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城市因和諧而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 01:45 中國經濟周刊
★文/劉克梅 《中國經濟周刊》第50期盤點了2006中國十座和諧城市。“廣廈高樓,公路車流……城市已成為一個物質化的表象。其實,人,才是一個城市最富有張力的靈魂。”重慶:人比GDP重要;天津:全民醫保上路;宣威:向高藥價宣戰的滇北小城…… 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經濟發展進入了崢嶸昌盛的新紀元。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號角中,經濟總量的攀升成為心照不宣的軟指標,財富數量增長成為企業發展的唯一目的。在和平的大環境中,我們終于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 當然,經濟騰飛的同時也有不協之音:GDP傾斜,經濟指標成為超人性指標,居民的幸福指數和心靈和諧受到冷落;耗巨資雕鑿城市形象成為時尚,有地方出臺“無攤城市”等,將民生指標停留在紙上;粗放型企業瘋狂擴大,高能耗企業大肆上馬,有的地方竟然出現縣長動用派出所警力,為污染進村“保駕護航”。當這些“經濟飆車”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時,我們營造了經濟一片繁榮的景象,卻讓社會承受了人性損失。 經濟發展不是一意孤行的猛進、蠻進和野性突飛。經濟發展規律也屬于哲學范疇,屬于辯證和全面。當筆者看到“2006中國10個和諧城市”后,擔憂終于有了落腳點。 人們總是擔心如果關注太多人性需要,就會放慢發展速度、影響經濟進程、影響城市形象,這種觀點具有滯后性、片面性,因為任何發展都要服務于社會和人,如果因發展需要而將生存環境和社會環境糟蹋了,這樣的發展再迅速,也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了。經濟人性觀不能僅僅停留在“以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本”這個籠統的內涵上,這里的“人”應該包括三個層面:整體的人,就是通常所說的人民群眾或全體公民;群體的人,就是某一階層、某一利益群體;個體的人,就是公民個人。后兩者更有操作意義和現實意義。 當“2006中國10個和諧城市”用閃亮面孔引起社會關注時,我們不得不認為,經濟方向問題更在于發展觀問題。黨和國家已經越來越關注民生問題,將民生當作政府工作的要旨。只要人們將這種指導思想內化到具體的行為,就能夠轉化成生動的經濟人性觀。只要有決心,經濟發展中的社會效益、公益性和福利性同樣能得到弘揚。 城市發展以人為本,在2006年我們看到了很多。中國已經進入從數量經濟向質量經濟騰飛的轉折期,希望在即將到來的2007年,經濟發展能體現更多的人文理念。 《中國經濟周刊》第50期“2006中國10個和諧城市” 熱議 ★“人比GDP重要”,如果所有中基層的公務員能牢記這句話,并能具體執行,就好了,和諧了。 ★我所在的城市經濟粗放,多數老百姓收入始終不高,房價還漲個不停。每平米3200元的均價,每個月1200元的人均工資,根本買不起房子。連住房都沒有,談什么和諧。 ★和諧不和諧,主要看城市的管理者有沒有責任心。 ★今年我們市在新城區建設時,曾有人提議將主干道命名為“和諧大道”。和諧,千萬別又成了面子工程。 ★中國有太多的大城市、新城市了,就是缺少“好城市”。 ★什么時候車不堵了,看病不難不貴了,都能上得起學、買得起房了,我覺得差不多就和諧了。 ★我們市郊的農民,因為大學蓋新校區,地都被征完了,每人分了幾萬塊錢。但大部分人,除了種地,什么都不會。城里人說我們是農村人,村干部說我們是城里人,這后半輩子該怎么辦? ★建和諧城市,好像沒人想起我們城鄉接合部。居住人口三教九流,環境臟亂差,要么是個大工地,要么是個垃圾集散地,治安也不好,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有人管管。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