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話劇迎來最年輕表情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08:31 第一財經日報
吳丹 一百年前,春柳社與春陽社分別在東京與上海上演了《黑奴吁天錄》,標志著中國話劇的正式誕生。百年之后,上海已不再是當年的十里洋場,商業與文化繼續嘗試著在這座城市的上空逐步彌合。無論如何,今日的上海話劇,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總經理楊紹林的話來說,正迎來“話劇史上的新高點” “停!您這句話得注意點節奏。”導演楊昕巍疾步走進正在排練的演員當中,為演員示范了一遍語言動作。他抬手看看表,已是下午6點,“馬上要連排,大家辛苦了啊,繼續來!”11月15日,楊昕巍導演的《弄真成假》將作為“2007亞洲當代戲劇季”中的經典劇目上演。 2005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10周歲生日之際,“亞洲當代戲劇季”第一年登陸上海。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總經理楊紹林當時透露:“十年前,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和上海青年話劇團兩家的演出收入總共才98萬元,如今的年收入已連續兩年達到800萬元。”時隔兩年,楊紹林再算起這筆賬時,無疑更加自豪——據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今年的統計,截至9月份,在安福路上演的話劇已達400場,票房收入超過1200萬元。 “今年的上海話劇市場,像股市一樣火!”說到這里,楊紹林喜不自禁。 跟十多年前相比,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票房收入翻了不止十倍。但他最感欣慰的不是數字的攀升,“我很高興,上海話劇不是我一個人在忙,而是大家都在忙,大家都在承擔話劇的責任。” “創意亞洲”見證年輕表情 舉辦到第三屆的“亞洲當代戲劇季”,起源于日本,其原名為亞細亞戲劇節。這個擁有20多年歷史的戲劇節自2005年起移師上海,不但更改了名字,也煥發了新生。 今年戲劇季的主題是“創意亞洲”。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英國、澳大利亞、匈牙利、土耳其、西班牙以及我國上海、深圳、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演出團體,將帶來他們各自最新創作的戲劇作品。 “這將在不同程度上反映這些國家或地區戲劇發展最前沿的創作情況。”總經理楊紹林明顯感覺到,要求參與“亞洲當代戲劇季”的國家和藝術團體逐年增多,“這些國外團體都會對上海話劇市場作調查和暗訪,他們感興趣的是,上海的話劇觀眾居然如此年輕!” 走進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任何一個劇場,你會發現端坐舞臺下的觀眾們總是年輕的面孔。“在國外藝術家們看來,這是不可想象的。”楊紹林今年9月曾在美國百老匯考察了一個月,在羨慕百老匯劇目多、市場成熟而活躍的同時,他也看到,百老匯的觀眾們“幾乎都是中老年”。 相比之下,在上海,在“亞洲當代戲劇季”,各國的藝術家們被“創意亞洲”的主題所吸引。在他們眼里,上海是年輕有朝氣的,也是有“戲”的。黃一萍確信,在“亞洲當代戲劇季”的舞臺上,“觀眾能看到最前沿最現代的戲劇。” 上海話劇勾勒立體圖景 一百年前,中國話劇誕生。作為中國話劇重鎮的上海,為迎接這場慶典推出了話劇《兄弟》。這部改編自余華小說的同名話劇自在上海首演起,就創造了15場100%上座率且一票難求的盛況。國慶期間該劇巡演至北京,5場演出席卷了200多萬元票房。跟《兄弟》一樣叫好又叫座的話劇,還有寧財神編劇、何念導演的《武林外傳》。該劇在上海連演22場均爆滿,8月底巡演至杭州時,當地媒體報道“票房提前十天售出上千張票”;而巡演至北京時,三大票務機構爭相搶奪票務發行權,最終以31場演出完美落幕。 編劇喻榮軍把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話劇歸為“主流”,同時,他認為那些散落在民間的平民戲劇構筑起上海話劇的“立體”圖景——成立兩年的“草臺班”,匯聚的是一幫沒有接受過學院戲劇訓練的演員;還有那些名叫“現代人劇社”、“測不準”、“捕鼠器”、“九唯空間”、“三角實驗空間”的劇社們,光是名字,就烙上了超越時代的先鋒痕跡。