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 > 正文
 

狂富是怎樣煉成的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9日 10:22 《商界名家》

  “狂富”是怎樣煉成的

  本刊記者 劉承波 發自江蘇淮安

  現在的地級市淮安市,原來是一個名叫淮陰的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后才改為現名,并將淮陰的名字保留,改為淮安市的一個區。周恩來就是從這片土地上走出來的共和國第一
任總理。一進入淮安市,你就能看到“歡迎您來到周總理的故鄉——淮安市”的醒目招牌。誰能料到,56年后從這里又走出了我國一位大富豪——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嚴介和。

  “草根”背景:下海前做過鄉村民辦教師

  2005年11月,《商界名家》記者在蘇北沿著嚴介和走過的足跡進行了一番細致的探訪。所到之處,只要提起嚴介和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淮安市河湖港汊很多,京杭大運河就縱貫市區,過去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業和水運業為主的城市。《商界名家》記者從淮安市淮陰樓出發,乘車10多公里來到了嚴介和的出生地——淮安市楚州區三堡鄉嚴莊村。嚴莊村就坐落于大運河的下游,離淮陰樓的直線距離也就五六公里,但因為大運河的阻隔,開車無法直接到達,只能從一個一個鄉村中七彎八拐地進入。盡管一路上走的都是水泥路,但因為道路狹窄,兩輛小車相錯都要小心翼翼,10多公里的路程我們卻花了20多分鐘才到達。一路上,年輕的司機告訴記者,嚴莊村是周邊幾個村莊相對富裕的村,倒不是因為出了一個大富豪嚴介和,而是這個村在大運河、長江、大海里開船的船老板很多。進到村莊一看,果不其然,樓房一幢挨著一幢。嚴介和的老屋坐落在村尾,緊鄰大運河,盡管這是一個四合院,相比村里鱗次櫛比的樓房還是顯得寒磣了許多。嚴介和的父親早年因病去世,母親也于2004年離開了人世,現在住在嚴介和老屋的是嚴介和的一個遠房兄弟嚴金生。嚴金生說他們老兩口住在這里主要是為了幫嚴介和照看房子。據他介紹,嚴介和在姊妹5人中排行老幺,上面有一個哥哥和三個姐姐,大哥嚴介清原來在村里當會計,后來就在太平洋建設集團下屬的一個子公司做事,三個姐姐都嫁到了農村。嚴介和的父親嚴士秀是一個老私塾,教了一輩子的書,在村里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因為家庭成分不好,高中畢業的嚴介和沒能被推薦上大學。家里托關系找門路,才幫他聯系到了進平橋中學當一名民辦教師的職位。因此,嚴介和總是稱自己是書香門第、知識分子家庭。

  當年跟著嚴介和一起搞副業的村民趙九清,現在還有兩個兒子在太平洋建設集團打工。他告訴記者,嚴介和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雖然當上了一名民辦教師,但每個月才十幾塊錢的收入根本就入不敷出。但嚴介和很聰明,又很能吃苦,他了解到附近燒磚的窯廠需要大量的柴簾子搭蓋磚坯擋雨,就利用閑暇時間,一邊騎著自行車到周邊窯廠聯系銷售業務,一邊組織同村的青年收購蘆葦編織柴簾子。趙九清說,一張柴簾子賣出去能夠賺一兩毛錢,他們跟著嚴介和干,每個人一個月就能賺幾十塊錢。不久,嚴介和就成了同村青年的領頭人,像趙九清這樣比嚴介和大好幾歲甚至十來歲的青年也樂意跟著嚴介和干。

  平橋中學和嚴莊村隔河相望,現任副校長葛兆順就是嚴介和當年的學生。葛校長說,嚴介和當年代高中班的語文課,他的課與其他老師最大的不同就是生動。那時候學生們都愛上他的課,尤其愛聽他講歷史故事。也正是在這個學校,嚴介和與他所教的一名女學生戀愛上了,后來就娶其為妻。對于嚴介和當時下海的原因,外界比較多的一種說法是因為嚴介和超生,違反了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但是平橋中學現任的陶校長則說,當時學校民辦教師的工資都很低,只有公辦教師的三分之一,就是因為工資低,當年有很多像嚴介和這樣的民辦教師都下海了。

