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江商報》報道,近日媒體報道:“中國畢業生向耶魯大學捐款8,888,888美元,金額創耶魯管理學院畢業生個人捐款紀錄”。報道引來網友熱議,而該捐款人張磊也被網友展開人肉搜索。目前為止,尚不見有報道采訪了當事人,報道提供了捐款人與單位的基本信息,而其他信息皆拜人肉搜索所賜。
這則新聞原本平淡無奇,但收獲了驚人的關注目光。首先,八百多萬美元的捐款,確實創了耶魯管理學院畢業生個人捐款紀錄,報道也提供了校方網站的資料予以核實。即便如此,畢業生為學校捐款,本是歐美高校常見之事,所以平淡無奇。但是,由于張磊的獨特身份,新聞關注度立馬升溫。張磊先后經歷了中國高校、美國高校的教育,卻只向后者捐款,基于基本的愛國熱情,不少人斷然難以理解,不免產生如下疑問:為何不給自己在中國的母校捐款?這是否是不愛國的體現?
由于目前還不曾見有媒體采訪到當事人,所以關于張磊的種種想法皆屬猜測。尤其是,捐款乃個體行為,且捐款人非公眾人物,所以此事很難具備公共意義。我們沒有理由對一個人的捐款行為做過多討論,這畢竟是個人私事,個人合法財產自由支配而已,因而任何宏大議題、道德觀念皆不適于附加在其頭上。真正讓我們關注的,倒是網絡言論為何對張磊之舉表現得如此激烈。
可以想見,如果國內也有眾多畢業生向母校捐款,且偶有八百萬這樣的數字出現,相信人們一定會心態坦然看待此新聞。問題是,這只是假設,而當這種事情在國內尤其是內地還不算常見的情況下,一個中國籍畢業生或者華裔畢業生的豪捐之舉,就是一大新聞了。
問題不只是張磊為何不向曾培養過自己的國內母校捐款,更有國內的學子為何沒有向母校捐款這一傳統。捐款的個例是能找出不少來的,但就傳統而言,恐怕還未形成。
向母校捐款,其實可視為教育的回饋,乃至身份認同。但并非人人都會本能地對母校產生這種回饋意愿與身份認同,因為母?赡苁且粋畢業生的精神源泉,也有可能只是一個畢業生的人生驛站。一個學生對其母校的情感并非天然形成,這取決于母校對其產生的精神影響。這是其一。
其二,捐贈傳統的形成,還仰賴于學校、政府為勸募所作的長期努力。勸募當然不是簡單地道德鼓勵,而是有實實在在的激勵政策,比如稅法優惠,比如名譽稱號。單以名譽稱號來說,不可將之視為空虛和毫無意義的虛名,因為名譽稱號有可能使一個人隨著自己所捐贈的事項一起被載入史冊,是將金錢變作精神財富最便捷的手段。換言之,捐贈對象有值得捐贈的價值,并且能對捐贈者產生精神上的豐厚回饋。
當然,還有歐美高校的基金運作機制,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捐贈資金,有單獨的、專業的機構來管理,甚至仿照企業的形式運作,這使得捐贈資金能得到最有效的管理,而且有可能被投入資本市場上以使之增值。如果捐贈款項到了學校,不知所終,甚至都不知是否用于教學、研究,想必人們也就不愿輕易捐贈了。
以上種種,還不能概括全部,但只有撇清單純的道德義憤,才能讓我們理性地看待張磊的豪捐之舉。我們自然期待國內高校能頻頻吸納學子的捐贈,更期待捐贈的傳統能夠形成,但這首先與一個學生的愛國情感關系不大。 (評論員 肖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