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的企業管理
http://whmsebhyy.com 1999年10月8日 14:29 中國經營報
編者的話:日前,由國內著名的財務及企業管理軟件公司安易公司和中國財經報社聯合舉辦的首屆“互聯網時代
的企業管理”專家論壇在京舉行。來自政府部門、企業界、科研機構及在京部分高校的近千人出席了會議。幾位國內著名的企
業管理專家作了精彩發言。本版選取部分發言,以饗讀者。
信息化與管理思想的變革
大量實際經驗表明: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需要管理思想與管理環境的變革;同時,從另一方面看
,信息技術的普及又不斷推動著管理體制、管理思想的不斷發展和變化。
回顧八十年代初期,當計算機等信息技術剛剛開始應用到管理領域中的時候,我們對于這兩者的互動關系是認識
不足的。面對傳統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思想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抵制與阻礙,我們往往是用現代化的手段去重復、模仿傳統的業務
處理流程,而沒有或者不敢去觸動原有的管理方式與管理體制。當時大多數的管理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往往只是從加快處
理速度、減少差錯或節省人力等表面的作用去理解和認識。顯然,這種表面的、初步的應用是不可能真正帶來巨大的效益與進
步的。
大家逐步認識到,滿足管理人員的信息需求應當是信息技術應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認識到信息技術應用成敗
的關鍵在于與管理體制的協調與融合。簡單地說,信息時代的管理思想,應當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
不妨回顧一下人類對于管理與控制的認識過程,特別是人們是怎樣看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的。
原始的管理觀或控制觀,是根本不承認被管理者的主動性的。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生產手段極為落后的情況下,
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存在是有其必然性的。當人類歷史進步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這種奴隸式的管理體制就不能再繼續下去了。資
產階級革命打破了封建的人身依附關系,使得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建立在契約基礎上。從形式上說,雙方是平等的,契約
的訂立是自愿的。然而,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這只不過是用饑餓的鞭子代替了真實的鞭子。的確,契約的訂立是自愿的,然而
在整個大環境下,被管理者的自由只不過是選擇哪個雇主的指揮的自由,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尊嚴并沒有真正得到重視,所以
才會有“泰羅制”等把工人當作自動生產線的附屬物的管理體制與管理方法。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動搖了上述管理體制的基礎。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使得馬克思主義所說的“社會財富
的極大豐富”正在成為現實,同時,信息渠道越來越暢通,社會成員在知情方面已經逐步走向平等。正如恩格斯預言過的,在
這種情況下,人的價值和尊嚴才真正有可能成為人類相互交往的主要因素。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以人的相互尊重和真誠合作
為基礎的新型的分工合作關系,即以人為本的新型管理體制,才有可能建立起來。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是人類走向新的
文明高度的重要方面。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教授陳禹
信息化管理與企業上網
作為發展中國家,在認清互聯網發展給我們帶來的機會的同時,我們還必須看到互聯網提出的挑戰;(1)它加
大了我們面臨的競爭壓力,當它迅速上升為一種新的國際標準、主流模式、交流的平臺和經營工具的時候,你落后于競爭對手
,你就會處于劣勢;(2)盡管互聯網較之傳統電子通信技術而言成本較低、效率較高,但是進入互聯網世界,掌握這一工具
,仍需支付新的成本;(3)互聯網對人的素質提出新的要求;(4)互聯網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加大了選擇空間、加快了決
策過程,因此其用戶(尤其是企業用戶)的適應能力要求更高;(5)借助互聯網對外交流的同時,外來文化的進入也更為便
利,絕大多數國家都面臨英語文化、特別是美國文化的沖擊問題,我們也不例外;(6)從國家的宏觀管理、政策、法律,到
企業的微觀管理、企業組織結構和運作方式,都存在著不適應互聯網發展與應用的地方。我們必須對上述挑戰作出回應。