  “第一桶金”:憑鄉里承包發家,靠城里包工致富

  下海后的嚴介和還是繼續他的家庭副業,并逐步擴大經營范圍,除了柴簾子外,還編織草帽、斗笠、簸箕等。嚴介和也成了全村率先富起來的一批人,家里不僅添置了全村第一臺彩色電視機,還蓋起了全村當時最漂亮的四合院新房。

  趙九清說,嚴介和不僅聰明、能干,還很仗義。平時,嚴介和就愛習武強身健體,舉石鎖,耍石碾子,一般幾個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嚴介和自己都說他現在還能挑得起300斤的擔子。有一次,村里一個魚塘被鄰村搶了去,是嚴介和帶著幾個年輕人幫村里搶了回來。正因為這,嚴介和當年承包鄉里的預制板廠時,附近的地痞流氓都不敢上門強買強賣。

  在村里,嚴介和經營的都是家庭作坊式的手工業,真正接觸企業是從1986年承包三堡鄉水泥預制板廠開始的。當時,這個廠已經連續虧損了幾年,當地政府將其作為承包改制的樣板,在全鄉公開選拔廠長。作為這個廠的一名臨時工,嚴介和憑著他多年的經商經驗和當過教師善于演講的才能,一舉成功競聘為廠長。

  嚴介和當選為廠長后不久,三堡鄉水泥預制板廠便扭虧為盈。隨后,他又租賃承包了三堡鄉建材廠、三堡鄉建筑站,還成立了一個貿易公司,搞起了水泥、鋼材、木材等銷售,企業經營紅紅火火。

  嚴介和說,因為受銷售半徑的影響,水泥制品廠注定做不大,他不得不另辟蹊徑。1992年,嚴介和在租賃經營三堡鄉另一家瀕臨倒閉企業的基礎上注冊成立了淮安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這樣就可以將水泥制品廠的產業鏈進行延伸。

  這個時候,嚴介和將自己的家搬到了淮安市楚州區。由他出資、街道出地,在楚州區最繁華的商業街——西長街上蓋起了一座三層高的小樓,一樓歸街道,二樓、三樓歸嚴介和。2005年11月30日,《商界名家》記者來到楚州區西長街,很遠就能看到橫跨街道、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周恩來同志故居”的大幅標牌。嚴介和的小樓就蓋在淮安博物館的隔壁。一樓現在是勺湖社區居委會的辦公場所,臨街的部分作為商業門面已經租賃出去。嚴介和的小姨子幫記者開的門,她說,姐姐和姐夫一家搬到南京后,這里就閑置了起來,平時沒有人住,只是每年清明節他們回家祭祖時才臨時在這里住一住。進到屋里,記者看到這里當時既是嚴介和的家,還是嚴介和公司的辦公室。臨街的部分作為辦公室,背街的部分則作為嚴介和一家居住的場所,辦公室和家里的辦公設備、設施和家具一應俱全。在嚴介和當時的辦公室里,至今還擺放著他當年獲得的各種獎杯和獎狀,它們依然記錄著嚴介和當年辦企業時的輝煌和榮耀。上到樓頂天臺,才發現嚴介和的這幢房子和周總理的故居背靠背僅一墻之隔。這是一種巧合,還是嚴介和當年的故意之為,不得而知。

  引江建筑公司成立后,嚴介和就開始四處聯系工程業務。當時正值南京繞城公路開工建設,因為既沒有關系又沒有后臺,他就跑去打聽有沒有別人不肯干的工程。果真有3個造價29.4萬元的涵洞沒人肯干,不過經層層轉包已經是第五包了。他測算了一下,要是接手的話就要虧損5萬元。但他還是毫不猶豫地簽訂了協議。回公司后把情況跟手下一說,手下紛紛獻策,說虧5萬有虧5萬的做法。嚴介和斷然否決了這種做法,他說哪怕虧8萬或者10萬,也要做到速度最快、質量最好,因為我們沒有任何背景,只能用工程質量來打造我們的金字招牌。

