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本刊記者 王 纓
儒家一向把統治者當作責任重大的一群人來看待。孔子講長幼尊卑,不是為了說明在上者有某種特權,某種享受,而是為了強調責任。
上期我們談到發生在公元前403年的韓、趙、魏“三家分晉”事件。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不僅把它作為了全書開卷的第一大案例,而且還發表了一篇很有分量的評論。旨在說明:一個國家的社會秩序呈現出極其紊亂的局面,這首先要從最高管理者自身找問題。實際情況是,周朝的“禮制綱紀”,正是在天子們的手里一點點地被磨損掉的,“周道日衰,綱紀散壞”。而后,王室的權威遭到了全面挑戰,諸侯專征,大夫擅政,陪臣執國命,“禮之大體什喪七八矣”。所以,不是三晉壞“禮”,是天子自壞之!
這里,司馬光引出了一個重要概念:“禮”。在他看來,維護好這個“禮”,是治國之大要。因為在“禮制”之下,大家都能夠尊崇一種“等級”形態的管理安排,國家才會井然有序。
“禮”是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環。“等級”關系也是中國各類組織體制中的一大特點。然而千百年來它們與封建糟粕纏繞在一起,以至于說到“禮”,我們便會聯想到“繁文縟節”、“禮教殺人”;說到“等級”,我們也會與“專制”、“特權”、“尊卑”相聯系。那么,該怎樣認識基于“禮”和“等級”這些最具“中國式”特點的管理文化呢?
“禮”之源
禮從何而來?
儒家經典《禮記·禮運》篇里說:“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這就是說,原始社會解體了,國家出現了,人們的財產私有和各愛己親的生活狀態形成了,于是君王與百姓的管理機制——禮,也就產生了。“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君臣、父子、兄弟、夫婦,這些倫理綱常得以確立,也就明晰了人們在經濟與社會活動中的行為規范。爾后禹、湯、文、武、成王、周公,此六君子“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正是這些先驅們一次次整理、損益、完善“禮制”,以禮來推廣道義、鍛造誠信、透明是非、昭示刑仁謙讓,才得以告訴大眾:這,就是社會生活的常理。
“禮”字本義是祭祀,它由宗教活動衍生到政治活動。在與中國臺灣國學大家傅佩榮先生的交流中,他特別談到由于整個古代社會的動力都來自于統治階層,因此孔子十分重視維持社會秩序的“禮”。有人就此說孔子守舊、復古,其實孔子重視的是人這一生。如果一場革命,戰亂不休,那恐怕會犧牲掉一代人,而下一代的生活是不是就變得更好呢?難說。孔子的思想是重在為當下社會服務,要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所以“禮”到了孔子這里,就更明確地被賦予了倫理意義。
“禮”本平等
整個春秋戰國時代“禮崩樂壞”,舊秩序被打破了,新的社會模式也在百家爭鳴的氛圍中探索前行。孔子研究了上古政治后,尤其崇尚西周的“禮治”,贊揚它使社會清明而統一。其實“禮”在孔子的思想中,完全沒有漢代以后專制集權意義下的貴賤尊卑觀念。
《禮記》記載,孔子曾說過:“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別也。”這不過說明,現實本來就存在著社會分工的不同和社會地位的差異,僅此而已。孔子的另一段話才是他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天下有道,則禮樂征發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發自諸侯出。”“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則庶人不議。”這段話并不像人們以往理解的:禮樂征發自天子出就是天下有道,自諸侯出就是天下無道。而是說明了一個道理:天下治理得好,天子有崇高的威信,國家的禮樂征發就會由天子發出,政權就不會下移,百姓也不會對時政指指點點;但是天下治理不好,各諸侯就會群起而代之。孔子出生平民,他那個社會布衣已經可以當卿相,各階層的流動性很大,所以雖為貴族,不好好做事,將來也可能成為貧民。孔子對“禮”的理解,恰恰是一種社會平等思想。
儒家思想最可貴之處,就在于它是要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把自己天生的能力發揮出來。因此孔子推崇的“禮”是大規模的,“不學禮,無以立”。老百姓都要學習禮,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就在禮的規范中。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主德化、主禮治。他認為以“刑政”治國,百姓可以服從,但不會心無羞愧;以“德禮”治國,百姓就會從內心理解公正。“禮”不就是人們行為規范的“法”嗎?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對此特別贊嘆:這就是以“人道相處,義屬平等,理貴相通”。
貴下賤,吉!