我國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從計算機技術應用的視角來看,經歷了單機管理──系統管理──網絡管理3個階段,
它們的更替體現了企業管理手段的發展:(1)單機管理,即在企業管理的個別環節,如產品設計、財務管理、庫存管理、職
工檔案等,開始應用了計算機技術,但這種應用對企業管理還只是局部的和輔助的手段,企業管理就全局來說,尚停留在傳統
管理的水平上;(2)系統管理,企業把人、財、物、產、供、銷等多項要素及多方面的任務綜合納入到計算機管理系統之中
,并根據統一的管理目標進行管理。有代表性的應用系統主要有:決策支持系統(DDS)、管理信息系統(MIS)、計算
機綜合制造系統(CIMS)、制造資源計劃(MRPII)等。它意味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在企業管理中突破了局部環節的
限制,以至上升到全局的高度;(3)網絡管理,應用于企業管理中的計算機不僅不再是單機運行而聯上了網,并且各種計算
機管理系統也已移植到電子網絡技術基礎之上。目前,企業網絡管理比較典型的作法,對內一般建有局域的或廣域的內部網絡
;對外聯系有的是基于Internet,也有的是Intranet/Extranet等。
對企業上網,目前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認為企業上網只應鼓勁,不可泄氣,當前最主要的是打消企
業對信息及網絡技術應用的畏難情緒,因此不能過高要求,先上網再說,上網就比不上好;另一種提法是強調信息化建設和上
網都必須講求實效,不要追趕潮流一哄而起,企業上網和其他事物一樣,都必須力戒形式主義,以免挫傷企業的積極性。
前一種看法雖有一定道理,但從國內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客觀實際來看,后一種看法更值得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領
導的重視。我國經濟在向市場化轉軌,企業信息化及企業上網,歸根結底要靠企業自己的行為來實現,有無實效及效果大小則
是左右企業相關決策的最重要的因素。幫助企業去正確認識企業信息化的功能,分析影響實效的原因,比一般地號召和宣傳更
有實際的用處。
影響企業上網的主要因素有:(1)資金短缺;(2)人才不足;(3)信息資源不合需要;(4)思想認識欠
缺;(5)傳統管理方式的不適應;(6)社會支撐體系待完善,等等。表面上看,資金、人才方面的制約作用很突出,信息
資源從某種程度上可轉化為人才問題,許多企業也確實把這些困難列為妨礙企業信息化和上網并取得實效的主要因素。但它們
還不是最重要的障礙。現在技術發展得很快,面向中小企業的物美價廉的解決方案層出不窮,幫助企業實施信息化和上網的代
理服務與培訓的供給開始增加,中文信息資源也在增多。看一看一些農民或個體戶上網經營并獲得成功的例子,就不難明白資
金與人才因素雖起制約作用卻不是問題的關鍵。從深層來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思想認識不正確以及傳統經營管理模式的影
響。在思想認識上,一些企業的主管或者低估企業信息化或網絡管理的作用,對此采取不支持或不能長期支持的消極態度;或
者相反,一開始就過高估計了它的作用,寄希望通過配備計算機管理系統或上網就能解決企業管理中面臨的種種問題,而一旦
達不到預想的目的,便對企業信息化及上網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許多沒有取得較好效果的企業,一般都沒能把企業的信息化
及上網管理與改革傳統管理體制、轉變傳統管理模式結合起來,因此,在這里,低效主要來自新的管理手段與傳統管理模式的
不相適應。另外,企業外部的支撐體系的建設還須進一步加快,這對企業克服面臨的障礙大有幫助。
網絡沖擊經濟學理論
互聯網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而體現在經濟領域,最深刻的影響有三點:
第一,互聯網對傳統經濟學的重要理論基礎———“自利原則”帶來的沖擊。傳統經濟學是以“自利”為出發點
來解釋人們的行為的,即使是現代市場經濟運行規則中所提出的保護公正、不損害公眾和他人利益以及“互贏”等,其出發點
仍然是建立在個人利益基礎上的。而以信息相互聯系為基本條件的網絡經濟則發生了顯著變化,網絡的“外部性”特征使網絡
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必須遵循“利他”、“互利”的原則。這就好比電話,如果只有一個人擁有它,那么它只能作為一種炫耀,
只有人人都擁有了,它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第二,互聯網對傳統經濟學的另一個重要理論基礎———資源的稀缺性理論同樣產生巨大沖擊。市場經濟所要解
決的就是資源配置的問題,而合理配置資源這一問題的提出則是由于資源的稀缺,這是市場機制建立的基礎。而信息資源卻不
遵循“稀缺性”的限制,信息得以成為資源就在于它的不斷“拷貝”、不斷傳播,這種資源不會枯竭,而且可以由全體社會成
員充分共享。
第三,互聯網對傳統管理觀念的沖擊。網絡經濟是規模經濟,它對傳統管理觀念的沖擊是根本性的。僅舉一例就
可以說明,“擬工廠”、“擬大學”使管理的邊界都出現了模糊,與之相關的許多概念也自然開始模糊。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
副院長陳章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