  為了趕在春節前完工,嚴介和與他公司的員工沒日沒夜地干,一直干到1993年大年初一凌晨才完工,然后大家一起開著拖拉機回老家過年。140天的工作量,他們只花了72天。春節后,工程指揮部領導和專家去工地視察,看到已經做好的涵洞非常驚奇。一檢測,每一個細節都無可挑剔。后來,指揮長找到嚴介和,確定引江建筑公司做指令性分包業務。就這樣,在南京市繞城公路工程中,嚴介和總共承接到了2700多萬元的工程。南京市繞城公路完工時,嚴介和就賺到了被他自己稱為人生第一桶金的800多萬元。

  財富提速:BT模式+零價格、零資產收購

  因為在南京市繞城公路工程中建立起來的良好的信譽和口碑,嚴介和很順利地陸續在寧連一級公路、滬寧高速公路、寧通高速公路、江陰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和南京地鐵等工程中承接到了大量的施工業務。1995年,嚴介和出資4000多萬元注冊成立了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公司總部也搬到了南京。第二年,嚴介和就組建成立了太平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也就是1995年,嚴介和先后被授予“首屆江蘇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蘇新長征突擊手標兵”和“中國十佳優秀民營企業家”等稱號。

  嚴介和總是說,一流的企業創造機遇,二流的企業尋找機遇,三流的企業抓住機遇。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國家實行銀根緊縮政策,這樣一來,地方財政更緊張,但是地方政府領導人又想做出一番政績來。怎么辦?只好借雞下蛋!此時的嚴介和已經積累了巨額財富,他要創造機遇讓太平洋實現跨越式發展。嚴介和說,2003年被建設部30號文稱為BT(BT是Build—Transfer的縮寫,意為“建設—移交”)的模式,他們1997年就開始運用了,那時候不知道叫BT,只知道這么做很受地方政府歡迎。嚴介和的第一筆采取BT模式運作的訂單是在江蘇省宿遷市地級市成立不久。宿遷建市之初一窮二白,又極需進行城市建設和改造,嚴介和就采取先墊資建設、交付使用后再分期付款的方式建設了貫穿宿遷市區的市府大道。之后,這種模式在江蘇省內被廣泛復制,從蘇北到蘇南,從蘇東到蘇西,到處都留下了太平洋的足跡。

  2004年是太平洋工程主業極速跨越的一年,這一年太平洋共簽訂了1100億元的工程訂單,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已經在全國遍地開花。2004年8月,太平洋與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簽訂了117億元的訂單,2005年5月,自治區主席楊晶親自帶領一批市長到太平洋集團南京總部進行實地考察,考察結束,各市與太平洋又簽下了總額為200億元的訂單。現在太平洋手中握有的訂單已經達到2700億元。難怪嚴介和在吉林省的一次會議上發言說:“太平洋經濟說白了就是談判經濟,談判出的效益占75%,也就是75%的效益出在談判桌上!”

  2002年,太平洋取得了國家公路、市政、水利三個總承包一級資質,成為國內非公有制企業中唯一一家擁有這三項總承包一級資質的企業,公司名稱也由“太平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正式更名為“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就是這一年,太平洋開始采取零價格、零資產的方式大肆收購國有企業。嚴介和第一次出手,就在江蘇省內一次性收購了17家、資產達40億元的國有企業,條件就是承擔17.8億元的企業債務。到目前,太平洋已經累計收購了31家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60多億元。

  做基礎設施工程,利潤相當豐厚,為什么還要去收購那些瀕臨倒閉的國有企業?這不是自己跟自己尋找麻煩嗎?嚴介和說,做工程的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是一個包工頭,他們始終認為你是一個皮包公司。通過租賃承包企業起家,做BT項目發家,我還要通過收購一批國有企業成名,因為拯救國有企業才能顯示一個企業的智慧和實力。

  目前,太平洋旗下已經發展到了60多家成員企業,職工人數近10萬人。嚴介和將整個公司架構分為工程、工業、投資三大集團以及東北、西北、西南、華中、華東五大區域。收購來這么多虧困企業,如何將其盤活,如何進行管理?嚴介和說,其實很簡單,就是四個字:制度、用人。太平洋給予下屬子公司負責人99%的權力和足夠多的年薪,在具體的企業運作上,讓他們放開手腳干。但“2C”人員(即財務和材料管理人員)實行集團和子公司雙重管理,另外在子公司中設立執行監事,直屬集團管理。嚴介和說,太平洋收購來的企業,經過集團一段時間的調整和經營,基本上都達到了“三零”的要求,即零腐敗、零內耗、零虧損。

