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王向東:謹防盲目鈦投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9日 13:40 中國產經新聞 | |||||||||
CIEN記者 楊未宏 繼神舟六號升空刮起 “航天熱”狂潮之后,“太空金屬”——“鈦”日益引起眾多關注的目光。作為鈦資源儲量豐富的我國,如何完成由資源大國到鈦強國的轉變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為此,CIEN記者采訪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業分會副會長王向東。
CIEN記者:我國的鈦資源儲量豐富,目前已探明的二氧化鈦(TiO2)的總儲量達9億多噸,為世界第一。如何完成由資源大國到鈦強國的轉變,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 王向東:對于儲量,我們理解大概是遠景儲量。就目前來講真正的工業儲量,中國并不是世界第一,總儲量確實有這么多,但適合目前可以經濟開采的只有1億多噸,并非原來的數字所反映的那么大,從總體量來看并不是最大,但至少是資源大國。 CIEN記者:針對各地紛紛投資上馬“海綿鈦廠”的現象,有人稱會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極易導致鈦行業走上電解鋁業發展混亂的覆轍。對此,你如何看待? 王向東:不會,因為鈦的量不是很大,且鈦的提煉加工技術非常復雜,不是一般鄉鎮企業可以隨便上的,資金、技術以及其他條件的限制都是上馬的難題。 我國海綿鈦廠的投資情況大致是:十年前,一噸產能需要十萬元,幾十噸不是工業規模,工業規模起碼要上千噸。一般的工業規模是500噸,幾十噸是存在不了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海曾經有13家小海綿鈦廠,全是國有,到目前基本上完全垮了,只剩下兩家慢慢長大,一個是貴州的,一個是撫順的。 除去高科技支持外,鈦加工設備投產后會造成很大的環境污染,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這兩家擴大,因為它們已經具備技術基礎。否則,容易造成很大的資金浪費,也會造成極大的環保問題等。 CIEN記者:目前,國家對建海綿鈦廠是持支持的態度,從業內專家的角度看,有什么意見或者建議?您認為盲目投資海綿鈦廠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 王向東:目前海綿鈦和鈉加工材都屬于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國家是鼓勵其發展,但不會普遍的支持,支持的也就是目前現有的一家兩家。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政策,國家對海綿鈦的發展并沒有限制,就是民營只要有資金,國家不會制止,還是鼓勵的。 再次,我國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鈦礦的資源品質并不高,日本處理得好,是因為他們的原料二氧化碳的含量能夠達到95%左右,現在遵義鈦廠的原料是90%,雖然只差5%,但造成的影響是極大的。 CIEN記者:完成由資源大國到鈦強國的轉變,您認為我國鈦的發展方向在哪里? 王向東:鑒于在環境治理方面的問題,建議一般的小企業不要上,上起碼要兩年的周期,建成投產還要若干年,大量的資金投進去,不能馬上產生回報。 此外,刺激消費,擴大鈦在各領域的應用,爭取新的需求點,提高技術、擴大產量、擴大規模,真正拉動一個產品的發展。解決三大問題,1.電力供應問題,去年遵義鈦廠面臨這樣的問題。因為鈦在其生產的環節中不能中斷,如果中斷可能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2.上市問題,國家應該鼓勵鈦廠積極上市,支持鈦廠進行股份制改造,放手發展,使其輕裝上陣,以股份制形式才能使鈦廠輕松發展。3.內部問題,希望國家采取一些支持鈦產品進出口的政策,能夠在管理、技術、進出口上給予一些支持,鼓勵鈦產品出口。可以說,解決了以上問題,鈦完成由資源大國到強國的轉變,便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