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MOOK的藍海空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8日 15:01 財經時報
本報記者 劉鶴翔 突破傳統血腥競爭所形成的“紅海”,到非競爭性的“藍海”上去拓展生存空間,這一生存策略在去年成為一個流行詞:藍海戰略。對包括《讀庫》在內的MOOK來說,避開雜志和圖書的正面競爭,它們找到了出版業的“藍海” 如果你需要一本具有智慧、文化含量而又輕松的連續性讀物,你可以嘗試讀讀MOOK.“Mook”是雜志(Magazine)和書籍(Book)的混合體,簡稱“雜志化圖書”,是日本人所創造推廣的一種新文化商品,圖片多文字少,其性質介于Magazine和Book之間。現在Mook在日本、美國、中國臺灣等一些國家和地區比較流行,有人稱其正在成長為與圖書、雜志并列的第三大類出版。 對國內的300多種MOOK來說,既不大紅大紫,也不受市場冷落,是一種不錯的生存選擇。避開雜志和圖書的正面競爭,它們找到了出版業的“藍海”。 《讀庫》盈利了 如今,張立憲(老六)的博客已經是網上的熱點博客之一,這個博客所有內容都與一本叫《讀庫》的MOOK有關。 2005年秋天那個心血來潮的想法在2006年付諸實施以后,至今已歷時一年,張立憲主編的《讀庫》出了第六期,發行量也躥升到了一萬五千本,在圖書市場上,這個數字意味著這本雜志已經有所盈利。 畢業于人民大學新聞系的張立憲在《河北日報》當過記者,在北京編過《足球之夜》,之后又在出版社做過幾年編輯。在出版行業里的多年經驗也使他很快理清了運作思路,“從出版周期到銷售、到出版形態,甚至小到藏書票、版型、封面的設計,我一下子都想清楚了。” 《讀庫》也不乏媒體的宣傳支持,“我自己是學新聞的,周圍很多同學、朋友、網友也都干這一行,到現在為止,他們給《讀庫》做的宣傳都很好,用的版面、篇幅也很好。 倒是對網上銷售的效果被估計過高了。“一開始就是個誤會,原來設想這套書就放在網上銷售,網上不受時間的限制,利潤也不用受書商的層層盤剝。但真正做起來,就發現不是這么回事。到現在為止,每期《讀庫》能在網上賣出的不過幾百本。”2006年初,經過第一期的試刊后,張立憲不得不做出調整。 “其實并不是靠我一個人支起這個攤子,發行是發行公司的事,印刷是印刷廠的事,我只是把各個環節串了起來。就算將來讀者更多了,也只是發行公司賣得更多,跟我沒有關系,我面對的仍然只是一套書。” 避免小圈子化 國內的MOOK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偏重于做書,一種偏重于做雜志。偏重于雜志的最終要解決刊號問題,而做成書是沒有廣告經營權,它需要的是一個書號,圖書和雜志的發行渠道是不一樣的。“張立憲希望,《讀庫》始終是一套書,而不是一個雜志。 在中國內地,近年出現了越來越多的MOOK.山東人民出版社社長金明善估計,目前,國內出版的MOOK在300種以上。 2000年6月,山東人民出版社推出《經濟學家茶座》第一輯,很快在出版界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我們出《茶座》的時候,國內的MOOK還不多見,這種形式首先就讓人覺得新鮮。”金明善說。 盡管《經濟學家茶座》每輯的發行量在2萬冊左右,對知識界來說,它是一個很重要的突破,把深奧的經濟學問題寫得不那么學究氣,為經濟學家們贏得了大批的行外讀者。 《經濟學家茶座》從2001年的一年出4輯,到現在已經變成一年出8輯。而受《經濟學家茶座》良好反應的鼓舞,從去年開始,金明善索性開起了“茶座”連鎖店,一口氣推出了《法學家茶座》、《社會學家茶座》和《批評家茶座》。 和《讀庫》、《經濟學家茶座》相比,另一種受文化界關注的MOOK雜志《今日先鋒》的出版之路要坎坷得多。這份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先鋒藝術MOOK,從最初的三聯書店轉到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幾經易主,去年,它又轉由北京世紀文景公司出版。 十年只出了十來期,編者迫切感覺需要改革。去年3月,主編蔣原倫召集樂評人顏峻、導演賈樟柯、作家格非、孫甘露等人開了個研討會,探討《今日先鋒》辦刊方向,“大家覺得,《今日先鋒》已經是一個品牌,要堅持下來。這本書今后也要盡量避免小圈子化,話題也不要太限于學院,文風也要輕松自由一些。”《今日先鋒》的責任編輯王蕾對記者說。她希望下一期《今日先鋒》起碼能發到七千到一萬本。 找到“藍海” “無論《讀庫》、《經濟學家茶座》,還是《今日先鋒》的編者,都不指望會在市場大紅大紫,當然也不希望像其他的圖書或雜志一樣,被書店一摞摞地退回來。MOOK的生存,一要有知識的質感,又要有穩健的發行。”張立憲說。 突破傳統血腥競爭所形成的“紅海”,到非競爭性的“藍海”上去拓展生存空間,這一生存策略在去年成為一個流行詞:藍海戰略。對包括《讀庫》在內的MOOK來說,避開雜志和圖書的正面競爭,它們是找到了出版業的“藍海”。 張立憲覺得他找到了自己的“藍海”。一本《讀庫》320頁,大約有三十余萬字,能發表五千至五萬字的大文章。張立憲一開始就發現,這是一個空白點。“國內的出版物缺乏這樣一個‘中篇讀本’的平臺,五千字以下在報刊上能夠發表,五萬字以上能夠單獨出書,而這個篇幅區間沒有平臺。”張立憲說。 而“敘事文本”是《讀庫》的另一個關鍵詞。“我也不想里面的文章太個人了,而希望是公共話題,至少喚醒的是公共情感。《讀庫》只提供事實,把觀點留給讀者。”張立憲這樣描述他的用稿標準。 張立憲力求避免《讀庫》小圈子化,多年來,張立憲認識了很多優秀的作者,他們把攢在手頭的稿子投給《讀庫》,這為讀庫的作品質量提供了一份保障。 《讀庫》的稿酬是一千字兩三百元,這個標準比文學雜志的標準高了不少,但張立憲覺得,稿費并不是《讀庫》的作者所關心的問題。“他們是真正的讀書人,不靠給《讀庫》寫稿吃飯。事實上,靠嚴肅寫作,靠稿費去生存是不可能的。他們靠發表文章獲得另外一種東西,我要做的就是把他們的寫作欲望、寫作熱情挑逗起來,并且對得起他們這種寫作欲望、寫作熱情。” 《讀庫》的出版方是張立憲曾經工作過的新星出版社。這本MOOK對于出版社的意義,張立憲認為不用評價太高,“出版社方面用一年的時間出版這么一套書,現在它有一定的銷量,有了忠誠的讀者群,市場反應也比較良好,算是度過了成長期。不過,出版社對它也稱不上樂觀,因為這套書畢竟不會大賣,還不好說它意味著一個經濟增長點。”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