榮:一定要與我結成戰略聯盟才行。記者:您不止一次地說要結盟國企,壓倒對手,看來你們三大手機商之間的 緊張程度一點也不比中國的彩電爭霸簡單?賴炳榮:我們見面照樣握手。對手也是朋友,心大一點不好么?

  我那時的第一反應是不應該向美國總部請示,請示什么呢?我應該講我該講的話,請示了就不是我自己的話了。小高 爾文驚訝地捂住嘴巴叫“WHAT!”

  記者:5月8日,美國轟炸中國駐南大使館,盡管您首先站出來發表了有民族良心的講話,但事實上是不是很為難?

  賴炳榮:我那時的第一反應是不應該向美國總部請示,請示什么呢?我應該講我該講的話,請示了就不是我自己的話 了。當時我也和其他的外企通電話,大家的意見是:我們都是外企,少發言,躲一下吧。摩托羅拉要本土化,這么大能躲得掉 嗎?無論兩岸發生什么事,被炸我都會心跳。我當時站在中華兒女的立場上講:“這是令人憤怒的,是不能原諒的。”不知道 有多少員工為此寫信謝謝我。那時適值我們的首席執行官小高爾文來華訪問,在一塊去見吳儀的路上,我告訴他:報紙已經登 了我的表態“此事是不能原諒的”。小高爾文驚訝地捂住嘴巴叫“WHAT!”一路上他看到中國民情悲憤,理解了我,回來 以后,他也和我一樣講了同樣的話。

  我在中國5年,令我非常榮幸的是兩個轉折點恰好都有總部高層訪華。第二個轉折點是中美就加入WTO達成協議, 門戶開了,很多外企都可以來華做生意了。這時我們的董事長來了,見到了江澤民主席。董事長明確表示:我們摩托羅拉除了 祝賀之外,不會放棄既有政策,這么多年在中國賺的錢一分都不會帶走,而且還要把半導體帶進中國。把資金留下,把技術帶 進來,這對中國是最重要的,我問你,有哪個外企能這么承諾?摩托羅拉是唯一的。

  記者:摩托羅拉出于雙贏角度為中國做了很多事,這是否體現了您本人的民族情?

  賴炳榮:我以前在Intel工作了21年,做到了副總裁,50歲了來到摩托羅拉,別人說我“發呆”,50歲了 還跳槽。其實我不是跳槽,是想為中國做點事情。現在我能夠在中國建成摩托羅拉北亞中心,能夠把半導體帶進中國,深感心 愿已償,該物色一個接班人了。

  記者:這個接班人有什么標準?

  賴炳榮:一定要有眼光,一定要是亞洲人。

  記者:在華外企里的高層華人一般還是來自港、臺及東南亞的,什么時候能被真正本土的華人取代呢?

  賴炳榮:1994年我上任的時候曾發下宏愿:5年以后,希望我被真正的中國人取代。現在這個愿望還沒有實現。 當時我們開始全面推行人才本土化,倡導全球一體化,但是我低估了困難度。中國人的智慧、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忽略 了對地道的外企操作的掌握及與總部文化的融合。

  記者:摩托羅拉今天的本土化成就是否和美國人的大氣有關?加入WTO以后,中國企業也必然要盡快地走國際化的 道路,事實上已經有不少中國企業在探索國際化道路,您作為過來者對中國企業到國外去本土化有信心嗎?

  賴炳榮:關于本土化,日本企業是永遠不會這么做的,臺灣企業也沒有這種趨勢,歐洲公司也很保守。真正比較開放 的是美國企業。我在馬來西亞濱州的住所周圍,有13家美國公司,其中有8個是地道的馬來西亞人執政,日本公司一個都沒 有。美國公司特殊一點,其他國家會嗎?

  中國企業剛剛走出國門,自己還未掌握運行規則,怎么能放心交給外國人呢?不過這也要看領導人的眼光和魄力。做 到本土化,實現全球經濟一體化,首先要把管理體制做好。




>> 經營 / 特別報道 / 內容

網站簡介 | 網站導航 | 廣告服務 | 中文閱讀 | 聯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幫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