孔子關于人倫關系的思想,并不是為了僵化人與人之間的尊卑貴賤地位。
傅佩榮強調中國早期的經典著作《易經》中完全沒有演繹出尊卑貴賤的社會合理性。《易經》的思想的確是通過觀察天道來安排人道。易,是變化。但《易經》講的恰恰是宇宙里的任何組合現象都會出現。一個陽爻,代表君子,代表統治者,地位在上。但是他如果到了底下,而陰爻到了上面,就是老百姓在上,這叫以貴下賤,恰恰是大吉。“否極泰來”。泰卦,就是地在上,天在下;否卦,則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代表統治者,地代表老百姓。天在底下,是統治者來到老百姓底下,了解百姓的情況,表示民情是上下通順的。而天在上,地在下,統治者不下去體恤民情,這就是天地不通,不通反而不好,應該下情上達。《易經》里面的革卦講湯武革命順天應人,就是應老百姓的要求。
順天應人,中國古代是很講究這四個字的。戰國時齊宣王曾問孟子:大臣可以殺國君嗎?商湯起來討伐夏桀、周武王起來討伐商紂,這不是造反嗎?孟子說:夏桀、商紂,根本就是一獨夫,他們傷害了仁跟義。仁義是人性的要求,作為統治者,你沒有仁義,就違背了老百姓的人性要求,百姓起來革命就不叫造反了。
君臣,就是互擔責任
那么,君臣之間究竟什么樣的關系才恰到好處呢?魯國魯定公問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的回答擲地有聲:“君以禮,臣事忠。”
魯國卿大夫季氏準備攻打魯國的藩屬地顓臾。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子路兩人做了季氏的家臣,他們便一起來見孔子說叨這事兒。孔子問為什么要去攻打?冉有說:季氏要這么干,我倆當然是不同意的。不過這個地方不去占領,將來可能會給子孫留下后患。于是孔子說了這樣兩層意思:第一層,你能貢獻力量,你就去當官任職,做不到你就干脆別去。看到危險不懂得保護,別人快要摔倒而不懂得扶持,這樣的助手要來有什么用!第二層,君子最討厭那種不說自己貪心而一定要找借口的人。在上者,其實不必擔心人民貧困,只須擔心財富不均;不必擔心人口太少,只須擔心社會不安定。現在季氏跟魯君明爭暗斗,國家將分崩離析,不考慮保全國家,我看這才是季氏該憂慮的啊!孔子認為:君臣就該互擔責任。
齊景公也曾問政于孔子。孔子只說了八個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是君,就要像個稱職的國君;你是臣,就要像個盡責的大臣;你是父,就要像個好父親;你是子,就要做個好兒子。既然有這個名分,你就要有這個表現,要名實相符。孔子倡導的并不是董仲舒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而是平等觀念和擔當責任。“亞圣”孟子也曾批評過鄭國的相國、政治家子產。一次子產過橋,他把自己坐的車借給了旁邊走路困難的人。孟子就說:你的車子能借給幾個人呢?你當宰相,把路修好,橋修好,每個人都可以過去,這才對啊。那樣,你即使讓人開道,緩緩而行都沒問題。
司馬光在評論中第一句話就說:“禮”就是國家的綱紀,天子最重大的職責就是捍衛國家的綱紀。禮在于分別君、臣各自的位置。分別位置是為了讓每個層級的管理者如:公、侯、卿、大夫,都能明白各自的名分。同時,司馬光把一個管理系統比作了人的心臟與軀干、樹木的根與枝葉,只有主次分清、上下協作、內外相保,國家才能長治久安。而“禮”,就是分辨這些“等級”關系的制度安排。其實,領導與被領導的等級關系、正常的組織層級管理是必要的。司馬光始終強調:君臣各自都要堅守職責、執掌到“位”。傅佩榮進一步說:儒家一向把統治者當作責任重大的一群人來看待。講長幼尊卑,不是為了說明在上者有某種特權,某種享受,而是為了責任。惟有這樣看,我們才能理解孔子的所謂嚴格區分尊卑問題了。
封建時代的文化并不等同封建主義。對于傳統,我們須厘清它能延續千年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