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一的互聯網世界觀
http://whmsebhyy.com 1999年11月4日 10:57 IT經理世界
從一個人到一個企業
前言 ---- 初見互聯網,很多人都有“驚艷”的感覺,就像原本沒什么詩意的人初次面對大海時情不自禁便要
抒懷。打算在互聯網上做點事情的人也太多了。一個接一個令人半信半疑的互聯網商業計劃被清晰或不甚清晰地表述出來時,
我們甚至聽得見那些盯住屏幕兩眼放光的人們摩拳擦掌的聲音。在這個40歲成富翁都恨晚、30歲腰纏千萬貫不覺早的年代
,網絡是年輕人拋卻上一輩行行復行行的漫漫長路,徒手攀援的一架天梯。傳統的商業模式在這里似乎也一并失效了,誰都想
弄明白可誰都弄不大明白:該怎樣在互聯網上做生意? ---- 這個如今“最朝陽”的圈子里,想掙錢的很多,知道怎樣
掙到錢的太少。博得投資商的青睞不難,從市場上賺錢太難。原創的不少,仿冒的贗品更多。深得互聯網精神的難找,懂些皮
毛的隨處都是。不過,沒有商業模式、競爭規則的一定之規,也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方式在互
聯網上試它一把,說不定就成了!
---- “自己的理解”意味著對互聯網精神的把握。“自己的方式”意味著對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周鴻一和
他的“3721網站”就是憑著這兩點從“互聯網創業新生代”中脫穎而出,成為本年度中國互聯網經濟備受關注的一個。我
們注意到周鴻一,因為他對互聯網的良好商業感覺,他對互聯網商業運作規律不間斷的越來越深入的思考,他的3721網站
表現出來的創新意識,他將頭腦中的創意逐步規范經營為一個企業的實踐。在互聯網創業的墾荒時代,這種探索的價值不言而
喻。本文題為“周鴻一的互聯網世界觀”,就是想捋清楚周鴻一對互聯網商業感覺的形成脈絡。題目雖然定為“世界觀”,其
實把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揉雜在一起,因為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往往是在相互激發中攀升的。
---- “在互聯網領域,你確實很難看得清。這個領域新到連價值規律、商業規律都是全新的甚至反傳統的。”
不久前美國《商業周刊》在評出互聯網上最有影響力的25個人時就直言:其中一些人我們看不清他們以后是否會成功,但是
他們非常獨創,以別人想不到的方式去做事。這話同樣可以用在周鴻一身上。想想吧,當年楊致遠也不過是從小書簽做起而已
。在互聯網上,誰知道呢?!
---- 國慶節前的一天,夜貓子周鴻一破例早早起身,趕去和一個風險投資人見面。對他和他的因特國風網絡軟
件公司來說,這已經是和風險投資商的第二輪交手。午飯過后,周鴻一在自己的公司里出現,身邊是公司新任總經理、原北大
方正電子有限公司信息產品事業部總經理田健,10天前剛被周鴻一挖過來的頂梁大將。很顯然,投資的事情進展神速,本來
沒打算透露此事的周鴻一稍微忍耐了一下,終于還是忍不住“泄密”了。
---- 這是一間墻面四白落地沒有絲毫裝飾的公司,陳設簡單,簡單到除了機器就是家具。不過,在其中頻繁走
動的人、不斷響起的電話鈴聲以及桌面上的一封封求職信,使得公司里一派生機。周鴻一穩穩當當坐進小會議室,用“不大”
的口氣說出“很大”的話:“沒被投資之前就想找到錢,找到錢之前可能覺得一兩百萬塊就夠我花了,可是到現在這個時候我
考慮的可能就是怎么花1000萬美金來做事情的問題。人的眼光像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一樣越來越高,跨上這個戰車,永無止
境。”
---- 就是這個周鴻一,在夏天以前還要靠自己的積蓄維持整個公司的運轉;也是這個周鴻一,在更早些的3月
份,還語焉不詳地把自己關起門來在家中做的事情稱作“搞Internet應用開發”。互聯網上的變化就這么有戲劇性!
“飛揚”時期的樸素世界觀 ---- “這么多風險投資公司到中國來,愿意和我們談投資的事,主要是看重我這
個人吧。他們倒不是覺得我技術怎么怎么樣,就覺得在中國看了那么多的Internet公司,我對Internet的理
解是最深的,很多地方我看得比別人深入。”周鴻一老實不客氣地說。 ----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理解也不是一下子
就深入的。用周氏說法講:在瑞金的時候也沒誰能高瞻遠矚到延安,知道陜北有個劉志丹還是長征途中偶然從舊報紙上發現的
。說起周鴻一對互聯網脈搏的把握,不能不提他在互聯網上的啟蒙活動——“飛揚電子郵件”。盡管談起將來比談過去興奮得
多,仍看得出周鴻一對夭折的“飛揚”有很深的感情。
---- “飛揚”是周鴻一到北大方正后,確切地說是接觸網絡后的第一個Internet作品。進方正前,他
邊讀研究生邊創業,做法和當時中關村的小公司一樣,有自己的一個小技術,做一些產品。1995年進入方正做系統集成公
司后,周鴻一被派到新疆,開始接觸企業網。幸運的是,那時北大已經可以上互聯網了,周鴻一當時的老板也比較開明,幫公
司接上互聯網,而且對員工上網基本不加約束。
---- 這時的周鴻一已經有將近10年的編程和開發歷史,對網絡也有了理論和技術的必要準備。初上互聯網,
他感覺“非常光彩”:互聯網這個東西簡直太了不起了!其實,很多人乍一面對互聯網時都有類似“驚艷”之感,有點像原本
沒什么詩意的人初次面對大海時情不自禁地便要抒懷,至于能否被互聯網徹底“思想改造”就不一定了。有的人即便從利用W
indows做事過渡到用Internet做事,仍不能說他在做互聯網。而此時的周鴻一覺得,不能拿一種技術改良的眼
光來看Internet了。“在互聯網上,你必須換掉原先的思路,全身心沉浸其中,做到‘純粹’。”實際上,這兩種思
路決定了在互聯網上的兩種不同的發展。
---- 這以后周鴻一在網上逗留的時間非常多,花了大量時間去看底層的標準和基礎性的東西,逐漸搭起了基礎
知識架構。那時他對互聯網還談不上有商業感覺,也沒有設想自己能夠在互聯網上做什么,只是沉下心來在技術上去鉆研了很
多東西,然后慢慢把注意力轉移到互聯網上的案例,在這個過程中,對互聯網的認識開始形成了。
---- 真正從商業角度開始考慮問題,是在做“飛揚”的時候。憑著對技術的天然直覺,周鴻一接觸互聯網郵件
后就認定,郵件會成為基本的通訊方式。從那時起,他“就特別想做郵件”。不久,機會來了,當時方正系統集成正為一家政
府機構搞辦公自動化,其中涉及到郵件。周鴻一負責用戶培訓時發現,自己覺得非常容易理解的郵件對用戶來說卻很費解,而
郵件這個東西和很多專業軟件不太一樣,是需要人人都會用的。周鴻一原來做技術支持、做銷售、做一線維護的經歷在這時給
了他極大的幫助,他能從普通人而不是程序員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了:“為什么不能做一套郵件,讓用戶覺得好用、方便、簡單
呢?”
