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為何跑不過CPI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12:41 大洋網-廣州日報
聊吧 吧主:弓刀 你若跟一個農民兄弟說,“2月份CPI漲幅為8.7%,又創了新高啦”,你基本上不會從他臉上得到什么反應;但如果你換個說法,“上個月柴米油鹽又漲嘍”,立即會引起對方的強烈共鳴。什么是CPI?普通老百姓不太“感冒”。老百姓關心的是:為什么成天說“平均工資”漲了多少多少,可最近我手頭的錢越來越“不經花”了? 在老百姓直觀的想法中,物價已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而且這“花”也大有蔓延之勢,四面八方漲聲一片,不再只是“結構性”開花;相反,倒是全面開花。知屋漏者在宇下,老百姓的直觀感受,往往比枯燥的數字和花哨的名詞更直逼真相。 幸虧,就像股市跌破所謂“鐵底”后,再跌多少大家都已麻木了一樣,CPI一旦破了3%的心理大關,即使再翻著跟斗往上躥,大家也都處變不驚了。官方公布的CPI數字只是進一步印證了日常感覺而已:排骨漲了,青菜漲了,牛奶漲了;即使暫時沒漲價的,分量也鬼鬼祟祟地縮水了。 當然,2月份碰巧遇上雪災以及春節,前者導致商品供應難度加大,后者增加了需求,都造成某些商品“物以稀為貴”。不過,按國家統計局的說法,即使剔除雪災和春節的影響,2月份的CPI比1月份仍上漲了1%,上漲動力依然“強勁”。 客觀地看,今年以來居民消費價格持續上漲,也是國際市場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影響的結果。比如,國際油價一漲,國內油企就開始喊虧,喊“倒掛”,要逼宮漲價;全國上下,誰離得開油?油價一漲,啥都順勢漲了起來。當然,這一因素的真實影響有多大,或者說本來該有多大,尚存疑問。 那么,對于CPI創新高,我們應該采用何種視角呢?我想,除了對宏觀經濟影響的考量外,國家更應重視有關群體的利益。 一是,農民的利益。對于此輪CPI“行情”,一度有流行說法叫“恢復性上漲”。回頭來看,對于在CPI上漲中占大頭的食品類價格上漲,農民固然得到了一些實惠,但與終端價格的漲幅相比,還遠遠不夠,甚至還反受生產資料漲價之害。如果以食品為“龍頭”的此輪物價上漲能真正反哺長期吃虧的農民,倒也不是絕對壞事。但這又需要盡快培育農民價格博弈的能力。目前來看,這絕非易事,也不容樂觀。 二是,城市中普通居民的利益。我們經常說,在什么什么問題上,“考慮物價上漲因素”后如何如何。可見,物價上漲因素確實是一個必須考慮的重要變量,它直接與老百姓的“幸福感”掛鉤。所以,人們才會說,如果工資增幅跑不過劉翔,也要跑過CPI。可惜的是,我們還是跑輸了。輸在哪里呢?與農民類似,輸在勞動者對自己工資博弈的能力太小,工會作用微乎其微,勞動力市場上還是資方市場。出路何在?在于培育工會,以加大“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七大報告語)。 我想,如果能在以上兩點上有所改善,統計官員諸如“今年CPI將前高后低”這類安慰性的預測,倒也就不必靈驗了。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