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管理:不在狀態就換人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 13:42 國資委網站
四年一屆的世界杯就像硝煙的戰場。場上32支豪強捉對廝殺,場下億萬球迷搖旗吶喊。星光四射的球星成了球迷為之癡狂的偶像,但很少會有球迷記住球星背后那些每場比賽只露了幾個鏡頭的教練們。而正是這些教練們,卻是整個球隊的靈魂。 如果把球隊比作合唱隊,球星們比做合唱隊的隊員,那么教練就是那個背對觀眾的指揮家,正是他們的精妙指揮,才讓我們欣賞到一場精彩演出。所以,因為有了希丁克,我們就可以看到一支充滿激情、永不退縮的澳大利亞隊。因為有了里皮,我們就可以看到攻守更為平衡、進攻更為犀利的意大利隊。因為有了克林斯曼,我們就可以看到一支崇尚進攻、進球精彩的德國隊。要知道,德國隊前四場比賽攻進了十二個球,而且全部是用腳打進的,對于以前總是高舉高打頭球制勝的德國隊,這是多么不可思議。 世界杯的賽場云集了眾多大牌教練,教練們的指揮藝術豐富多彩,各有特色。但我認為,教練們的指揮藝術的核心是用人,而用人的核心又是----不在狀態就換人。不管是大名鼎鼎的巨星,默默無聞的球員,還是嶄露頭角的新人,到了教練的手中,都是一個服從戰略需要的棋子,而球隊的第一戰略就是----取勝。所以,任何不能幫助球隊取勝的隊員,不論名氣大小,關鍵時刻,毫不手軟,該換人時就換人,這才是一個大牌教練的風采,才是一個球隊取勝的基本保證。 不在狀態就換人,關鍵要看教練是否有識人慧眼。兵法云,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什么叫在狀態,什么叫不在狀態,這全靠教練的一雙慧眼。法國隊在小組賽中磕磕絆絆,險些未能出線,教練關鍵時刻換下齊達內的安排不可不說存在疑問。而阿根廷隊在四分之一決賽中慘遭淘汰,教練在最后時候換下里克爾梅成了最大敗筆。澳大利亞隊對陣日本隊,前八十分鐘一直落后,眼看難逃失敗命運,關鍵時刻,希丁克換上了卡努里,一上場接連兩個入球,把澳大利亞隊從懸崖邊上又拉了回來。巴西隊的羅納爾多本屆杯賽表現讓人大跌眼鏡,可每場仍是首發,狀態平庸而遲遲不被換下場。巴西隊主教練最終也為自己的優柔寡斷付出代價,前三屆杯賽都打入決賽并兩獲冠軍的五星巴西連四強都沒進入,徒引無數巴迷空悲切。可見,對球員的正確判斷,準確地看出他是否在狀態是一個教練臨場指揮的基礎,離了這個基礎,一切巧妙的戰術安排最終都可能是水中月,鏡中花,一場虛設罷了。 不在狀態就換人,還要看球隊是否有足夠的人才儲備。也就是說,要看板凳有多厚。人才濟濟,兵多將廣的球隊,教練換人的勇氣就會徒增幾分。不然的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多高明的教練也會回天乏術。阿根廷的主教練當起來格外輕松的一個原因是替補不比主力差。對塞黑隊比賽時,上半場就三比零領先,下半場主力換下后攻擊力還是絲毫不減,接著又進三個球,從而把這場比賽演繹成了本屆杯賽的經典。頑強的澳大利亞隊挺進八強后,面對強大的意大利隊卻難以打開局面,我想,此時教練一定會想如果能多有兩個明星球員該多好。英格蘭隊有著強大的中場,鋒線卻一直難有建樹。關鍵原因就在于缺少得分利器、鋒線尖刀,歐文狀態不佳,魯尼傷愈初出,在四分之一決賽時,獨木苦撐終難以持久,最終也落了個黯然出局。所以,不在狀態就換人,有人可換不能少。 不在狀態就換人,還要看教練是否有過人膽魄。不要以為教練是個好玩的職業,身為一名職業教練,承受的各種壓力遠非我們想象。不論是大牌球星,還是國內足協,甚至達官政要,都可以對教練施加壓力。伊朗隊的阿里代伊,在國內是民族英雄般的人物,雖然現在是英雄遲暮,可影響力仍不可小視。既有眾多球迷擁躉,又有國內足協撐腰。巴西隊的羅納爾多同樣是上屆杯賽的英雄,然而昔日的“外星人”已被今日的“肥羅”所替代,首場比賽之后甚至被稱為“場上電冰箱”。這些球隊的核心球員,在狀態時神勇無比,不在狀態時卻會嚴重拖球隊的后腿。如果教練沒有過人魄力,在應該換他們下場時做不出這個決定,對球隊而言,那將是災難性的。 不在狀態就換人,還要看教練的戰術安排。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教練的排兵布陣,也要因對手而異,因形勢而異。在該加強防守時,教練會換下攻強守弱的球員,在強調進攻時,攻擊力強的球員又有用武之地了。這時,教練的用人,就不因球員的個人狀態而定了,而要看整體的戰術安排。所以,我們在預測世界杯賽的出場名單時,總是難以揣摩出教練們的布置。在葡萄牙對陣英格蘭時,教練斯科拉里在首發名單里沒有安排狀態正佳的西芒上場,讓球迷無比著急。下半場,比賽進入最激烈時,西芒適時上場,有效地緩解了球隊的壓力,為最終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半決賽,意大利隊迎戰奪標呼聲最高的德國隊,里皮教練沒有絲毫保守,果斷把三個換人名額全部給了前鋒線,終于在加時賽結束前兩分鐘斬獲兩球,昂首挺進決賽。 不在狀態就換人,還要看是否有寬容的施政環境。教練是人不是神,既然是人,出錯總是難免。不在狀態就換人,說起來簡單,到做起來時談何容易。場上局勢瞬息萬變,二十二名球員又是各具特色。就是身經百戰的老帥指揮起來也需要深思熟慮,反復斟酌,縱然如此,出錯也是難免,失敗終會發生。如果此時,缺少了一個寬容的施政環境,時不時就讓教練吃不了兜著走,教練恐怕就難以大膽施政了。西亞球隊歷來在國際大賽表現不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球隊教練換得太勤。本次杯賽,伊朗足協不等球隊回國就立馬撤了主教練,引起了國際足聯的不滿。這種施政環境,實在難以讓教練有所作為。相比之下,西歐球隊就成熟多了,杯賽之前,德國隊表現差強人意,對克林斯曼的批評接踵而來,然而,足協對克林斯曼卻寬容有加,德國隊在開賽后終于大放異彩,讓其他球隊刮目相看。德國足協不能不說沒有功勞。 筆者看球日久,卻非資深球迷。以上雜論僅從用人角度,粗淺地分析了三十二強教練們的指揮藝術,實為井蛙之見,難登雅堂。然而,管理一道,領域不同,原理相通。足球場上的道理,同樣可以用于其他行業。比如,我們的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選擇經營者也和市場化選聘相結合起來,那么,決定企業經營者上場是不是也可以不在狀態就換人,該出手時就出手呢?我想,細細琢磨,也應有可取之處吧。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