---- 大約一周后,“飛揚電子郵件”的雛形問世了,沒有菜單,沒有常見的程序風格,畫面上一個辦公室小姐
幫助你,你想做什么事可以按日常生活中那種操作模式去做,有點像游戲,“那時還沒見過這樣做軟件的”。后來又加入了兩
個人,開發了大概半年,1997年5月份,“飛揚”正式推出。
---- “飛揚”是周鴻一互聯網生涯中的重要角色。有人說,那不就是一個電子郵件嘛,方向很窄,只要了解互
聯網和電子郵件的技術標準就可以做了。其實這段經歷對周鴻一做互聯網非常重要。在做“飛揚”的過程中,他必須大量地上
網,而且目標非常專注。周鴻一整個對互聯網的感覺“有一半是在做飛揚的時候形成的”。那時候他有了一個最起碼的想法:
“飛揚”是為誰做的?“飛揚”有明確的定位,不是給專家,不是給發燒友,而是給中國大眾的。“就是在做飛揚的過程中,
我開始考慮商業模式了。”周鴻一過往經歷角色的蕪雜多樣,使他做軟件時和普通程序員不一樣,他有一半時間在想技術,一
半的時間想這個軟件將來怎么推,干什么用。包括到后來做3721中文網址,周鴻一考慮了大概一年,其中大部分時間是在
考慮商業模式,技術并不是他最擔心的事。
---- 當時的周鴻一已經認識到,只有發展大眾用戶,互聯網用戶的構成群體才能與日常社會結構比較一致,在
這個基礎上電子商務才能發展起來。他的“飛揚”就是為推動大眾上網而做的,所以“飛揚”做得特別“傻”,特別好用,定
位也非常明確。推動大眾上網,這是他做“飛揚”的最大收獲,也是周鴻一延續到今天在互聯網上做事的一個基本出發點。
---- 周鴻一通過做“飛揚”建立的另一個樸素認識是免費。剛結識互聯網時,周鴻一發現,在這里可以免費拿
到很多東西甚至源代碼、數據資料、技術文檔,這是過去無法想象的。為什么免費?老百姓的購買力還很低,不能想像他們花
昂貴的上網費就是為了看看天氣預報、聊聊天。因此,對老百姓一定要免費地給。所謂免費,不是為了免費而免費。有些人想
不清自己為什么要免費,把免費當作迫不得已的辦法,因為大家都免了我也免。或者是變相地免費,然后給你看廣告。周鴻一
覺得,這都不能說是徹底的免費,還是把免費作為一種手段。老百姓個人消費能力太低,在網絡市場上這是個死結,他本來沒
錢,也沒有上網,你還讓他掏錢買軟件,這是不可能的;而他沒有很好的軟件,就永遠不會上網。于是,這個市場上你就永遠
賣不出軟件。所以,在這一塊應該徹底免費,而且免費也的確是一種推廣產品的強有力手段,能夠使產品迅速推廣,短時間內
成為“事實標準”。
---- 但那時在方正,周鴻一不能按照個人的理解和興趣做一個完全免費的軟件,這就逼迫著他必須去考慮怎么
證明這個軟件是能夠掙到錢的。由此形成了周鴻一后來那個響亮的口號:“到Internet上出名,到企業的Intra
net上掙錢。”說白了,就是不掙老百姓的錢而掙企業的錢。當時的“飛揚”已經涉及到兩條產品線,一條是做給老百姓上
互聯網的,一條可以用到企業內部去,在郵件的基礎上給企業搭建信息系統。電子郵件一旦應用到企業內部將變化無窮,同樣
的技術改形之后賣到企業里就可以賺錢。而且在企業中就不是簡單地賣一兩套軟件的概念,實際上企業要買的是一整套解決方
案。“一個表面形態很小的軟件,就看你做大做小。”
---- “我在方正應該算是比較早向公司建議搞Internet戰略的。當時中國還沒有人做免費郵件,很多
企業也還沒用電子郵件,方正會有很多商業機會。”事實是,“飛揚”并沒有得到方正的重視,因為看重銷售和利潤的工業化
思維方式無法理解:做一個軟件,為什么不標價去賣呢?因此“飛揚”出世后并沒有按照周鴻一的思路被放在戰略的高度去做
,后續的商業機會也沒有抓住。靠老板的賞識和個人的力量支撐了一段時間之后,1997年10月份,“飛揚”項目停止。
---- “今天我做很多事情,雖然已經超越了‘飛揚’的思想,但那時形成的思路依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飛
揚’死掉了,它的兩個精神——推動大眾上網以及免費與掙錢相結合卻保存下來了。”周鴻一不無感觸地說。
從世界觀到方法論 ---- 周鴻一打算離開方正。考慮到老板和公司對自己不錯,他決心做一件漂亮的事情再走
。一直到1998年10月,他在新疆踏踏實實又做了一年。期間開始反省“飛揚”的成敗得失,思考離開之后做什么。走過
“飛揚”時期的周鴻一,技術上已經非常扎實,更多的精力轉移到了對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思考上,“許多‘飛揚’時沒想清楚
的問題逐漸想明白了”。 ---- 新一輪的實踐開始之前,周鴻一為自己將要做的事確立了兩個基本點:一是不離開互聯
網,二是一定要堅持Free。這時候,他對Free的理解更加清晰了。Free是互聯網的重要精神,第一層含義是免費
:我不掙老百姓的錢,但免費可以為我帶來我追求的最大的市場份額,為我帶來忠誠的用戶群,帶來品牌的知名度與價值;第
