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的中轉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3日 20:20 財經時報 | |||||||||
談到香港的文化定位,就會引起一些人(特別是香港以外的文化人)的疑問:香港有文化嗎?香港不是“文化沙漠”嗎?香港文化除了吃喝玩樂、聲色犬馬,還有什么值得驕人的?香港的精英文化、學術成就,能跟北京比嗎?能跟臺北比嗎?能跟上海比嗎?香港自稱國際都市,在文化藝術的展現上,能跟紐約比嗎?能跟巴黎比嗎?能跟倫敦比嗎?甚至能跟東京比嗎?這一連串的疑問,其實是充滿了貶意的質疑,基本觀點就是香港沒有“自身”的文化。除了經濟貿易、聲色犬馬,沒有可以超過其他大城市的“文化優點”。
這種貶斥觀點形成,有其歷史原因,與英國殖民政策及中國人愛國義憤有關,說來話長,這里且不細論。 但是,有一點值得在此提出,就是香港文化的定位,從來不從自身本位出發,總是“外人說了算”:英國人當然是充滿了殖民優越眼光,中國的文化人也多少戴上二手的殖民色彩有色眼鏡看香港。久而久之,香港本地人也自嘲“文化沙漠”,小老百姓更是理所當然地“聲色犬馬”起來。當全世界的人都說香港沒文化、不可能有文化、不配有文化時,香港人還能說什么?不過,當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香港,仔細思考香港文化應當如何定位時,就會發現:香港的文化有不同層次的發展,高低都有,華洋皆備,不僅是簡單的“經濟生活的感官反應”而已。 從長遠的歷史發展來看,香港在中西文化接觸碰撞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直接影響中國人的文化意識。就算我們不從宏觀的歷史視野來看,只說近百年的具體史實,就不知有多少文化精英人物曾在香港落腳,或過境、或流亡、或定居。 過去討論香港文化,只把這些人當作“過境人物”,這些人也自認為“過境”,與香港文化無關。然而,真的無關嗎?別忘了,“文化過境”是與機場轉機過境不同的。 假如我們把文化的發展粗略分成“固定”(本鄉本土)與“流動”(穿梭來往)兩種形態,則香港顯然有著深厚的流動型文化。一方面影響了香港本地的文化發展,如魯迅、胡適、許地山、陳寅恪、張愛玲等人來到香港,并不是來觀光旅游的。不管是來批判還是來建設,都對香港的文化發展有所貢獻。 另一方面,所有流動過境的文化人士,都帶著他們對香港的印象,成為一種文化參照,影響了更廣泛的中國文化發展。特別是抗戰爆發之后,一撥一撥的文化、藝術、影劇人士匯集香港,怎么可能只與香港這片土地有關,而與文化無關? 且舉20世紀的紐約作為對照,文化藝術大有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但紐約的居民有一半是外國人,剩下的一半,還有50%是來自外地的。也就是說,“流動性”是紐約文化的重要資源,撫育了紐約本地的文化,不斷能夠更新創造。(李塵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