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顯示冷門專業更容易找工作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 03:01 北京娛樂信報
團中央學校部和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發布的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顯示—— 。6成人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 半數人認為托熟人求職最有效 6成用人單位稱課程設置不合理 昨天,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和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聯合發布了《關于大學生求職與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調查顯示,200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413萬,比去年增加了75萬,增長率為22%,而全國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預計約為166.5萬人,比去年實際就業減少22%。這意味著,將有近6成的應屆畢業生面臨崗位缺口。調查同時顯示,學生、學校、政府和家庭、社會環境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四大重要原因。 就業/專業 所謂冷門專業更易找工作 在總體就業水平與專業之間的關系方面,從參加調查的學生所屬的專業看,可以劃分為法學、管理學、工學、教育學、經濟學、理學、歷史學、農學、文學、醫學和哲學等學科門類。與大多數人的預料不同,調查顯示,學冷門專業的學生似乎比學熱門專業的更容易找工作。被視為冷門專業的哲學和歷史學,學生“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比例分別達到40.35%和51.85%,而法學專業學生的總體就業水平似乎低于人們的預期。 就業/薪酬 6成人期望月薪低于2000元 王麗萍認為,客觀地講,當前大學生一般都能對自身能力水平及就業市場狀況進行正確的認識和評估,形成較為理性的擇業行為。薪酬一直被喻為大學生就業理性程度的“風向標”。根據此次調查的統計結果,大學生大多已走出開價虛高的誤區,有六成以上(66.10%)的學生將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間。 在就業地區的選擇方面,大學生“重東部,輕西部”、“重大城市,輕中小城市和農村”的想法仍沒有得到明顯地改觀。仍有45.93%的大學生擔心到基層和西部工作會限制個人的發展,有六成以上的人對到基層和西部工作持不太贊成的態度!。牐 就業/能力 缺乏經驗被視為就業障礙 本次問卷調查顯示,個人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熬蜆I能力與一般意義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學生進入人才市場所需的社會實踐能力、求職技巧等!蓖觖惼急硎,此次問卷調查顯示,有24.14%的學生表示個人能力不足而成為制約成功擇業的首要問題,另有19.86%的學生認為求職技巧的缺失是求職過程中最為頭痛的問題。另外一組數據表明,高達52.14%的大學生將“缺乏社會經驗”視為最困擾大學生就業的因素。而且,在這一點上,來自大中城市的學生和來自農村的學生并沒有什么大的差異。針對用人單位的訪談也表明,缺乏工作經驗是大學生與其他就業群體相比一個明顯的劣勢。。牐 就業/性別 男畢業生就業率高于女性 調查顯示,截止到5月底,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還沒有簽約的大學生占49.81%,不想馬上就業的學生占15.02%,而沒有找到工作的學生比例為27.25%。其中,男性畢業生的“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比例為55.71%,而女性畢業生的“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比例為41.08%。“可見,性別因素在大學生求職過程中具有較為明顯的影響。”該課題組組長王麗萍副教授解釋。 在對用人單位進行的訪談中,有27.3%(12個)的受訪者承認在進行人員招聘時有性別傾向,但僅有3個受訪者偏向于招收男生,有72.7%(32個)的受訪者認為在招聘人員時沒有明確的性別傾向。但是會考慮到工作的性質、崗位要求來招收不同的性別。 就業/關系 半數人認為托熟人最有效 “中國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人際關系在就業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盡管特定的社會關系網絡影響了整個用人環境的公正、公平,但就個體而言,它仍不失為進入就業市場、尋找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蓖觖惼急硎,此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41.61%的學生認為通過家庭和個人社會關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職途徑;在來自大城市的學生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51.29%。 就業/課程 大學課程設置被指不合理 王麗萍表示,專業課程的設置反映了學校教育的發展思路和教學資源的分配格局,直接決定著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并最終影響大學生的競爭力。目前,盡管有25.61%和41.27%的學生認為改革學校教育包括改革課程體系對改善大學生狀況非常有幫助或比較有幫助,但認為改革現有的專業設置不太有幫助或沒有幫助的仍達30%以上。用人單位對大學課程設置方面的態度似乎比大學生更明確。在接受訪談的44家單位中,有59.1%(26家)的用人單位認為當前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其中50%(22家)的用人單位明確提出當前大學教育中的課程設置不合理是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一個制約因素,兩者存在相關性!。牐 就業/策略 學生要轉變擇業觀念 王麗萍認為,學生、學校、政府和家庭、社會環境是影響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四維。要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也須從這四方面入手,“更新學生觀念,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是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首要環節!笔紫绒D變擇業觀念。根據此次調查,大學生在整個就業過程中都表現出高度的理性,但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響,也存在不少不切實際的地方,而這些觀念確實與我國目前的就業形勢形成了較大的差距。 上學期間加強實踐 注重專業學習和專業實習。專業強,基礎厚,理論深,技能精,是每個用人單位渴望的人才標準。本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參加社團活動和學校組織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對就業有正面影響。作為大學生進行能力鍛煉、施展個人才華的重要舞臺,社團活動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培養學生的興趣、技能和才能,充當學生與社會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因此,在不影響專業學習和專業實習的基礎上,大膽地走向社會、參與包括兼職在內的校外活動是大學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徑。 適當調整專業設置 在學校方面,調查課題組認為,高校應該根據社會需求和國家長期發展目標,適當進行專業設置的調整?捎羞x擇地推行“2+1+1”的綜合培養模式。“2+1+1”模式是最近提出的一種新的大學培養模式,即把大學本科四年培養期分為三段,前兩學年按專業所屬學科、第三學年按所在專業、第四學年根據就業市場的變化和需要設置課程。部分學?煽紤]與職業技術教育接軌,提供更多社會實踐機會。 針對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兼職的渴望,高校也應重視實習制度,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的供需伙伴關系。 背景 16所大學參與調查 本次調查是由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于今年5月至6月間對全國16所大學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進行的科學抽樣調查。調查以填寫問卷的形式進行,共發放問卷4000份,回收問卷3475份,回收率為86.88%。調查同時對44位服務于不同類型用人單位的人事部門、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以及具體部門的負責人進行了訪談。 信報記者杜丁 方芳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