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找到一把解開困惑的鑰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 15:25 《中國商人》雜志

  文/ 華遠集團總裁 任志強

  有人說中國沒有經濟學家,于是媒體就開始炮轟和否認中國年青一代的學者們,認為他們不但稱不上是經濟學家,并且是在打著經濟學家的牌子招搖撞騙。但事實上真正招搖撞騙的是那些自認為有資格評論別人稱不上經濟學家的人,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中國的經濟學。

  市場中有許多暢銷的由外國人寫的企業管理的書,我也讀過許多,但能實際應用的卻很少,原因不在于中國的企業家或管理者太笨,學不好這些在國際上很有效的管理理論,而在于中國的企業所處的是不同的一種制度環境與文化。再好的理論如果不能與中國的實踐相結合,就只能是夢中的“天書”。

  能稱為是中國的經濟學家的標準,并不僅僅在于能創造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的高深理論,也不在于能用國際上通行的經濟理論來評價中國的經濟與企業發展。而在于將先進的經濟學理論與中國的實踐相結合,在中國特定的經濟制度與社會制度背景下指出一條能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健康成長的路,在于這套經濟理論能讓中國的企業家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企業、認識社會,找到生存與發展的基礎。

  中國的問題首先在于企業的管理者是否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本身的問題,是否能正確認識企業家與企業所面對的環境。如果不能找到自己的病因,而生搬硬套他國的藥方,也許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會治人于死地。這也正是外國的專家和他們的藥方常?床缓弥袊髽I的病的原因。

  每年一度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會上,我看到了張維迎教授《競爭力與企業成長》一書,一閱之下欣然不忍釋手、頓解謎團,終于找到了一把解開中國企業家困惑的鑰匙。

  多年之前我就與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系,將華遠集團公司60多名處于領導崗位的干部送去北大進行專門的培訓。盡管這些干部中不乏高學歷者,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回爐,讓華遠的整體管理隊伍素質大大提高,也使企業在發展壯大中立于不敗之地。

  華遠也與張教授共同發起和參與了“中國企業論壇”,共同研究中外企業的管理案例。我沒有一期缺席,也從中獲益頗多。我之所以能無論多忙都不放棄任何一次的學習機會,正在于張維迎教授能將經濟學高深的理論用淺出的方式與中國的實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為中國的企業家提供了更適宜的藥方,告訴了我們在中國這個特定條件下的土地上如何讓帶有濃厚中國特色的企業從幼苗成長為大樹。

  書中的一些文章與觀念在過去的交流中我也略有所知,但幾年前的理論今日仍然適用,則更證明其價值所在。問題恰恰在于幾年的改革進程中,中國企業的內部問題和外部環境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我們仍在解決和重新認識企業的競爭與成長問題,仍然沒有突破約束企業家成長的瓶頸問題,仍然在用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在探索和尋找企業的成功之路。

  市場經濟的國家中的經濟學家也許到今天也無法理解中國企業現存的制度環境,他們并不清楚中國經濟制度改革中尚有許多非市場化的因素在影響著企業的生存,更不清楚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沖突在影響著人們的觀念與信任,企業內部的治理在受外部條件的約束,甚至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都在影響著家族企業的后繼無人,制約著企業的發展與壯大,影響著人才的培養和繼承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換一種思維方式,用中國式的方法來解決中國企業的未來。

  年青人幫老年人拿重物,本來就是中國扶老攜幼的一種美德。但如果老年人沒有約束年青人的能力,也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時,在缺乏信任的社會中,老年人無法知道這種幫助是否會變成“掠奪”,因此只好放棄這種幫助,寧愿承受重負。這種缺乏信任與責任感的條件下,甚至在一個家庭中,長輩臨死時都不敢將全部的財產轉移到子女的名下,更不用說能有完善的企業中的委托代理制度了。張維迎教授正是用這種生活中最直觀而簡單的事例,闡述了一個隱藏在故事背后的經濟學道理。

  改革初期,大量的企業靠尋找法律與市場中的縫隙而生存,但在改革深化、并與國際市場接軌時,這種靠鉆洞而成功的方式則變成了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籠子,缺少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無法預測戰略發展的未來,甚至想保持原有的利潤都深感吃力,更不用說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了。于是產權制度、核心競爭力、品牌戰略、治理結構都成為每個企業家都必須研究與關注的問題了。

  雖然每個企業家都有無限的抱負和雄心,但真正能使企業成長的則是極少數的,“百年老店”仍然是浮在天堂中的夢想。無數個為什么在各種論壇中無結論的爭吵著,每個企業都在用交學費的方式和壯烈犧牲換取成功的經驗。這些不但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成本,也浪費了我們的青春,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從教科書中找到一條捷徑,以少犯錯誤、提高效率。

  我希望所有的企業家都能認真地讀讀《競爭力與企業成長》這本書。也許沒有一本教科書可以解答企業所遇到的不同問題,但這本書卻用了許多經濟學最基本的原理告訴企業家,應該如何思考、應該如何努力和可以做些什么。它不是在教我們如何管理企業,卻在引導我們朝一個方向去努力,也在推動著更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制度環境的改革。

  中國經濟學家的最大貢獻并不在于向企業家講述市場經濟國家中的經濟學原理,而在于用經濟學的原理解釋中國的特殊情況,并與實踐相結合來解析中國企業面臨的現狀和提出對應的答案。如果有更多的中國經濟學家和學者能為中國的企業家們提供更多、更好的觀點,則將會更有利于中國市場經濟制度的建設和中國企業的發展。

  一本有用的書才會是一本好書,一本能讓人從讀書中有所收獲和收益的書才值得一讀,而讀書的過程能成為一種享受的書就更值得推薦給更多的人去閱讀。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