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心情故事 > 正文
 

大學女生憑什么求職成功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2日 16:26 人民網-華南新聞

  進入12月,國內大學畢業生招聘會連連開場。預計明年的大學畢業生有近400萬,其中女生占44%左右,面對激烈競爭

  本報記者 冒浩文 

  據悉,我國2006年的大學畢業生將近400萬,其中女大學生占44%左右。今年的大學畢
業生338萬,有80萬人未能及時就業,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女大學生。

  據了解,目前我國大學女生占在校總人數的45%,工科背景的女生比例要低一些。相對于男生,女生在就業時顯得更困難。近幾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女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記者近日專門就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畢業兩年工作沒著落 我不知道自己適合干什么

  這是一個真實的大學女生求職的故事。

  我們稱她為阿慧,畢業于北方某學院建筑工程系。畢業兩年,工作一直沒著落,最近才在順德一民營企業找到一個文秘工作。談到畢業找工作,她是一臉的后怕與懊惱。2003年阿慧畢業時,正值我國大學擴招后的第一批大學生畢業,就業競爭激烈。她說,當初家里給自己選擇專業時,認為學建筑熱門,將來畢業好找工作,不曾想畢業時由于自己女性的角色,許多建筑單位拒絕了她的求職。總結自己的求職過程,阿慧談到了一個最真切的感受:從上大學選專業到大學四年,自己根本就沒有去想明天的就業,真正到了要求職的一天,就顯得非常茫然,不知道怎樣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從11月份以來,大大小小的招聘會我去了不知道多少場,費盡千辛萬苦才投了幾份簡歷,但每次都是失望而歸。現在看到擁擠的人流,我就產生一種恐懼,心生疲憊,不想再去參加招聘會。”在廣東省職業類大學生招聘會上,大四學生謝雅麗顯得焦急而無奈。

  觀點:看來,如何讓心理上相對脆弱的女大學畢業生以坦然和放松的心態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有針對性的輔導顯得十分必要。

  就業指導要求越來越高 女生特別需要“就業輔導小灶”

  華南師范大學

電子商務系的鄧老師說,大學生就業指導,應立足于正確處理好大學生的學業、就業、職業和事業的關系,以學業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為載體,以事業為目標,協調一致、循序漸進地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

  記者在一些大學采訪中了解到,雖然目前高校已經普遍建立了大學生就業指導機構,但基本上是學生處兼任,學生處處長就是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的主任。系里的輔導員負責就業指導,沒有專門的就業指導老師。很多學生認為,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渠道過于單一”,基本上還只局限于信息發布、政策宣講、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等工作。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楊少鋒介紹,現在的大學生對就業指導要求越來越高,他們希望在大學不同階段,學校應該針對不同性別、不同專業開展個性化的指導,提供職場心理輔導,進行社交能力指導,開設職業規劃課程。

  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動機,以及生育保險費用和女工勞動保護費用等等,企業單位用人更傾向于男生。另外女性就業中自立性要比男性差,依賴家人、親戚朋友,托熟人介紹找工作情況多。所以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條件來看,女大學生更需要細致周到的個性就業指導。

  對于單獨開展個性就業指導,尤其是給女生開“就業輔導小灶”,記者采訪過的幾所大學基本上都表示為難:給每一屆數千名畢業生和差不多一半的女生做個別指導,學校在人力上壓力太大,現實中很難實現。

  觀點: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個性化指導需要成本。高校可以嘗試一下走市場化的路子,與咨詢機構、人才市場聯合起來,集中各專業的師資力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就業指導。

  女生求職難題:心理鈣質缺失

  就業指導專家“處方”:樹立自信心

  女大學生求職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心理缺鈣,具體表現為自信心不足,缺乏挑戰精神。由于求職道路相對坎坷,心理顯得比較脆弱,情緒容易波動。面對激烈的擇業競爭,不少女大學生容易在“女生擇業難”的說法影響下產生畏難情緒。

  廣東高校就業指導中心有關專家指出,現在有些單位在招聘人才時寫明只招男生,但女生如果有自信勝任該工作,完全可以大膽自薦,只要展現能力,說不定人家就要。

  在采訪過程中,許多女大學生提出:學校可以邀請企事業單位的女性成功人士、校友以及部分用人單位給女生們分析就業形勢,講解就業政策,傳授就業技巧。甚至可以專門為女大學生舉辦模擬招聘會,鍛煉自己的求職實戰能力。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林麗瓊教授說:“從已經畢業的學生來看,無論是簽約率還是單位的滿意度,女生并不比男生落后。具體說來,各行各業中仍然有許多職業適合女性,在大部分崗位上女性并不亞于男性。”

  觀點:學校應該加強對女生的擇業心理指導,邀請心理學教授、婦女問題研究專家等幫助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調適擇業心理,設計職業生涯,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就業觀,以自信、自立、自強的觀念走向社會。

  《華南新聞》 (2005年12月22日 第三版)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