  在用人上,太平洋實行的是兩個“三零”標準,即零學歷、零職稱、零資歷,零血緣、零情緣、零地緣。陳曉明就是在“三零”用人標準下成長起來的眾多太平洋經理人之中的佼佼者。高考落榜的陳曉明,1995年進太平洋工作時只是一名普通的汽車駕駛員,但他從開卡車到跟集團領導人開小車,再到負責整個集團的車輛和機械設備的調度,后又任集團總裁辦副主任,如今他已經是擁有900多名員工的太平洋玻璃有限公司(原宿遷玻璃廠)副董事長兼總經理。2002年,太平洋收購宿遷玻璃廠后,董事長換了一任又一任,陳曉明卻從執行監事的職位一步一步做到了現在的位置。2005年,他還獲得了“宿遷市五一勞動獎章”和“宿遷市十大杰出青年”稱號。陳曉明說,太平洋收購宿遷玻璃廠首先帶來了信譽和品牌。收購之前這個廠欠銀行貸款1000多萬元,因為連年虧損,銀行已經停止繼續放貸催債。太平洋進入后,公司信譽等級很快上調,銀行紛紛找上門來送貸款,再加上他們從嚴對公司進行管理,一盤死棋很快就變成了活棋。如今的太平洋玻璃公司已經由過去的虧損大戶變成了宿遷市宿豫區的納稅大戶。

  在太平洋玻璃公司工作了25年、現升任該公司執行監事的王萍說,因為太平洋是做工程的,剛進入玻璃廠時,原玻璃廠的員工都不以為然,覺得太平洋不是在作秀,就是看中了他們廠占有的100多畝地。但是太平洋在原玻璃廠一位副廠長生病住院和后來去世過程中的舉動,改變了他們的這一看法。進入玻璃廠后,太平洋不僅啟用了原副廠長孫輝任公司總經理,還在2003年3月孫突發腦干出血住院時全力組織搶救。為了挽救孫的生命,十幾天時間,太平洋耗資20多萬元,嚴介和親自聯系醫院和專家進行會診。孫不治去世后,太平洋一次性給予孫的家屬26萬元的撫恤金。玻璃廠是一個虧困企業,過去政府的很多職能部門都是退避三舍,唯恐避之不及。孫的追悼會,因為嚴介和的親自參加,宿遷市、宿豫區的領導和各職能部門的負責人都來了。大家從這些事情中,看到了太平洋真心做企業的決心和振興工廠的希望,人心很快就凝聚了起來。

  收購、盤活上市公司ST縱橫(600862),嚴介和將人的能動性用到了極致。已經戴了幾年“ST”帽子的ST縱橫無法抑阻虧損的慣性,2003年當年又虧損8000多萬元,原有的重組和托管方迫于無奈知難而退。如果到2004年6月底前還不能扭虧為盈,ST縱橫將被摘牌,徹底從證券市場中消失。就在命懸一線時,嚴介和領著太平洋接盤,演繹了拯救ST縱橫的生死時速。至今,嚴介和5個月3換總經理的故事還在太平洋內部流傳。第一任總經理蔡淵,是一個改革派,燒的是“猛火”。面對老牌國企,面對安逸了多年的習慣性陳舊觀念,蔡一上任就立體實施了四大“瘦身”計劃(即冗員瘦身、資產瘦身、機構瘦身、債務瘦身),將ST縱橫攪得上下滾沸,諸多矛盾隨時可能被激化。這時候,穩定派總經理孫建國走上前臺,他燒的是“溫火”,將員工的關系處理得恰到好處,使ST縱橫在平穩中“軟著陸”,最終完成了四大瘦身計劃。5個月后,第三任發展派總經理凌衛國走馬上任,他燒的是“恒火”,全面深化企業內部管理,突出新品開發,拓展細分市場,將公司的生產經營帶上了一個全新的發展平臺。2004年11月,嚴介和便鄭重宣布:ST縱橫A股股票恢復交易。