二層含義是讓人感到自在、便利,無論做軟件還是做服務都應該讓人感到網絡生活的自在、便利;第三層含義是自由,在互聯
網上,你要放開了去想去創新,想到了就去做,而不模仿他人。
---- 當時的周鴻一不僅是個思想者,還時常扮演互聯網傳教士,鼓動對網絡對英文知之甚少的朋友上網。這個
過程中他又有了新發現:對他來講司空見慣的域名和網址,對普通人而言是非常大的障礙。假如做一個“中文網址”軟件,想
去什么站點就直接敲中文名,那些不懂“http”、“www”的人上網豈不容易多了?這個火花看似偶然閃現,其實充滿
了必然性,又是周鴻一不同于程序員的思維方式起了作用:“你從程序員、從專家的角度,打死也不會這樣想,因為你已經習
慣了天天敲‘http’、‘www’,大不了到搜索引擎上查一把。”
---- 做“中文網址”的念頭大約在1998年春節前后萌芽,中間周鴻一也曾自我懷疑,實現中文網址的技術
其實并不是特別難,說白了不就是目錄服務嗎?當時已經有大公司做目錄服務了,我是不是有必要去做?他又找了周圍一些已
經上網的人詢問,回答差不多都是:“有必要嗎?漢字輸入多麻煩!‘http’不是挺好記?搜索引擎我成天用。”
---- 這兩個疑問不久就被周鴻一自我否定掉了。其一,互聯網上的成功,其實都不是技術的成功。這不是說技
術不重要,想玩互聯網這個行業,高端Unix技術、大型機經驗等等都是必備的,不能只會編點Windows上的小程序
就想做互聯網。但互聯網上的成功都是真正創新的商業模式和理念的成功。好比Yahoo!,最早的時候就是兩個人做了一
個書簽、一些手工分類的頁面放到互聯網上,要照國內公司的看法,“沒什么技術含量”。想在互聯網上做成事,技術是基礎
,但成功與否要靠你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看你賣給用戶的是不是他需要的東西。其二,互聯網之新,新到沒有人能看得清,
你在互聯網上創新的時候,沒有人附和并不說明不可以做。
---- 1998年10月從新疆回北京不久,周鴻一辭職,專心做“3721中文網址”。方正的幾個小伙子因
為看到周鴻一“這幾年在方正做的事情”,對他“比較有信心”,愿意跟他出來把事情干成。這幾個小伙子構成了中文網址軟
件開發的中堅力量。
---- 剛開始做的時候,周鴻一設定中文網址應該解決三個問題。首先是推動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問題。和“飛揚
”不一樣,中文網址是一個很基礎的東西,因為每個人上網,無論用什么瀏覽器,上什么網站,都需要根據一個名字去訪問,
而中文網址恰恰能讓普通百姓用自己在物理世界中的語言習慣上網。打個比方,打出租車去周鴻的公司,有幾種選擇,一是說
到東經多少度、北緯多少度,你說的沒錯,可十有八九司機會覺得你有病,這種說法可以理解為IP地址;二是說你拉我到北
三環西路47號,這就像域名;最自然的是告訴司機到因特國風公司,這就是中文網址。同時中文網址又是一個層次很高的東
西,它不同于中文域名,將域名中文化不可能由一個普通的商業公司來實現;而且即使引入了中文域名,聯想的域名可能變成
“主頁.聯想.公司.中國”,普通人還是覺得別扭;再次,Internet是分技術層次的,不能隨便對其底層進行改動
,只能在其上搭建層次,比如最早只有IP地址,后來在這個層次上出現了域名,當你輸入域名時在底層還是會被轉換成為I
P地址。中文網址之于域名,就像域名之于IP地址,層次很高,而且保持原來的底層標準不變。好比用Windows時感
覺不到底層仍舊是DOS一樣,中文網址為用戶提供了與互聯網交互的很好的方式。另外,輸入域名只能到達網站,但網站深
處子目錄下的網頁通過輸入域名到達就很困難,而中文網址能很容易地把用戶直接帶到“捷達王”的網頁而不是“一汽大眾”
的首頁。中文網址的另一個優勢是,搜索引擎提供的可能是最全的結果,中文網址提供的可能是最精確的結果。而對90%的
大眾用戶來講,鍵入“人民日報”的意圖就是想直接去這個網站,而不是像專家一樣想得到一堆相關信息。
---- 在周鴻的設計中,中文網址還解決了文化問題。現在網上的東西差不多都是從美國照搬過來的,在和美國
文化背景不同的國家,人們會感到不舒服,法國還對此提出了“文化侵略”。而中文網址很自然地符合了中國人的文化習慣。
中文網址解決的第三個問題是本土化與堅持國際標準結合,中文網址把美國的東西拿過來,改造成中國人習慣用的東西,但絕
不是關起門來自成一統,在技術標準上是開放的,是根植于Internet上的新的服務和軟件,“這種自然的、人性化的
Internet訪問方式甚至可以推而廣之到所有的非英語文化國家。現在互聯網上的東西都是從美國克隆來的,我們的軟
件和服務則可能實現中國互聯網的‘輸出革命’。”
互聯網上的創新觀 ---- 3721中文網址出來后,有人不明白: “用戶下載之后不再上你的網站怎么辦?
