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2017年05月16日09:51 小康

  廣東廉江:移民過上新生活

  廉江市是廣東省水庫移民最多的縣級市,移民人口達14.3萬人。盡管難度大,近年來為解決移民安居問題,廉江地方政府還是傾注了大量心血,先后建起一批充滿生機的移民新村,使移民的生產生活面貌煥然一新。

  《小康》記者 韓靜

  廉江地域總面積2835平方公里,位于廣東省西南部,雷州半島北部,與廣西接壤,瀕臨北部灣,是粵、桂、瓊三省重要的交通門戶,也是大西南從湛江港出海通道的必由之路。由于轄內分布著大小河流52條,流域總面積達3311平方公里,時逢雨季這里的河流汛期普遍長達半年之久(4—9月)。

  20世紀五十年代,廉江市境內先后興建了鶴地、長青、武陵、江頭、石角潭等五宗大中型水庫和一批小型水庫,為解決雷州半島的灌溉用水和湛江市600萬居民的飲用水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也使廉江市成為廣東省水庫移民最多的縣級市。

  目前廉江市有水庫移民14.3萬,分布在全市19個鎮(街)121個村委會568條村(組)。其中,大中型水庫移民134133人,小型水庫移民8745人,為了使涉及的水庫移民安居樂業,廉江各級政府對水庫移民進行了大量的扶持和“造血”。這些村鎮從2013年以來認真落實貫徹了《湛江市創建生態文明區鎮村五年計劃》。2016年,廉江市全年共修建堤壩渠道2000米、小橋9座、交通道路25公里、飲水管網2700米,安排美麗家園村莊建設4條,總投資1000萬元,移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村里基礎設施樣樣俱全

  在廉江的走訪中,《小康》記者不管來到哪條村,每條村都在熱火朝天地進行今年新村建設任務的收尾工作,在一些經濟基礎好的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完成初見成效。經統一規劃、科學合理的布局,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一條條寬闊的水泥路四通八達,一叢叢綠化帶生機盎然,一座座新村整齊、有序、漂亮。

  謝茂水庫移民村是1958年因修建鶴地水庫后搬遷的移民村莊。新村于2012年2月動工建設,按人文理念、統一規劃設計,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分二期規劃建設。走訪中《小康》記者看到,謝茂村的首期已建成風格統一的樓房74幢,每幢住宅占地面積112.5平方米,主村道寬15米,橫巷寬10米。目前,新村巷道全部硬底化,村內建有文化樓和移民廣場、燈光籃球場、涼亭、自來水塔及管網、深水井等基礎設施配備完善,并且于2012年12月被評為湛江市第11批最美麗的村莊。

  鄧偉明是謝茂村人同時也是該村名譽村長、廣東歐美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據他介紹,謝茂村過去是廉江市一條典型的移民特困村莊,人均耕地面積僅0.31畝,人均收入在移民搬遷之前一直在2000多元,農戶收入來源單一靠的主要是犁地種田。《小康》記者獲悉,整體搬遷前,舊村場占地面積只有20畝,坐落在潮濕低洼的山坳中,呈梯田狀分布,高低落差達40多米,加上高懸的雷州青年運河擦村而過,80%的村民長期居住在“晴天冒水,雨天受浸”的簡陋坭坯房。

  當年為了解決自村水浸問題,村民們只能用土辦法,遇到雨天拎著水桶水盆人工把倒灌進屋的水排出去,很多上了年紀的村民腿腳不便,時間久了由此烙下病根,膝蓋關節經常疼。謝茂村的老村長比劃著說,有時候雨大的時候,進屋的水能到膝蓋以上,村民生活深受其苦。為了擺脫水浸帶來的不便,村里的干部多次跟鎮政府和市政府上報謝茂村的情況,問題也很快得到響應和解決,特別是整村搬遷規劃方案出來后,村民們都大力支持。

  “之前聽說在一些地方村里想修條路村民都不一定理解支持,主要是農戶覺得占了自家土地沒有補償不愿意做犧牲。在謝茂村這樣的情況沒有,我們村民很齊心也很和諧大家都是自發自愿把果樹砍掉,像我們的老村長和果農大戶都帶頭參與砍樹,把土地主動貢獻出來做公共用地,由于工作做得細,村里最后敲定方案時,沒有一戶持不同意意見。”鄧偉明表示看到村里有了現在的變化,他和村民們都很高興。

  “干之前根本沒預料到會有今天這么好的效果,在當時是想都不敢想的。”鄧偉明說現在他和村民們又有了新的想法,借力鄉村旅游熱,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現在已經在規劃建設生態園、水上樂園這些設施,等建設標準符合政府要求之后,我們就會慢慢做配套,至于完成的時間進度可能還需要半年多的時間。另外我們的觀光農業發展起來后,還想建設成一個婚紗攝影基地吸引更多的人來謝茂。”當記者問及建設后續資金怎么解決時,鄧偉明表示,現在村里主要靠移民資金牽引、政府資金配套、老板捐資、村民自籌解決各項建設的后期維護。村民就業方面,該村移民群眾積極創業,分別在家具銷售、照明電器、建筑等行業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移民過上新生活

