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扣與腐敗 如何從源頭堵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2日 02:45 第一財經日報 | |||||||||
文/邢少文 在生產商、代理商與醫院三角組合的產業鏈中,大型醫療器械在銷售與使用環節中的腐敗,的確令人觸目驚心。 事實上,不管是“以藥養醫”格局的形成,還是“以械養醫”趨勢的抬頭,追問還
盡管國家有關部門曾出臺相關規定,將大型醫械的采購審批權收歸衛生部,30萬元以上的設備實行集中招標,并組織地區醫療機構集中采購招標,然而,在此過程中,既得利益方的博弈卻使得這些措施難以推進。 一方面,是大型醫療器械的“軍備競賽”和“大檢查”在上演;另一方面,卻是資源的大浪費。這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在購買審批上沒有堵住,在使用的管理上也沒有管好。 醫療資源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大部分又集中在大醫院,這使得器械設備的財政撥款成為爭奪目標之一,在這中間,利益的訴求是明顯的:大型器械的引進不但可以提升醫院的名聲和地位,而且可以大檢查創收。而追究其責,首推審批部門。 醫院方完全可以將理由堂而皇之地推給體制:醫院要解決自負盈虧的問題,“以械養醫”在于“以藥養醫”無法維持盈虧平衡。 而作為檢查費用的監管方,物價局和醫保機構,監管職能不到位的現象是普遍的。在采訪中,一位醫保中心的人士對記者說:“要考慮醫院的收支平衡問題,你不能一味往下壓,由于日常檢查是虧損,所以他們不得不利用大型醫械的檢查來彌補這種虧損。”這是讓人擔心的:有關部門對于這種現象,一定程度上是默許的。如同國家政策允許15%的藥品差價率的存在,并以此作為國家對醫院的財政投入減少的另一種“政策補償”。 要從這些源頭上堵住:一是政府要制定大型醫療設備配置計劃,根據地區服務人口,經濟發展狀況、生活水平,確定各地大型醫療設備配置總量,實行總量控制,超過計劃不再進行新的設備審批。二是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大型檢查設備超年限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工作,對成本回收進行合理的制定,避免醫院一味為增加收入而做大檢查。 成本回收完全可以在院和院之間實行資源共享,減少浪費。如在同一個城市,指定幾家醫院為檢查點,實現資源共享。另一方面,試行醫學檢查、化驗單互相通用制。大原則是,同級醫院間必須遵循互認原則,即三級醫院間、二級醫院間對同一內容不得重復檢查;同時,二級醫院要承認病人在三級醫院做的檢查;二級醫院的檢驗檢查如果是合格的話,三級醫院也同樣要認可。 而銷售環節的腐敗和回扣之風盛行,與內外醫療器械企業競爭天平失衡亦不無關系。在此背后則是國產醫療器械產業起步晚,低水平重復競爭。一方面,跨國公司在高端市場領域占據了技術及市場的壟斷優勢,壟斷產生高利潤,再以高利潤誘惑醫院和醫生;另一方面,國內廠家則在中低檔市場開打價格戰,產業結構一定程度上存在“斷層”和“空心化”現象。 根據統計,2004年全國醫療器械企業就凈增1438家,增長率為13.8%,小而散的局面初露端倪。一個令人擔憂的后果是,一旦這種情況加劇,而醫療體制無大的改觀,亦不可避免地陷入類同藥品的惡性競爭,將進一步加強醫院的壟斷地位,“金錢開道”現象只會加劇。 如何為國內的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在政策上扶持國內醫療器械的技術研發,打破跨國企業壟斷;同時,提高新產品的審批門檻等問題,不能不引起宏觀調控部門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