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國MBA教育:原材料是半成品 加工過程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6日 14:57 《中國財富》雜志 | ||||||||||
張民/文 “中國的MBA教育,就是由不合格的加工者、使用錯誤的方式、加工著不合格的原材料。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MBA)是不可能合格的。”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研修中心副主任張民提起國內MBA教育的時候語出驚人。
我國1991年只有9所院校開辦MBA教育,到2003年9月份,院校數量已經達到87所,累計招生人數超過82000名。據權威人士透露,截止2004年6月,我國MBA人群已經遠遠不止10萬。這種增長速度即使是在發達國家的歷史里,也不多見。 隨著成人商業教育的發展,對于MBA的議論也逐漸浮出水面。我們相信,對MBA的肯定是為了明確已有的成績,所有的批評,也只是為了中國商業教育能更好地發展。 《中國財富》雜志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成人工商管理研修中心副主任、中國企業評價協會學習型組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張民教授,以下是他對中國MBA教育的一些觀點和評價。 中國人民大學是國內第一個做MBA教育的大學,北京大學是第二批。MBA教育在國內的歷史雖然只有十幾年,卻從最早的7家、8家、56家,快速發展到現在的80多家,都擁有MBA教育權。這80多所還不包括長江商學院和中歐商學院——這兩家不在國民教育系列里面。針對商學院整體講,我持完全的否定態度。在歐洲,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根本不開MBA課程,因為它不是一門科學。MBA沒理論,沒實證,盡管目前很多的學生在報考和學習,這種教育形式在世界上還是面臨巨大的挑戰。 從MBA的生產過程來看,它的原材料是半成品。 在中國,早期報考MBA的人,是因為考不上其他專業研究生,才來念MBA的。比如歷史學專業,一次也就招兩三個研究生。而MBA教育,沒有那么高的門檻,不要求學士學位,以前連大專生都招過。很多人不但沒有企業經驗,也沒有商業興趣。當時中國青年報對“第一屆MBA都在做什么?”進行調查,幾乎沒有一個畢業生是在企業管理者的職位上?匆幌卤贝、清華讀MBA的那些人,基礎素質是非常差的。我不是唯學歷論,從相關背景、專業能力角度來看,MBA比學校中任何一個專業的研究生都差。無論是北大、清華、還是人大……,說句難聽的話,在大學里最差的學生都是讀MBA的。 原材料不好,MBA的加工過程就更差了。 我們還不如美國,美國有大量的案例,我們則完全是“教育”的形式,是老師講課,這種形式完全就不是MBA的形式,“教育”和MBA是兩碼事。加工者自己都是無證上崗,在北大、清華當MBA教師的人,自己都沒有企業管理的經驗。包括中國最好的光華管理學院都是這樣。我很尊敬張維迎老師,他是一個經濟學家,經濟和管理是兩個學科,他雖然在華人經濟學研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也沒有受過管理學教育,他也沒有管理實踐經歷。老師都是以前教經濟學的、教企業管理學的,所以說:加工者沒資格。 我在人大做了7年的MBA中心副主任,概括中國人民大學的MBA教育:加工者(教育者)沒資格,他們一輩子沒賣過一件東西。有時候,我問他們,你自己的知識體系更新是怎樣完成的?很可笑的是,一些北大的老師,一年給MBA上200天課,一天賺5千、8千、1萬,教師根本沒有時間自己進行知識更新。把智力勞動變成了體力勞動,拼的是體力。 根本不要寄希望于大學或者商學院培養出企業家。別奢望用培養職業經理人方式培養出企業家。 話可能是偏激了一點,道理卻是正確的。企業家永遠是不能被培養出來的。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企業家,這方面在國際上是有定論的,熊彼得依靠這個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說:第一、有強烈的個人成功的愿望;第二、勇于創新;第三、使創新成果資本化。如果你只知道創新,不能變成資本也是沒有意義的。很多國內的學者也總是在創新,但他沒有做到資本化,沒有變成錢,他們就不是企業家;第四個是不顧手中現有資源的人,有這種素質的人叫企業家。“不能依靠手中現有資源”這一點很重要,MBA的哲學是:“我手中有多少資源!痹谖鞣剑半U和創新是一個詞,冒險能有辦法被教授嗎?如果按照理性的精神去冒險,那就不叫冒險了。不只是西方,東方的案例也是一樣的。李嘉誠、霍英東、柳傳志,是哪個商學院培養出來的? 我們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到現在為止,沒有培養出一個企業家。從知識體系角度來看,現行的MBA教育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我們應用著國外70年代的管理思想,比如國內清華、北大的MBA教育。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講,目前我們所應用的基本都是波特競爭管理的基本模型。他的這個模型從提出到發展,對美國乃至世界管理學都有巨大的幫助。但是,在現在國際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學者經過實證性的研究,挑戰了波特的理論。波特理論建立在相對環境下,目前的環境是在劇烈變化著的,我們已經很難用定量、定性的方法來衡量事情。 目前國外有些先進的商業培訓形式,是值得我國借鑒的: 現在西方有一種培訓形式,叫IMPM,他的學員是由企業來推薦的,學生不是個人而是企業,全球內選擇幾家大企業,每個企業選擇一兩個人。學生不在任何一個教室上課,分頭在全世界,帶著學生在所有參加培訓的企業巡回,邊考察,邊學習。首先是國際化,現在提民族企業是沒有意義的,中國還沒有一個企業進入IMPM的。一切要在實踐中學習,在管理的過程中培養,人是實踐者。管理不是知識,也不是藝術,管理是一門“手藝”。按照常理,我們做一道菜,原料是一樣的,比如多少克鹽、多少克油、加熱多長時間,到多少度,規則都是一樣的,不同的人做出來的味道也不會一樣,這是一個“手藝活”。 另一種是對“文化”的培養。哈佛有一個未來企業領袖的培養計劃,針對一些大公司的高層,他們已經完成了管理學教育,他們更傾向于對文化的了解。學校組織學生去新加坡,專門請南懷謹講禪,試圖通過這些來了解中國的商業環境、人文環境;他們還去了意大利,請當地的一個歌劇教授,給大家講美學、講藝術,通過這種方式來了解地中海、意大利的文化。 第三種是受企業的委托,培養企業高層。歐洲的一些大型公司與美國的觀念是不同的。他們從不寄希望自己能招聘到什么人,所有的高層一定是由企業進行實際培養而產生的。他們在中國招聘的時候,只招聘本科生,然后進行培養。歐洲企業維持著積極的保守。 從國內商學院的運營來看,國內MBA教育的從業人員表現的很“笨”。 包括中歐、長江、光華,他們每天瘋狂打廣告、做宣傳,實際上是在封自己的路,一個海爾的中層經理,拿到MBA的文憑以后,會四處炫耀。這樣把很多企業高層的學習道路封閉了,他們怎么能和自己下屬的一個小中層成為同學呢?想要培養企業家,不能鋪天蓋地地招生,如果招來了一個中國石化的中層經理,MBA班已經很高興了,但高層就沒有辦法來了。中石化有1000多個局級領導,他們沒有辦法和自己的中層經理一起去讀已經很“濫”的MBA。商學院太注重商業利益,太注重招生數量,瘋狂打廣告,甚至還做了路牌,在美國,我也沒有見到哪個商學院打路牌廣告。這也是中國人的創舉了。 當然,我們再反對,MBA還會繼續招生,還會繼續開展,能夠刺激一下國內的MBA教育,或許也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