” ---- 周鴻一認為,他的公司做的是軟件產品,提供的是服務。好多人一說就是要做一個內容網站,衡量網站價值的
就是訪問率,“其實這就走進誤區了。有些人身處互聯網行業,甚至已經做了很長時間,內心深處迷戀的仍然是物理的東西。
互聯網上的游戲規則瞬息萬變。游戲規則一變,你所擁有的物化的優勢馬上就煙消云散了。”不按互聯網規律辦事的人,很多
其實只是把互聯網當作一個投機的機會,“假如現在熱的不是互聯網而是房地產,他們也會義無返顧地去做”。
---- Internet是一個無限廣闊的天地,內容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塊應用,而新聞又是內容中的一部分,
為什么大家都往這里擠呢?原因在于簡單的翻版、機械地模仿可以比較容易地上手。全民學Yahoo!,學一些已經成功的
公司的表象,到網上一看,都是千站一面。“在互聯網上,最重要的是學實質,學精神。表象是最容易學的,而且可能雕琢得
比原創更漂亮,但又是最學不成功的。”Yahoo!最初并沒有想到會做成今天這樣,只是有人把成功后的Yahoo!總
結為一個經濟模型,認為它有很大的流量,因此贏得了踴躍的廣告。其實,這僅僅是Yahoo!的表象,所謂流量的真正含
義是什么,好多人都沒有思考過,所以大家都一窩蜂地去做門戶。Yahoo!以及互聯網上成功的公司,真正的精髓在于提
供一種服務,這種服務不管以什么形式提供,對于用戶是有價值的,因而抓住了用戶,也就抓住了互聯網企業的核心價值。這
樣一想,在互聯網上的視野馬上就開闊了。所以Hotmail沒有雅虎的流量大,ICQ的網站除了下載幾乎沒什么流量,
但同樣有價值。把他們放到一起就能看出,他們的共同點是通過某種形式為用戶提供很好的服務,抓住了忠誠度極高的用戶群
,形成了他們價值的真正所在。
---- 有人把中國互聯網發展劃分為三代:第一代以瀛海威為代表,做接入,做用戶,和硬件分不開。不客氣地
說,這一代的時代已經過去。第二代以搜狐、新浪為代表,做新聞,“內容為王”,充實了網上的內容。第三代是以軟件和網
站結合的形式提供專業服務,是“服務為王”。在互聯網新生代中,這是真正的新生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周鴻一被稱作第
三代Internet精英當之無愧。
---- 中文網址,正是周鴻一領悟互聯網精髓之后的手筆。“如果你使用了我們的軟件,你會發現它越來越不像
一個軟件了,它會不斷免費提供大眾需要的各種功能和服務,比如網絡瀏覽加速、引擎智能搜索、關閉廣告、檢測網絡故障、
反垃圾郵件等等,軟件的功能在服務中體現出來,以不斷提供更多的服務吸引忠誠用戶。”
---- 抓住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實質后,該從哪里下手呢?周鴻一拋出了“食物鏈說”:要琢磨清楚互聯網的食物
鏈,看你可能在哪一環上提供專業化服務,你的上家下家都是誰。想清楚之后你就不至于因為跟風而迷失本性,使自己獨到的
那點東西也被淹掉了。周鴻一自己就是這么考慮的:老百姓上網的食物鏈中,有人做網絡接入設備,上網以后看的中文內容也
比較豐富了,但中間少了一塊,你有了機器、有了上網帳號,你所處的上網環境、你的使用習慣還是個障礙,這就是自己的機
會。
---- 對以提供服務為宗旨的互聯網企業來說,用戶群和用戶忠誠度兩者缺一不可。一個網站可能流量大,但用
戶不見得忠誠。以新聞網站為例,有一天傳統媒體覺醒了,現在的新聞網站可能都比不了,用戶呼啦啦掉頭就走。“我們避開
了常規做門戶、做內容網站的路子,獨辟蹊徑。”周鴻一樂觀地說,“中文網址提供有價值的服務,用軟件把服務帶到用戶的
桌面上,由此把用戶和自己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中文網址所代表的新一代軟件,已經不同于作為硬件補充的第一代軟件和基于
系統平臺的第二代軟件,這一代軟件以軟件的形態出現,其本質是網絡服務,本身已變成了服務的延伸。用戶來不來我的網站
并不是很重要,軟件的粘性是最大的,用戶的忠誠度是最高的。假如將來中國有幾百萬人是我們的忠實用戶,3721的價值
就很大。”
互聯網上的賺錢觀 ---- 以軟件和服務抓用戶可以實現“到Internet上出名”,周鴻一打算怎樣“到
企業的Intranet上掙錢”?答案是為企業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 ---- 中文網址給老百姓提供了便利,同樣給
企業提供便利。美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很蓬勃,可中國企業照搬時首先遇到一個坎兒:在美國,公司的名字和網址高度一致。但
