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就業 > 正文
 

解決就業問題應是主要目標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4日 15:25 中國經營報

  作者:張曙光

  就業問題是近年來“兩會”上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

  據最新的數據,今年中國全社會需要安排的就業人數是2500萬人,而今年全國城鎮可能提供的就業崗位只有1100萬個,至少有1400萬人就業希望渺茫。其中特別引人矚目的是
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

  雖然我國的國民經濟還在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長,但大學生的初次就業率并沒有明顯提高。

  建國以來,我們經歷了上世紀50年代末、80年代初兩次大規模的失業高潮。特別是面對80年代初期大規模的失業情況,中國政府以快速發展經濟,鼓勵國有企業大辦三產,放開搞活允許個體創業,國有企業內頂替接班等多種手段解決就業問題,使中國不但沒有出現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歐美國家失業率高達25%,持續十多年的經濟大蕭條,反而迎來了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所以,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解決目前最嚴重的失業問題,不但要把失業當成社會問題來解決,更要把它當成改變經濟增長模式,改善經濟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問題來解決。

  首先,應以擴大就業帶動內需增長。

中國經濟近十年來始終未能走上良性循環,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內需上不來,主要靠投資拉動,而投資(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一啟動,就遇到了
能源
、原材料緊張的矛盾,就成了過熱。擴大內需就要提高人民的支付能力,一是提高工資,二是擴大就業。而擴大就業是當務之急。

  其次,從就業角度尋找突破二元經濟的突破口。中國經濟有一個怪現象,就是教育發展對農村經濟的促進作用十分有限。從上個世紀50年代,人們就在講一個農村苦孩子如何奮斗(或是在黨關懷下)成長為大學生、有所成就的故事。到了80年代、90年代、新世紀的現在,人們還在重復講著同樣內容的故事。從農村出來的人才不能改變農村的貧困狀況?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再次,要給勞動密集型企業更高的地位。中國工業向重

化工轉移,中國要發展高科技企業,這些提法并沒有錯,但必須面對的是現實的就業問題。從90年代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增長對就業彈性縮小。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對就業的拉動由20世紀80年代的0.32個百分點下降了0.1個百分點。與經濟學公認的奧肯定律(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成正比)相悖,這可能與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有關。但中國勞力資源豐富這個優勢不能丟。不但要鼓勵第二產業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更要鼓勵第三產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2002年我國在一、二、三產業就業的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分別為50%、21.4%和28.6%。2000年西方發達國家一、二、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分別為1-3-5.4%、22.6-34.5%和62.2-74.596%。我國第三產業還有很大的就業潛力,如僅美容美發行業就容納了1120萬人就業。

  再有,創造就業機會應是企業家的重要社會責任。現在社會給企業家很高的地位,每年有各種評比獎勵,除了企業家個人財富的增長外,這些企業家還為社會創造了多少就業崗位也應該納入人們關注的視線。我們不但要鼓勵有創新科技的企業家,也要鼓勵能為社會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的企業家。

  還有,就業率的高低應成為政績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幾年,隨著黨中央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人們對全面發展有了更科學的認識,就業問題更是與人民休戚相關。“減員增效”之類的口號不應由政府部門提出,應鼓勵企業多創造就業崗位。是否“增效”是企業自己考慮的問題。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紛紛以裁員方式進行改制,減少了約4000多萬個工作崗位,大大加重了社會負擔。有的企業員工30多歲就被迫“退休”,完全違背了經濟規律。

  最后,要用法律保護就業者。中國目前就業人群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弱勢群體,就業歧視現象非常嚴重。拖欠工資、不簽勞動合同、員工沒有與資方議商工資的能力、黑工現象普遍,就是各種招聘廣告上也充滿歧視性語言。不但招聘單位普遍缺少平等意識,就是一些電視臺為求職者搞的節目也缺少對人格起碼的尊重。我們應喚起全社會的良知,尊重求職者,尊重我們的人格。國家應制定“就業法”來維護求職者的權益和尊嚴。

  “充分就業”是政府追求的最重要的經濟目標之一。我們要努力創造就業機會,掃除一切就業障礙,解決這一世紀性難題。

  作者為《中國經營報》副總編輯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