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產很煩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2日 01:21 南都周刊 | |||||||||
朋友老趙幾天前打來電話,說心里郁悶,要找人聊天。問他有何煩惱,答曰:“我被班加羅爾了。” 班加羅爾原是印度一座城市的名字,Bangalore,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信息科技中心,美國許多電腦網絡公司在這里建立了分部,將一部分原本美國本土的工作外包給了印度人。這個詞目前在英語中流行起來,甚至演變成動詞,意思是:因原來的職位被公司外包而失去
老趙正是遇到了這個問題,他從前在大陸學的是中文,來美國后,發現中文無用武之地,便轉行讀了計算機語言。老趙轉舵及時,畢業時正趕上美國電腦網絡業的起飛,找工作很容易,薪水也逐年呈跳躍式增長,七年之后,已達六位數字。老趙的妻子原先在社區圖書館工作,女兒出生后,退職在家,當起了全職家庭主婦。全家靠老趙一個人的收入,衣食充足,綽綽有余。添新車,買了房,每年還有些積蓄,存下來養老,或者為女兒將來念書做準備。 失去了工作,令他有些煩躁,其實,這早已有了預兆,公司里的同事已經裁了一撥又一撥,網絡泡沫后,美國公司用這種裁員招新人的方式,降低工資支出,因為當年熱火時期,老趙那一撥人的工資被水漲船高,如今,網絡技術人員已經人浮于事,加上來自中國、印度的低成本威脅,在這個行當里,即使不能稱為人人自危,也沒有幾個人敢說高枕無憂的。 一覺醒來不再中產 美國中產階級的界定標準并不統一。但一般來說,平均年收入在2.5萬美元到10萬美元之間的,都可以算是中產階級。像老趙這樣的三口之家,12萬收入,平均每人4萬,相當不錯了。以這個標準來估算,美國的中產階級應該占到總人口的80%左右。 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的中產階級在許多方面有著與其他階層共同的憂慮,類似國家安全及恐怖主義、環境污染、全球溫室效應、油價飆升、種族沖突等大問題,以及人身安全、健康、情感等個體問題。 然而,中產階級所特有的、最主要的煩惱并不是來自精神世界的。他們最擔心的,是哪天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已經不再屬于中產一族,而是滑落到貧困線以下的低產階級。 這種擔心不是沒有理由的,太多的因素使中產階級不敢掉以輕心。2005年8月,美國政府人口統計署公布的《2004年美國人收入,貧困,健康保險》報告顯示,美國的貧困人口率繼續著2001年以來的上升趨勢,由2003年的12.5%上升到2004年的12.7%,貧困人口一年之間凈增了110萬,其中以中西部老牌制造業中心城市的增長最為突出。 美國政府進行這項調查時所界定的貧困線,是兩口之家的年收入在12334美元以下。雖然,近幾年來,美國經濟總體呈現回升趨勢,但并不是各行各業都如此。有一些行業還在苦苦掙扎之中,如制造業,這些勞力密集型產業已經漸漸將生產中心移向亞洲,本土老廠關閉,工人面臨失業。信息產業也不例外,除了少數高精尖技術不會對外開放以外,許多服務性崗位都已經外包出去了。 在貧困人口率持續攀升的同時,美國的貧富差距繼續增大。最底層20%的美國人,擁有的財富下降至全民收入的3.5%;而收入站在頂端20%的人,擁有的財富則上升到全民收入的50.1%。最近公布的福布斯美國富人排行榜也表明,全美最富的四百人的資產達到1130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250億美元。 全球化下的新隱憂 美國社會的仇富心態沒有中國那么嚴重,雖然對于貧富差距過大,人們總有一種本能的反感,但不至于產生暴力傾向,為濟貧而殺富。對于那些白手起家、因智慧和勤勞而致富的人,美國人總是敬佩有加,并以之來自勉,作為自己奮斗的榜樣和動力。 然而,對于貧窮的恐懼,特別是中產階級對于重歸貧困線以下的恐懼,是一種永遠揮之不去的隱憂。除了像老趙這樣失去工作的極端例子,其它因素,如醫療保險價格攀升、學費增長、股市崩盤而造成養老金縮水、房貸壓力太大,都是中產階級面臨的最切實的困擾。 例如,在上面提到的那份調查報告也顯示,美國醫療保險費用在過去的幾年中以每年20%的幅度增長,遠高于通貨膨脹水平,這不僅使得許多美國中小企業無力負擔員工的保險,也使得更多的工薪族、個體生意人感到進退維谷。2004年,美國新增了140萬失去醫療健康保險的人。這些人一旦生病,龐大的醫療費用會使他們一夜之間處在破產邊緣。 然而,超級資本集團力主的全球化正在動搖著美國人的基石,資源和財富的再分配必然使一部分人成為犧牲品。當然,老趙的煩惱恐怕只是暫時的,有學歷,有技術,美國本土的工作不可能全都外包出去。降低身價,另辟蹊徑,信息時代,總會有他的飯碗。 危險的是那些從事傳統制造業的中產階級,一旦全球制造業中心徹底遷移,恐怕將只有到東方去討飯碗一條路了。實際上,這從2005年開始,就已經顯露出跡象,相當一批熟練技工和機械工程師離開美國,前往中國和印度,開辟新天地。(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 ) (作者系美國華文報紙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