十個中國老百姓可能都知道聯想、方正,卻沒幾個聽說過Legend、Founder。企業辦網站,還要到處宣傳自己的
域名是什么,企業之間為域名侵權打官司的也不少。用中文網址,這個問題自然被化解了。
---- 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中國很多含金量很高的品牌,像全聚德、娃哈哈、同仁堂,在網上都變成半土半洋
的漢語拼音縮寫或者不甚恰當的英文譯名了,光彩頓失。先不說好不好記,企業的品牌、商標價值無形中大打折扣。在網上做
電子商務,中國企業未曾交手先棋輸一著。使用中文網址,金字招牌在網上依然可以光彩照人。
---- 企業建網站不是為了占地皮,而是推銷自己的品牌,更直接的目的是把產品推銷出去。有的產品知名,企
業并不一定知名;有時候要找的是產品,卻一定要先連到企業的首頁,再一步步找到產品。有了中文網址,用戶不用在迷宮中
找來找去,直接被帶到目的地。
---- 周鴻一說,以上只是順著思路信手拈來的想法,而這些服務僅僅占公司提供服務的大概1/4,還有四五
個更令人心動的服務,可以為企業提供電子商務方面的支持。這些后續服務為企業帶來的價值,才是3721網站真正迷人的
地方,更是真正讓風險投資商激動不已的地方。舉個例子,目前國內網站普遍流量不大,可能不存在負荷過重的問題。但隨著
網民急劇增加,網站就不得不面對負載均衡和容錯的問題,特別是電子商務網站,如何實現對大量用戶有效及時的響應?身處
不同地域的用戶可能使用不同的語言、不同的上網平臺設備,如何保證用戶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被連接到網站最合適的服務器上
,或者被均勻分流到網站不同的服務器或鏡象站?針對這種情況,3721網站已經有了成熟的符合國情的解決方案。
---- 以上只是周鴻一隨手舉的例子,他進一步說,如何吸引企業使用3721的后續服務呢?上述中文網址等
幾個服務雖然已經可以為企業帶來便利和價值,依然會免費,就像免費客戶端軟件吸引個人用戶一樣,把眾多的企業用戶吸引
過來,建立起龐大的企業客戶資源。在此基礎上,開展類似B to B的電子商務便可以順理成章,這其中的商業變化自然
很多。遵循這個思路,周鴻一說,其實所有在Internet上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都可以用到企業內部,這就是Intra
net。我們的很多東西都可以面向企業內部,比如說目錄服務,一個跨省、跨國的大企業,有內部的信息網絡,需要快速地
找到一些信息或者和特定的人聯絡。這時候,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就可以作為企業級產品和解決方案賣進企業。
---- 除中文網址之外,周鴻一不肯透露未來那些面向企業的服務是什么。這時候,周鴻一表現出了一點點“城
府”。 不過,他打了個挺有意思的比方,道出了自己的“機密”。當年美國西部淘金的時候,發財的是那些賣給淘金者水和
牛仔褲的人。如今,在互聯網上做電子商務的就像網上淘金者,而周鴻一扮演的角色更像“送水派”,以幫助別人來獲取自己
的成功。
---- 因此,對周鴻一來說,中文網址只是一個漂亮的亮相,是意在贏得互聯網上注意力的“南昌第一槍”:“
在互聯網上,你必須不斷地創新,最初的一招是厲害,但馬上你就要往前走,不能靠一招鮮。”
互聯網上的競爭觀 ---- 對模仿,周鴻一看得很開:互聯網上的行為最終都表現為合作,美國互聯網市場上的
購并就是競爭的結果。模仿一定是規避不了的,互聯網這個行業,很多東西是創意,不像傳統行業中有很多有形壁壘的保護。
從做軟件到做互聯網都是如此:一人捅破窗戶紙,千人擁上獨木橋。當然,有人模仿可能也說明了你的東西好。對付的辦法是
:技術壁壘一定要有,但不能依賴,你要不斷在技術上領先,在服務上領先,哪怕永遠只快半步也是領先;這種競爭最主要靠
市場壁壘,用戶占有率、市場認知度、品牌都是市場壁壘;另外你一定要把自己最獨特的地方找出來,不斷地把競爭引向新的
領域、你擅長的領域,在新的領域把自己塑造成老大。周鴻一的另一個經驗是,在互聯網上做事,要依賴而不要過分迷信互聯
網,因為互聯網的影響力還遠未發揮出來。尤其是在宣傳和傳播上,一定要重視傳統媒體的作用。 ---- 在互聯網上,
行動迅速是企業生存的秘訣:要迅速地把各方面的壁壘建立起來,要不斷往前沖,當你很快地樹起品牌、擁有忠誠用戶群和大
份額的市場占有率之后,再強的對手進來也很難一下子沖垮這些壁壘。而且,在互聯網上,誰也來不及像傳統行業中那樣從容
規劃,別忘了,這是一夜之間冒出十幾只克隆羊的地方!