而在演出場地上,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也不再是一枝獨秀,下河迷倉、蘇河藝術中心等場所給實驗戲劇提供著舞臺,如今,新成立的“可·當代”藝術中心又成為上海戲劇探索的新基地。 上海本土的話劇市場如火如荼,國外的戲劇力量也開始逐步切入。從去年開始,國外戲劇團體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頻繁合作。 喻榮軍去年曾與百老匯導演合作,將音樂劇《I Love You》改寫為中文版在上海演出,此后,該劇還到百老匯交流演出。今年,喻榮軍又與新加坡“戲劇盒”聯手,撰寫劇本《漂移》,集合中新兩國藝術家同臺表演。據他估算,話劇藝術中心近年跟海外合作的戲劇有六七部之多,“先后有中日合作的《雙城冬季》、中英合作的《李爾王》、中法合作的《杜拉斯》,中美合作的《I Love You》、中加合作的《魯鎮往事》等。平均下來,每兩個月就有一部國際合作作品誕生,而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在劇目創作上,無論是幕后還是幕前,兩國藝術家都是相互滲透地在合作,用各自的語言同臺演出。” 上海話劇不再是單純的“引進來”或“走出去”。 中外合作的話劇,讓兩國話劇人在合作中深度溝通、合作、碰撞,更重要的是,凡是跟話劇藝術中心合作后,這些話劇都會到國外巡演,使得中國當代話劇得以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走出國門,在國際戲劇領域爭取一席之地,向國外呈現一個東西方融合的戲劇世界。 “看起來很繁榮, 實際上很無力” 安福路,這條原本靜謐的羊腸小道,如今你再走進去,已是另一番天地——咖啡館、私人畫廊、飯店、日本設計師的服裝店……這些名目繁多的店鋪,就在近一年間悄然綻放。萬家燈火時,這些活色生香的店鋪總是持續營業,甚至,許多咖啡館就專等話劇散場后,戲迷們再進去興奮地聊上一夜。 這一幕,在喻榮軍眼里是熟悉的。經常出國考察的他,曾在紐約林肯藝術中心門口的餐館發現有趣的一幕:“我們拿起餐廳的菜單,有一個系列就叫‘戲前套餐(Pre-theatre Menu)’,意思是,這些菜是專門給看戲的人準備的,不但上菜速度快,而且菜名都跟戲劇有關。” 商業與文化,在安福路上開始有了初步的接軌。但對戲劇工作者來說,“商業”這個詞,始終帶著敏感的信號。 “可·當代”藝術中心的周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上海整個文化市場看起來很繁榮,實際上很無力。”喻榮軍贊同這種說法,“上海話劇的繁榮是必須打上引號的。跟紐約、倫敦、東京這些大都市相比,我們的戲劇市場還不成熟。”每年,喻榮軍都會到世界各地去考察,今年他就看了各個國家的200多部話劇。“當我看過那么多作品再回過頭來,發現我們的眼界很窄,創作閉塞。中國人做傳統、寫實的話劇確實有經驗,但我們對現代創作的探索,還是太少,缺乏想象力。” 曾經有來自中國澳門、新加坡的戲劇工作者們羨慕上海活躍、年輕的氣氛。對此,喻榮軍相信“中國話劇正處在一個重新發展的過程”,必定有很多的機遇和挑戰,“做戲的人很盲目,面對舞臺、觀眾和生存問題時,我們是該順應潮流還是該引導?回答這些問題是簡單的,也是艱難的。搞不好就會迷失自己。” 楊紹林的原則是“堅持主流文化的同時,積極創造多元化共存”,“亞洲當代戲劇季”的21場話劇就是對“多元化”的現實詮釋。楊紹林并不否認自己是“文化商人”,但“好的東西不一定跟票房畫等號”。他鼓勵雷國華、何念、楊昕巍等導演創立自己的工作室,讓導演們各自的迥異風格為話劇帶來新氣象。“人才不是刻意培養的,而是要盡可能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 一百年前,春柳社與春陽社分別在東京與上海上演了《黑奴吁天錄》,標志著中國話劇的正式誕生。百年之后,上海已不再是當年的十里洋場,商業與文化繼續嘗試著在這座城市的上空逐步彌合。無論如何,今日的上海話劇,用楊紹林的話來說,正迎來“話劇史上的新高點”。 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訂閱電話: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 郵發代號:3-21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