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朝暉
■ 議論風生
“中國畢業生向耶魯大學捐款8,888,888美元,金額創耶魯管理學院畢業生個人捐款的紀錄。”這則新聞引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對“中國辛辛苦苦培養的高材生幫著人家發展”表示不滿甚至氣憤,也有網友認為,張磊支配自己所賺的錢無可厚非。(1月10日《環球時報》)
其實在探討是否應該捐贈或者捐給誰的問題上,筆者認為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那就是校友的捐款率是大學評價指標體系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學校的凝聚力和校友對母校的認同度。
據我所知,在美國排名靠前的大學基本上是私立大學,他們資金的來源主要是校友的捐贈和學生的學費。比如哈佛大學在金融危機前的校友捐助基金達到380億美元。而我們的大學,每年究竟有多少校友的捐贈收入或者對學校本身有多大的認同度?可以說,我們的捐贈是相當少的,當然這也與我們國內的經濟還沒有發展到美國那樣的程度有關,但這也反映了學生對于國內大學認同度低的問題。
自從上個世紀末高等教育擴招之后,大學競相攀比,追求規模重于質量,后來的本科評估,開始重視質量,但多數流于形式,而不少大學自身的發展,經濟上早就入不敷出,寅吃卯糧。而隨著就業問題的凸顯,甚至出現學生“被就業”的丑聞。試想,“被就業”的學生對學校的認同度能高嗎?怎么可能會想到回饋母校呢?
反觀耶魯大學捐贈人張磊,他說耶魯改變了他的一生。作為一個高等教育研究者,這句話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反思我國的高等教育,當下我們中國的大學,給學生實質上帶來了什么呢?是否包括我們的名校,又有哪個大學都敢說改變了學生的一生?這是很值得深思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姜朝暉(教育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