---- 周鴻一坦然地說:“在中文網址這塊,與其說我隨時準備好和任何人競爭,不如說隨時準備好跟人合作。
”現在中文網址徹底免費,甚至有可能投入資金回饋用戶,把業務盡可能開展起來,另一方面會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認知
度。同時,周鴻一把合作當成應對互聯網上競爭的辦法,他把產品線分成兩個方向:一是客戶導向,二是合作伙伴導向,例如
通過推出面向ICP的服務,增加自己與別人合作的籌碼,爭取更多合作伙伴,換取合作的資源。現在,他們已經和國內的主
要硬件廠商如方正、聯想、海信、TCL及許多網站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有人說微軟是我們最大的威脅,但我覺得即便
是和微軟也應該是競爭加合作的關系,我們可以通過和微軟‘維納斯’的合作增加我的用戶群。互聯網是一個復雜的交互系統
,在這里,你要學會合作,利用合作來快速增長。”
---- 對待競爭,“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周鴻一說,表面上競爭形勢可以不斷地轉換,你要在這個過程當中積
累對自己最有利的資源。你只要保持自己的理念,根據形勢和競爭對手的變化,就能找到感覺。
---- 很多人想知道怎樣培養對互聯網規律的感覺。周鴻一覺得,首先要培養對技術的敏感,在技術上非常強,
這是基礎。對技術的敏感不是靠天賦,不是靠腦瓜,是逐漸培養起來的。接觸技術的過程中,他更注意把握技術本質的東西,
讓它們在腦子里形成一棵樹。所有的技術都不是橫空出世而是有機聯系的,從上大學起,周鴻一就有意識地建立這種意識,當
一個新技術出來的時候,就能夠在這棵樹中找到它的位置,了解它的由來,把握它的本質,預測它的發展,推斷它可能和哪些
技術結合。當然勤于思考也培養了對技術的敏感,形成良性循環。同樣的思維方式,周鴻一后來又用到了對商業模式的判斷和
積累上。另外一點就是,要投身其中,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在這個過程中提煉、提高。一直到今天,周鴻一還要花時間沉到網
中去,用互聯網的規則思考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其實Internet上的事真像一層紙,一捅就破,所謂的概念
也沒什么特別奧妙之處。”但是假如你一天都沒練過拳,天上掉下本《九陽真經》也沒用;練過幾年的,你告訴他一句話或者
干脆給他一掌,自會茅塞頓開。
互聯網上的成敗觀 ---- 互聯網大概是公司生生滅滅最頻繁的地方了。周鴻一甚至覺得,互聯網上90%的公
司其實都是要失敗的,而幸運兒正是踏著失敗者的脊梁走上來的。“你獲得了速度,當然可能喪失精確,可能有些混亂,可能
不夠完美。沒問題,這里等不得那么詳細周密的論證,靠自己的直覺和經驗判斷出擊吧,哪怕會失敗。”很多人口頭上不怕失
敗潛意識里怕,行動上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當年的“飛揚”失敗了,但如果沒有經過“飛揚”,周鴻一在互聯網中的嗅覺大
概就沒有今天這么靈敏了。 ---- 有人說,想不清看不清的時候就貿然去做,這種近似于“押寶”的做法只適用于小公
司。其實在互聯網上,一個對互聯網沒什么感覺的所謂大公司和因特國風這樣的小公司,你能根據其物理形態言大小嗎?“很
多人把中文網址看作一個小軟件,把因特國風看作一個小公司,其實我們做的事情很大。”周鴻一說,“在互聯網上,一旦選
對恰當的點,其膨脹遠比物質世界的膨脹驚人得多。一些大公司趕Internet熱潮,上Internet戰略,應該把
自己看作新領域的新手、小公司,啟用新人大膽試驗、積累。失敗不可怕,但一定要快速行動。不在互聯網上有豐富的積累和
深入的應用就想領悟互聯網的精神,這是不可能的。”
---- 在周鴻一心目中,怎樣才算成功呢?按照他原來的打算,做一個有特色的小公司,有自己獨到的東西,很
適合別人收購就可以了。現在看來,公司已經做到可以賣掉的程度,目標算實現了。但此時周鴻一的目標也變了,他希望公司
能做到兩個層次:一是把產品和服務推廣到海外,推動非英語國家的大眾上網;二是真正推動國內百姓、企業、政府上網。目
標定到這么大,現在只能算剛剛起步。“成功就是你的產品、你的服務影響了別人的生活,影響了世界的發展所帶來的成就感
。”周鴻一如是說。
互聯網上的用人觀 ---- 互聯網企業的價值在于人,這點大家都知道。“以人為本”也被很多企業說了很多年
,但工業化時代的公司更重視物質化的東西,人不過是一顆螺絲釘, “像蘆葦一樣脆弱”。互聯網業,最重要的是人的創意
,成功的互聯網公司都是因為真正重視人的價值而成功。在互聯網上,一個人的想法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因此,在這個領域用
人,必須尊重個人的想法,發揮人的創造力,鼓勵他們追求卓越。對人的管理一定要有別于傳統,每個員工都不容忽視。而且
,互聯網的變化太快了,要不斷地培養人,而不能只用人卻不加培養。 ---- 在公司的開發基地,我們看到了主要的幾
個程序員。他們和周鴻一 一起度過了一段艱難的創業時期,現在的生活和工作條件雖然已經改善了不少,仍然比較艱苦。不
過,周鴻一告訴我們,馬上就會“搬到一個更好的地方”。
---- 周鴻一自豪地說,無論在方正還是出來創業,他一直在帶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培養他們成為有設計能力
、規劃能力以及和市場相結合的能力的程序員。周鴻一更像程序員的靈魂,為他們帶來靈感,使他們的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
發。“引入投資后,企業的待遇和條件還不錯,可以為員工提供認股權,這是企業對員工的付出應有的回報。但這些年輕人當
時也不是為金錢跟我出來的。他們的目標很平實,就是和我干能學到東西,這是最有價值的。公司的吸引力在于在這里能學本
事,并且有機會做成一件令他們將來引以為榮的事。”
---- 周鴻一用人,看中的是人的素質,看這個人是否聰明、有激情、愿意學習、愿意闖。用人尤其是技術開發
人員,是否有經驗并不重要,要看他的基礎,他是否熱愛這個行業,是否以此為樂趣。所謂的經驗,其實只是傳統行業的經驗
。“在互聯網領域,成功的不一定是傳統行業中多么了不起的人或者取得了多大成績的人,可能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毛頭小
伙子”。
