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慧:身體報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3日 13:01 經濟觀察報
郭娟 文慧的工作方式不是一個純舞蹈式的,無論 《生育報告》還是《身體報告》,前期大量的工作甚至類似于社會學的調查,她的主題很具象,生育、民工、疾病……但她的調查又不像社會學那樣的標準化和嚴謹,有感情,有感動,有沖動,然后一切又歸于抽象的肢體動作。文慧說,從前現代舞的大師們還都在努力創立自己的流派,比如MarthaGraham的用氣方式,但是現代舞發展到現在,更多的是豐富的個體在做著不同的嘗試。對她自己來說,中國撲面而來的現實無法回避,只能去做出反應。如果把西方的現代舞稱作 “后”現代舞時期——甚至也不止于舞蹈這一種藝術形式,比如PinaBausch在舞蹈里提出的問題,什么是愛?這是抽象的,終極的問題。那么現在的中國有劇烈的變化,人在環境中的種種狀態和反應,在她看來,是值得首先去思考、紀錄與表現的。 文慧曾經在東方歌舞團做編導17年,她那時天天看著天花板想,自己想要什么,體制里的東西永遠是那樣,大型晚會的伴舞,整齊化一,她想做點不同的東西,但是找不到出口。她說起80年代時看到PinaBausch的 《春之祭》和《穆勒咖啡屋》,看不懂,但受到很大的沖擊。1994年,文慧去了紐約,覺得像是開了竅,原來可以這樣跳舞,在任何的地方以任何的方式,大街,公共汽車,可以冷水澆頭,可以沒有燈光沒有布景,只是跳,表達自己所想表達。回國后做的第一次演出,沒錢沒場地,但是“又興奮又沖動”,最后找來的全是朋友,各種職業,在排練室,幾個大水桶,燈光用的都是臺燈,就這么演了,也請了歌舞團的老先生,前輩們難以理解,這是什么東西? 解決掉了怎么跳的問題,那么接下來跳什么?“還是找最近的人商量嘛,”文慧說,第二個作品《馬桶》只有他們兩個人,拍紀錄片的吳文光,也因為吳文光,她的視野和工作方法都更偏向于從社會性的問題中汲取養料。“有時候你跳著跳著就覺得沒意思了,但是真的找一個人來談的話,你會真的受到沖擊,我們做《身體報告》的時候,大家就到大街上,到公共浴室里去觀察那些身體,回來把感受用身體或者用文字表達出來,大家一起分享,再找出我們想要的東西。” 有時候想做一個作品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比如 《生育報告》,對女性問題的困惑和興趣,1995年他們拿著錄音筆去采訪,很多人對生育的經歷的描述仿佛就發生在昨天,文慧覺得生育是女性表達的一個出口,慢慢地積累素材,后來仍在德國的藝術家尹秀珍加入進來,她們用傳真交換想法,再后來又有了宋冬和吳文光,直到1999年找到了一些資金,才邀請了其他舞者,“那時候我也清楚了,不能說讓人大老遠地趕過來排練,對人家是一種尊重,而且有了資金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可以有排練廳。 慢慢開始有了出國演出的機會,《馬桶》、《裙子》、《動詞100》……“后來突然意識到,如果我們光排練然后演出,在國內畢竟演出的機會很少。后者一般來說我們必須保證,每一個作品的首演都在中國,所以《生育報告》和《身體報告》都先在國內劇場,然后去國外。”文慧說,即便這樣,國內可能還是有很多人沒看到過,他們開始籌劃一個空間,能同更多人分享。2004年的時候還在9個劇場,禮拜六下午的3個小時,再后來就有了現在草場地的 “生活舞蹈工作室”,文慧說這個地方很像個實驗室,陸續邀請國外的藝術家過來,帶進來新的想法或者方法,分享,有感而發,再創作。也不僅僅限于專業的舞者,文慧說剛做工作坊時很有意思,好多人看到網上的消息打電話來問,為什么不收錢,她說就是大家來玩嘛,他們這些年輕時經歷了集體主義生活的人,對這些倒真是不大敏感。 于是工作坊里出現了各種各樣職業身份和生活背景的人,大家一起討論,每個人把自己的經歷帶進來。她說普通人的身體有時比專業的舞蹈演員更有表現力,沒有程式化,自由,越能打開自己。有時是一個話題,大家討論,再用一些方式讓所有人“動”起來,剛來的人總是有些緊張,但是半個小時之后,大汗淋漓的狀態里,平常人之間的距離感被打破,可以和陌生人擁抱,可以一起摸爬滾打。他們的工作坊,仍然在繼續。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