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人才可能遭遇全球買方市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3日 08:37 經濟參考報 | |||||||||
英國《金融時報》近期刊登邁克爾·施拉格的一篇文章,認為全球范圍內不存在科學家和工程師短缺,更可能出現高技術人才過剩。 這篇題為《亞洲大國與人才集市》的文章摘要如下: 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國家培養的科學和工程學博士數量居世界前列,令西方國家如
通用電氣公司總經理杰弗里·伊梅爾特今年早些時候曾表露過他的擔憂:與我們以前的競爭對手不一樣,中國和印度擁有眾多人口和強大技術基礎,他們喜歡當工程師。所以,競爭如今已經不同于以往——這讓世界各國都憂心忡忡。 這種擔憂并非毫無道理。全球技術領頭羊如通用電氣、夏普之所以在中國和印度設立研發中心,不僅是為了開拓市場,還因為在那里能以最低成本獲得最優秀人才。令美國和歐洲大學既驚訝又不安的是,中印是“工科教育超級大國”,它們的大批“產出”日益與西方優秀人才形成競爭。 美國國家科學院前不久估計,在美國聘用一名化學師或工程師的費用大致相當于在中國聘用5名化學師或在印度聘用11名工程師。 但是,中印兩國教育質量能與西方國家媲美嗎?答案是:它們正以出乎預料的速度變得能與西方國家匹敵。高等教育逐漸變成了與電路板和手機一樣的高技術商品。 中國和印度每年畢業將近100萬名工程專業大學生。相比之下,美國和歐洲畢業大約17萬名這類學生。即使有人傲慢地認為中印只有10%的頂尖學生與美歐的半數學生一樣,擁有出眾才華,但中印高素質工程專業畢業生也遠多于西方國家。 因此,歐美技術、工程以及決策機構強烈建議,增加科學和工程專業畢業生。歐洲聯盟官員正大力推動設立“歐洲理工學院”,美國眾多國家級研究院呼吁加大對技術教育的投資。“更多”、“更好”本土學生被認為是在全球高技術領域取得成功的根本。 然而,西方的學生要想在科學或工程領域取得成功,必須明白自己正與不斷壯大的全球人才大軍展開競爭,而對手接受的教育是:多做事,少拿錢。危言聳聽者也許會把這種競爭稱作“腦力血汗工廠”,務實者則會把這種較量視為在腦力勞動領域形成的買方市場。 寬帶網絡讓企業可以越發容易地外包技術和工程業務。如今,跨國企業會設法建立較為廉價的制造和呼叫中心。同樣,創新企業也不遺余力地尋求“廉價能人”。這樣的買方市場上,博士后也沒法要求高工資。 因此,全球范圍內不存在科學家和工程師短缺,更可能出現高技術人才過剩。 事實上,具備創新差異性、而不是競爭能力,才是西方國家在人力資本方面面臨的真正挑戰。 當然,擁有眾多科學家和工程師未必意味著財富。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和蘋果電腦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并沒有完成大學學業。他們的成功表明,在技術領域發揮全球主導作用無需過高學歷。讓經濟保持增長,技術教育是必要條件,并非充分條件。廉價技術人才隊伍壯大帶來了更多創新機遇,但把教育能力轉變為持續經濟繁榮絕非易事。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