像真正的硅谷公司那樣 ---- 在銷售、技術支持、市場策劃、廣告宣傳、系統分析、項目管理、技術開發管理
等十數個角色中跳來跳去的周鴻一,很早的時候就有了兩三次操作公司并失敗的經驗。這一次,歷史沒有重演,半年多之間因
特國風公司眼看著就長起來了。想想幾個月前,周鴻一一人擔負產品推廣、跑稅務、搞公關、見記者、找風險投資等多項任務
,頭銜是總經理。如今,新任總經理田健就要走馬上任了,把創意實現并把企業帶到一定規模的周鴻一,要請職業經理人來運
作企業了。 ---- 周鴻一一直以來最自負的就是技術創意和戰略理念:“我是這個企業的創始人,企業現有的理念都是
我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也有信心把握公司的發展方向。但公司靠我一個人做不了那么多事情,理念正確而操作不當,企業
也可能失敗。做一個軟件、辦一個網站和做一個小公司乃至做一個大公司之間的差別非常之大。現在我們要迅速完成團隊的組
建和完善,否則就可能像一個小孩子想把天托起來,結果反而把自己害了。”
---- 周鴻一強調說,他們的公司很有活力、有思想,有非常好的機制,面臨非常大的空間,有非常大的發展可
能,現在需要有很好的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的加盟。說實話,海外業務怎么拓展,他心里也沒底,但有人有經驗。同樣,怎樣
做市場、做營銷,有人更專業。對加盟公司的人才,“不僅會給很好的年薪,還會給股票期權,目的是把這個企業變成大家的
企業,創造共同發展、共同創業的機制,吸引最能干的人來做。”
---- 田健是周鴻一搭建專業管理團隊請進來的第一人。以前只在方正的一次會議上聽過周鴻一發表“宏論”的
田健,其實知道周鴻一已經很久了。今年6月份,周鴻一和方正商量合作,兩人第一次面對面談話。9月份,作為方正電子有
限公司信息產品部總經理的田健在本部門的業務整合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有了一些閑暇,考慮自己在31歲之后還能做些什么
。因此當周鴻一“挖”田健時,兩人談了大概10天時間就把所有事情定下來了,快得周鴻一都有些吃驚。田健覺得,想在3
0多歲的時候做更多不太熟悉的業務,有更多的體驗,接受更大的挑戰,這是個機會。兩個人的分工已定,周鴻一負責技術、
方向、戰略,田健負責實施、市場、營運。自稱對互聯網不熟悉的田健說:“周鴻一這兩天正給我洗腦”。看上去他已經進入
了狀態。翻看著一沓應聘資料,田健說,他目前的任務是聘用合適的人員,把團隊搭建起來,然后全力以赴考慮公司未來的運
行計劃。看起來,組建管理團隊的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國慶過后,來自網易的黃志敏出現在因特國風,名片上寫著“因特國風
公司副總經理”。
---- 和許多創始人不愿放棄企業把持權的情形迥然不同,周鴻一很瀟灑:“可能幾年以后,我的思想也老化了
。我希望我在35歲退休,有更能干的人把這份事業做下去。我們要做一個真正符合硅谷理念的公司。”
---- 公司現在正在操作的另一件事是引入第二期風險投資。第一期投資進來之后,不愁沒錢了,開始開展業務
、建立公司的基本框架、完善基礎設施。第二階段,周鴻一要找戰略投資商,除了錢,還可以帶來更多的資源。比如公司要在
海外推廣業務,這樣的投資商就會站到公司的立場上幫助開展國際業務,甚至幫助公司包裝,幫助公司融資。
---- 關于公司過往發展和未來規劃的幾個階段,周鴻一做了這樣的劃分:
---- 1998年11月份之前,思考期,主要是思考中文網址的商業模式;
---- 1998年底到1999年6月份,“車庫”期,條件艱苦而熱情高漲。周鴻一甚至打算,“自己的那份
錢花完了,還有太太的那份”;
---- 6月份到8月份,亮相期,中文網址得到了用戶的認可,通過了市場檢驗;
---- 8月拿到第一筆風險投資到10月,公司有錢了,創意和產品有了發展的空間,招兵買馬、完善團隊;
---- 從10月到2000年6月,應該是公司的平臺建造期,要做一個網上中文平臺,讓更多的人用我們的軟
件,接受我們的服務。同時在這段時間要獲得具有顯著優勢的市場占有率和用戶認知度;
---- 2000年6月以后,轉入中盤,希望在搭建的平臺上實現公司的膨脹,同時通過和國外戰略伙伴合作在
亞洲及其他非英語文化地區建立起基本的業務布局。再以后,希望公司瞄準電子商務,面對企業級用戶提供各種基礎服務,初
步實現當初所構想的商業模式,有穩定增長的收入;
---- 2001年左右,希望在公司營運狀況比較好的情況下做兩件事:一是發展與電子商務結合的新應用,二
是謀求在美國上市,融取更多的資金。
---- “當然,這只是戰略性的考慮,因為Internet上的變化太快了。”周鴻一截住在互聯網過去與將
來之間游走的思緒,有些意猶未盡。
周鴻一簡歷 ---- 北京因特國風網絡軟件公司創始人。 ---- 讀初中時開始接觸計算機,曾在全國物理
和數學競賽中獲獎。
---- 1988年——1992年,保送西安交大教改班,學習通信與計算機專業。
---- 1992年——1995年,保送西安交大管理學院進行系統工程研究生課程學習。期間開發過多項計算
機軟硬件產品,獲得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獎勵。嘗試創建公司進行產品生產和銷售。后又開過一家廣告公司。
---- 1995年7月畢業后懷著進大公司學習的想法進入方正集團,先后任程序員、項目主管、部門經理、事
業部總經理、研發中心常務副主任。
---- 1996年初——1997年10月,開發了中國Internet上第一個自主版權的軟件產品——“
飛揚”電子郵件并進行推廣。
---- 1999年1月離開方正。不久創辦因特國風網絡軟件公司(3721網站)。 6月初推出中文網址軟
件及服務,3個月下載量超過30萬份,并和聯想、方正、長城、海信、實達、TCL、金山、微軟等國內外眾多軟硬件廠商
合作進行產品捆綁,授權量超過200萬套。同時,3721網站也和國內知名網站如新浪、搜狐、網易、熱訊、China
byte、電腦報、計算機世界等建立了廣泛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 像跳蚤一樣跳來跳去
---- 周鴻一,生于70年代初。頂上幾縷頭發永遠直立,“專門為拍照片理了發”之后,那幾縷頭發依然像是
斜刺里殺出來的。雖被人提醒要“包裝”,仍保留當年做程序員時趴在被窩里敲鍵盤的本色,不習慣西服加身、領帶繞脖,坐
在桌上聊天感覺挺自在。拍照時拎著一條領帶環顧左右:“怎么打?”