  嚴介和說,事實證明太平洋是能夠管理好企業的。2003年到2005年,太平洋能夠在全國各地簽訂2700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訂單,企業實現極速跨越式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們收購來的國有企業,因為改造好、管理好這些國有企業,樹立起了太平洋良好的企業形象,為他們與各地政府在談判桌上增添不少籌碼。

  自我超越:從實業家向企業家轉型

  嚴介和張揚其實并非現在才表露出來的,這從他在南京兩次搬遷辦公地點可見一斑。當年,太平洋公司搬到定淮門大街辦公,辦公樓明明位于這條大街的中段,嚴介和卻將門牌號定為0號,太平洋當時的公司地址就是:南京市定淮門大街0號。這可以說是中國獨一無二的0號門牌號碼。2003年,太平洋搬入現址辦公,大樓位于永慶巷、華僑路和上海路的十字路口,嚴介和卻將門牌號定為五臺山1號。無論是從地圖上找尋還是實地考證,《商界名家》記者都沒能找到名叫五臺山的街道和馬路,倒是這幢大樓的背后有一個名叫“五臺山”的體育中心。

  而今,財富暴露在了陽光之下,嚴介和卻公開表示,他并不是為了錢而奮斗。“我身上沒有很濃的商人氣,不拿金錢當回事兒。我的錢我沒有看成是我自己的,都是社會的。”對于什么是資本家,什么是實業家,什么是企業家,嚴介和有著他自己的理解。他說:“思維圍繞鈔票運轉的人叫資本家,是鈔票的積累;圍繞企業轉的叫實業家,是能力的積累;圍繞社會轉的才叫企業家,是形象的積累。真正的企業家,有利于社會又有利于自己的事,他干;僅有利于自己不利于社會的事,他是不干的。收購國有企業,是為了太平洋的總量,同時也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更是我由實業家向企業家轉型的開始。”

  嚴介和說他所收購的企業和在貧困地區建設的工程,很多都是國家光彩事業項目。這從他在淮安的家和他現在的辦公室里,擺放著的各級部門在各個不同時期授予的“光彩事業獎”獎狀和“光彩之星”牌匾,或許可以得到印證。2002年,收購宿遷玻璃廠時,嚴介和就在職工大會上公開表態:收購這個廠,我并沒有指望它能為太平洋賺取一分錢,只要經過我們的投資和管理,讓這個廠重新運轉起來,大家都能安居樂業,我們就滿足了。2003年,重組ST縱橫時,嚴介和也是公開承諾,我們為名而來,是身試

資本市場,實業報效社會,“帶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

  在解釋他公司名稱的演進時,嚴介和說,我們注冊“引江”時,就注定了我們入海、跨洋的大走向,但現在我們還只是來到長江邊上。我們的目標是把隊伍帶到浩瀚的太平洋上,盡情遨游,甚至把整個太平洋都攪動起來,讓全世界都知道,這是中國的民營企業發出的聲音。

  嚴介和在各種場合都一再強調,太平洋著力打造的是一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國企”,就是國人辦的企業,他營造的是和諧、和美、和暢的富康的“太平洋”、幸福的“太平洋”,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私有共用、私營共有、權力公眾化、資產社會化的現代“國企”。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太平洋正在實施三個一的造富工程,即到2010年左右,塑造出100個億萬富翁、1000個千萬富翁、10000個百萬富翁。嚴介和說,這個造富工程現在已經開始實施了,在他們收購國有企業時,幾乎都讓經營層持股,這里面就會產生一批富翁。以后在大集團、總集團持股的人,包括我們的主業效益比較好,主業任董事長、副董事長、總裁的員工,未來都是富豪的群體。在2005年10月1日集團工作會議上,他已經正式安排了集團公司股份贈予方案。按計劃,2005年集團公司拿出40%贈予250位中層以上管理層,2006年再拿出25%贈予25位高層管理層,2007年再有10%贈予5位核心管理層,最后嚴介和自己只保留25%的股份。他打算2008年就退出太平洋的管理層。

  至于退出管理層后去干什么?嚴介和說,他想去辦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商學院。他認為現行的由沒有企業實踐經驗的人當商學院老師很滑稽。他說他很瞧不起現在的MBA畢業生:“光是太平洋的員工,MBA學歷的職員能力最差,然后是博士,特別是一口氣讀完博士的更差。”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63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