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文
5月一個陽光燦爛的星期六,在開車去海口機場接客人的高速路上,唐南海突然遇到一場大雨。又硬又大的雨點很快在前擋風玻璃上形成一片水霧,但是想到另外一件事,唐南海覺得眼前這場雨變得可愛起來。
今年春季海南大旱,島上多個遠離淡水源的高爾夫球場不能得到及時灌溉,草皮和植被都“旱得冒煙了”。如果眼前這場大雨能夠下透,那球場上的花花草草就得救了。
唐南海名下并不擁有任何一個高爾夫球場,但他在球場待的時間不亞于任何一家球會的總經理。唐是海南文化國旅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還創辦了海南第一個高爾夫旅行網站Gofree,這個公司目前以組織高爾夫球旅游為主要業務。
海南當地的高球人口只有幾百人,大多數高爾夫球會的生存都依賴外來球客,以組織高球旅游為主業的海南文化國旅應運而生。正是在匆匆游客的腳步上,海南的高爾夫球會才看到了未來的利潤和希望。
既然打球人數這么少,島上何來16家球場?唐南海說,海南的高爾夫球場,就是海南發展的縮影。
生在海南長在海南,在填不飽肚子的少年時代,跟家里人一起打椰殼做麻繩的時候,唐南海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會和高爾夫球場聯系起來。
上世紀90年代的海口是投機客的天堂。隨投機客們一起來到這里的,還有星級酒店和高爾夫球場。
海口第一個高爾夫球場是臺灣人開的,那是個離機場很近的18洞球場。熙熙攘攘的球客應接不暇,投機客們幾乎把談判桌都挪到這里來了。
第一家高爾夫球場的火爆映紅了無數人的眼睛。一時間,一股高爾夫球場熱潮迅速掀起。海南島內有海有河又有山,適合建高爾夫球場的地方很多,在攀比之中,高爾夫球場越建越漂亮,請來的設計師越來越大牌。海南的高爾夫球場建設水平,無論在當時和現在,都是相當高的。當地漁民們也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在興隆等地,常常是幾乎整個漁村的年輕人都在做球童,他們掙來的人民幣和美金,是家里人生活開銷的主要來源。
當眾多美輪美奐的高爾夫球場建成之后,人們才發現當年出手闊綽的投機客早已消失無蹤,他們留下了鬼影僮僮的爛尾樓,也擊碎了眾多投資者的美夢。
是應該感謝這輪非理性高爾夫投資熱呢,還是該為那些獨自美麗的高爾夫球場悲傷,唐南海不知道,大家也不知道。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當理性的旅游資源開發人加入高爾夫球場開發的隊伍,散布在島上的16個高爾夫球場成為島上16顆經過雕琢后更加光芒四射的珍珠,為海南旅游增色不少。規模效應帶來相對廉價的打球費用、激烈競爭中鍛造的高水平服務,是海南球會的明顯優勢。
唐南海們相信,獨一無二的“度假+打球”模式,是海南高爾夫對球客的致命吸引力,眼前眾多生意并不紅火的高爾夫球會,來日定有賓朋滿座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