---- 周鴻一善談。頭幾句聲音不大,靠在椅背上,似乎沒找著興奮點。而后音量漸次放大,最后在椅子上起來
坐下又起來,平均每十句話變一個姿勢,連續一上午語速不減,談興更盛,毫無倦意。講話更是鮮明直銳,從不迂回。不少人
說起第一次注意到周鴻一時總是說:“當時只聽得他一番宏論……”有時候他也會半提醒別人半提醒自己一句:“可能這話不
該由我來說。”別擔心,他不會就此打住的,你聽著就是了。
---- 周鴻一愛想事,也不需要有專門的時間,每時每刻都能進行。昨天剛聊過的話題,今天就有了新東西。正
說話間,又蹦出一個新念頭。這樣一個接一個折跟頭似地思維,從他腦子里出來的想法不是一下子齊齊整整有頭有尾地擺在你
面前,而是扯出一串又拽出一串再捎帶著出來一串。假如他告訴你關于某個問題他有4點想法,你最好在筆記本上給這4點想
法多留點地方─—那不一定是他的最后答案,沒準10秒鐘后他的第五六七八條又接二連三沒遮沒攔地冒出來了。據說不分場
合時間地思考也帶來了副作用,腦子里火花太多,精力無法集中,周鴻一至今沒學開車。
---- 周鴻一自信而有韌勁。自信不必說了,如今不缺自信的人,問題是遭受當頭棒喝后能否自信依舊。“不斷
地做,不斷地失敗,不斷地做”,說來容易做來難。周鴻一本科四年級開始到公司打工,讀研究生期間和人合伙開公司,后來
又開過一家廣告公司,幾番嘗試失敗后“到大公司去學習”,在北大方正從程序員做起,“也并不是很順”,一度被指為“成
名成家思想嚴重”。創辦因特國風網絡軟件公司后,又過了一段“和我的程序員們擠在兩居室里,晚上機器一搬桌子一抬就搭
床”的艱辛日子,弄得“家也不像個家”,還得聽別人說“哎呀,太傻了,這不是窮折騰嘛”。一路走來,周鴻一閱歷大增,
韌勁不改。
---- 周鴻一聰明而明白。如今也不缺聰明的人,可聰明人不一定是明白人。做過市場、銷售、廣告、開發、管
理的周鴻一,在短短時間里把一個創意拉扯成一個不錯的企業,卻比大部分創業者要早而且是自覺地動手請來職業經理人,做
一個更規范的企業。
---- 周鴻一曾經說過一句話:最可怕的企業是像恐龍一樣龐大卻像跳蚤一樣敏捷地跳來跳去的企業。想了半天
,把“像跳蚤一樣跳來跳去”這句話還給周鴻一自己,不知道他樂不樂意?
---- 中文網址介紹
---- 中文網絡地址是一種網絡信息服務和軟件,能讓中國大眾用戶使用自然的中文名字直接訪問Intern
et。用戶只要花幾分鐘下載安裝中文網址軟件,就可以為你的瀏覽器增加中文地址功能:直接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中輸入中文
名字,例如新華社、人民日報、信息產業部、聯想、捷達王、小莉看時事、鹿鼎記、古墓麗影,就可以直接訪問相應的主頁。
不必再記憶那些冗長復雜的英文地址,只要會中文,就能在網上自由沖浪。軟件體積小巧,即裝即用,支持常用的瀏覽器及其
各種版本。使用起來非常簡單,不需要學習任何新的界面或使用方法,甚至感覺不到這個軟件的存在。
---- 同時,擁有主頁和站點的個人和企業,只要到3721網站申請注冊自己的中文網絡地址,就可以使自己
的網站或網頁能夠通過中文名字被訪問。中文網址服務也能幫助中國的政府部門有效利用Internet,幫助中國企業將
自己的名字、商標、產品、品牌直接推廣到Internet上,發展電子商務。
---- 中文網址軟件和服務的使用完全免費,申請注冊中文地址也完全免費。
---- 周鴻一語錄:
---- 這都是我個人的看法。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敢說他懂互聯網,知道怎么做就能成功。真有這樣的人靠寫書就
能賺錢了。但這都是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你可以說是我的世界觀,也可以說是我的方法論,它們支配著我現在和將來在互
聯網上的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