  離開謝茂村,我們來到河唇鎮木七垌村,如今這里樹木成蔭,風景優美。村民們一邊忙著農活,一邊忙著收拾新房,處處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而房屋的變遷也折射出移民生活的新變化。說起現在的幸福生活,村長劉培貴打開了話匣子:“現在的村子是整體搬遷過來的。村子里看上去跟城市里一樣了。”

  河唇鎮木七垌村現住人口780人,土地面積1300多畝,耕地面積380畝,山地面積900多畝,目前木七垌村以生態農業來發展繁榮鄉村經濟,為木七垌村及周圍鄉村的脫貧致富開創了一種宜居、興業、和諧全方位發展的新思路。

  劉培貴介紹說,木七垌村保持了原始客家文化風貌,周邊環境保持了青山綠水,原始環境優良,但是山地只種植一些經濟價值很低的桉樹,農田耕地基本丟荒,村落內環施滯后。自從2015年立項水庫移民美麗鄉村后,經過總體科學規劃,實施建設一年多來,完成了一條寬5米長2公里多的村主道,整治建設了30多畝的生態公園,建設內容包括占地面積280平方米兩層文化樓和2000多平方米的硬底化廣場。《小康》記者在木七垌村看到,十多畝洼地被改造成生態觀光池塘,池塘內飼養了不少鴨禽。

  劉培貴向《小康》記者介紹,整個村的規劃設計和定位以生態農業產業化為主,以公園式布局來自然形成旅游觀光、度假休閑、美食娛樂、藝術農耕體驗等新型農村經濟。而木七垌村的未來發展,也主要以生態農業發展為主體,結合金融、旅游觀光、城鄉醫療,家居環境美化、中老年人養老及創業、鄉村文化藝術產業基地等立體式發展,努力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劉培貴介紹說今年木七垌村建設項目是完成村內2.5公里主路兩旁安裝路燈,實現村內每家每戶通水泥路,全村吃上自來水,完成全村的排水排污工程,整治清除全村低價值的雜草雜木,種上名貴花木,建設一個村小型集市,完成公園休閑、體育運動等各種配套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該村的家庭定制無農藥蔬菜種植示范基地現在已經運作一年時間,該項目的總策劃人西部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和平告訴《小康》記者,目前項目基地的經濟發展主要是以無農藥蔬菜家庭定制一畝田為主,以生態種養殖項目為周邊城市居民每天特供生態、綠色農產品的商業模式,在一畝田里結合了生態種植、養殖、園藝花卉與客家文化藝術。

  “把鄉村閑置的耕地變成一個個優質高收益的生態農業小項目,讓城市居民與鄉村貧困農民結成十對一的扶貧模式,讓鄉村貧困農民長久持續的脫貧,我們以公司加農戶的合作方式經營,讓每個貧困家庭承包5—10畝生態菜園,公司為農戶提供機械化耕種、提供種苗種源、提供物資肥料、安裝自動肥水噴管系統,并以保護價全部收購生態農產品,除開生態農產品收購保護價以外,還讓消費者投資商、農民生產者都能從中分紅。讓所有參與者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讓民間資本和參與者都有高度的熱情來發展繁榮鄉村經濟。”李和平說。

  錢從哪來?怎么管?

  實施美麗家園建設,資金如何使用,是群眾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為了保證移民專項資金“好鋼用在刀刃上”,該市通過健全制度,強化監管,確保水庫移民專項資金安全使用、高效實施、規范管理:一是堅持“三專”管理。移民資金嚴格按照“項目使用、市移民辦報賬、市財政局核銷”監督制約機制進行操作,對項目扶持資金專賬、專戶、專人管理,確保專款專用;二是實行動態管理。積極做好移民后期扶持項目的實施檢查和驗收工作,堅持每十天到項目點進行檢查督促,加快資金消化,防止資金沉積;三是加強監督管理。

  移民主管部門主動與財政局、審計局、監察局等部門密切聯系,健全資金使用監督機制,做到了移民補助政策執行界限和范圍明確,不走調,最大程度維護了水庫移民群眾的正當權益。與此同時,通過移民信息平臺,將資金安排和使用情況上網,使移民群眾對使用資金了然于心,公開透明。2015-2016年該市在建設美麗家園中所安排的3000多萬資金,使用情況均通過信息平臺進行公示,群眾一目了然。

  編輯/張玉榮

責任編輯:陳楚潺

  除了干貨,就是走私貨!——掃描二維碼關注新浪雜志官方微信,專注深度報道。

雜志精選

熱門推薦

APP專享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